Re: [问题] 郑成功攻台为何要花那么久?

楼主: Nomic ((Nomis))   2014-10-04 16:47:11
…恕删一部分。
※ 引述《kea (<灭蜀记>台湾出版)》之铭言:
: 3.海船:荷兰船支比中国战船还是强大很多,荷兰船的侧弦炮技术,让战船至少可以装
: 到三十六门炮,远比中国战船多很多。荷兰船的多帆技术可以顺应不同风向,也比
: 中国船强得多,这也是荷兰人一大优势。
船砲的装备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舷侧,相当于西方的Galleon,一种是集中装
在船艏,但是船舷会分布其他较轻型的回旋砲(swival-gun),相当于Galley。晚明以
来战船的装备比较接近后者,例如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卷十二〈授器解〉
当中给一号大船装备的就是船艏两门无敌神飞砲(每门千斤),船侧大佛郎机(约200斤)
八位、百子砲六位(40斤以下),二号大船船艏一门无敌神飞砲,船侧大佛郎机六位、
百子砲六位,以下类推。在揆一所著《被遗误的台湾》中提到的郑氏战船只装备两门
火砲,大概是指这种类型的装备方式(太轻的火砲不计,只计算重砲)。
那晚明以来有没有西式Galleon的舷侧火砲装备方式呢?其实是有。何汝宾《兵录
》卷十三:
“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极新坚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
大,随海上双桅皆可用也。将此舩下层左右约开铳孔,或三十处,或二十处,安置红
夷大砲,每门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车轮架乘之,便于进退装药。此等大砲,每舩
一只或六门,或八门,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与五百觔之铳,必要五百觔为率者,
方沉重不跳且送弹端直。至上层战坪如用百子狼机等砲。大约一舩要兵百余名,大小
铳共五六十门,多多益善。”
这里头提到的舷侧砲位不仅多达二三十处,而且远比戚继光所装备的无敌神飞砲
要重,两千斤以上的有六到八门,剩下至少要五百至一千斤。重砲加上其他人员杀伤
的回旋砲等等加起来有五六十门。而从其他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上述这种舷侧砲装备
方式这不是纸上谈兵。例如《热兰遮城日记》中荷方的一条资料,记述1633年郑芝龙
麾下的福建水师遭荷军舰突袭后荷方的战果报告;遭击毁的“约有二十五到三十艘大
的战船,都配备完善,架有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门大砲,以及二十到二十五艘其他小
的战船”(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记》第一册,页105)由于这是荷兰人的记述,可以
认为郑式的火砲即便是以荷兰人的标准来判断也是真正的重砲(相对于人员伤杀的轻砲
)无误。
除了此之外,清代还可以找到以下资料:
孙旭《平吴录》:“伪总兵杜辉,福建人,善水战,造飞船六只,长十丈,阔二
十尺,两头尖锐,安柁,中分三层,上中两层左右各安炮位三十六,下层左右各置桨
二十四,其行甚驶。本朝水师围守水道,辉驾飞船,两面放炮,冲出水围,到衡州装
粮,复冲围入,如是者不一次。”
这是三藩之乱时用在衡州洞庭湖上的船只,虽是湖面,但由于原本在明郑麾下的
将领引入了大型海船,所以连同原本海上所用的载砲标准也一并引进了。“(吴三)桂
以两人(杜辉、林兴珠)为帅,守洞庭湖,因为造海上鸟船,出入洪波大浪如平地,大
小铳炮布列左右首尾,所当糜烂。”(佚名《平滇始末》)这类鸟船、飞船使用的数量
也不少,清军在洞庭湖集结的鸟船至少曾多达160艘(《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六庚子)
,而万正色从江浙出发要把明郑赶出闽南沿海时带了200艘鸟船(其中一大部分是从洞
庭湖带来的,见万正色《师中纪绩》)。
关于鸟船的砲位,陈良弼《水师辑要》是笼统的说“大鸟船,双战棚,两层砲位
各数十位。”
澎湖海战时郑清双方舰队的规模相对要小些,明郑的砲船(38艘)、鸟船(54)、改
作战船的洋船(5)总共有97艘,而清军鸟船才56艘。明郑的砲船是怎么装备火砲的呢?
施琅说是:
“每贼炮船安红衣大铜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头,两边安发熕二十余门不等
,鹿铳一二百门不等。…查所获红衣大铜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
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按:即铁)銕大砲二位,每位
重七千余斤,用炮子三十余斤。”(《靖海纪事》〈飞报大捷疏〉)
发熕的重量在五百斤,也就是说虽然明郑把更重的火砲(四千甚至七千斤)安在船
头,但船舷两侧火炮的吨位也不小,至少符合“必要五百觔为率”的标准。
﹍﹍
再稍微讲一下战术。舷侧载砲和舰艏载砲所预期的敌人所在方向不同,同时也意
味着战术队形上的差异。舷侧载砲时敌对两支舰队各自鱼贯并行驶航,通常航向还一
致;舰艏载砲则是各舰肩并肩维持战线前进,敌对舰队的航向肯定相反。但从我们上
文所引述者来看,明清之际的船舶载砲其实界于舷侧载砲和舰艏载砲两种典型之间,
史料中所揭示的战术队形也与此两种典型不同。明清的舰队队形实际上是舰艏载砲的
阵型,也就是船艏朝向敌方。但是这样的阵型也就意味着舷侧砲派不上用场。
在继续往下说明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到舷侧载砲原本就是防御取向的配置,它更
适合被围攻的场合,但在围攻它船时这种配置是在浪费火力;由于攻击方向与船艏向
不一致,进攻与前进不是同时进行,也导致其进攻的意涵被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舷
侧载砲就不能采取舰艏载砲与敌相对的阵型。由于帆船是以风力推进,进攻方通常要
处在上风处才好前进,相较之下防御方逆风,必须不断之字形调戗抢风才能前进。之
字形前进也意味着船在前进时不只是船艏会面对敌人,而是两舷侧会不断的曝露在敌
人砲火之下,当然敌人也是;因此造就左舷→舰艏→右舷→舰艉→右舷→舰艏→左舷
→舰艉这样不断循环的运动方式,以及开砲攻击的顺序。实际上,《台湾外记》里头
记载的战术就是如此:
“按凡水战,彼此望见,即发斗头熕。将近,或发左边炮;转舵,发尾送炮,再
发右边炮。”
而为了完全发挥舷侧火力,则会发展成双方都在抢风逆行的战术运动,《水师辑
要》是这样写的:
“一、遇贼船时,先要取他上风,彼亦要取我上风,未免往来梭织。此时若在数
百余步之外,以火砲打之、以斗头砲打之。”
距离再接近的话则发展为混战模式,随着距离缩短而使用子母砲(百步以外)、排
鎗(五十步以外)、弓箭(三十步)、喷筒(十步),十步以内抛掷火罐或石灰包。到这个
阶段就不需要理会单舰战术运动的空间了。
和舷侧载砲的战列战术不同的是,战列战术并不要求积极的与敌接战,尤其避免
接舷战,主要只依靠火力杀伤或逼退敌人;敌人若不采取相同的战术而以舰艏面对我
方舷侧,则有被我舰火砲从船艏直贯船艉、破坏范围与效果大得多的风险(所谓的Raking
fire)。
实际上,战列战术是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期间英国发展出的战术,要到第
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才因为英荷双方都采用而普遍起来。在此之前,接替使用艏
、艉、左右舷砲最后接舷的战术也是西方所使用的战术(John F. Guilmartin, Galleons
and Galleys,页162),和同时期的中式帆船差不多。一直到17世纪初西方的Galleon
还装有bow-chaser(艏砲)和stern-chaser(艉砲),而且也倾向于装载船艏重砲。
﹍﹍
当然我们不否认和荷兰人在东印度所拥有的海权优势,但这种优势很多时候是看
对手,以及环境。舰艏载砲的设计攻势意味浓厚,但以发展航运经商而言,防御才是
重点,这才是东南亚本土政权海军的真正弱点──他们偏好舰艏载砲的类型。
举例来说,亚齐的划桨船没有艏艉楼也没有甲板,但是船艏载了四门砲,弹重40
磅──这相当于明郑最重型的舰艏砲,但比欧洲可以重到150磅还来得轻。不过同时期
欧洲的观察者认为这些亚齐划艇的尺寸比地中海的更大,也更坚固,尽管更重更不灵
活。其中最大的一艘旗舰叫Cakra Dunya(世界之轮,欧洲人改称Terror of the world)
,要600-800人操桨,亚齐进攻麻六甲失败时被葡萄亚人当作战利品送回欧洲。这种舰
艏重砲的划桨舰亚齐在极盛期也有百艘之谱。
亚齐的资料见此:http://ppt.cc/fhmS 
越南的划桨船(艨艟)也曾经战胜过荷兰人:
http://en.wikipedia.org/wiki/M%C3%B4ng_%C4%90%E1%BB%93ng
《大南实录》前编卷三:
“黎福泰二年夏四月。…击破乌兰(荷兰)贼于渜海口。时乌兰贼船占洋,劫掠商
客,巡海以闻。上方议攻讨,世子即密报掌奇尊室忠,约率水军击之。忠以未秉命犹
豫未决,世子率所属战船直进。忠不得已,率兵船随之。至海口,世子船已出洋外,
忠招之以旗,世子不顾,忠乃催兵船随进,前后战船驰骤如飞。贼见之大惊,望东而
走。一巨舶落后,世子督令围射,贼将穷蹙,纵火自焚死。世子遂收兵还。”
郁永河《裨海纪游》〈红夷〉写得更仔细:
“…彼(荷兰人)既恃所长,于诸国舟航,一切易视。常屡侵交趾;交趾人创为小
舟,名曰轧(音穵),船长仅三丈,舷出水面一尺,两头尖锐,仿佛端阳竞渡龙舟;以
十四人操楫,飞行水面,欲退则返其櫂,变尾为首,进退惟意,俨然游龙。船中首尾
各架红衣巨礮,附水施放,攻其船底,底破即沉。虽有技巧,无所施设,于是大败。
至今红毛船过广南,见轧船出,即胆落而去。…”
艨艟也是舰艏载砲的类型,这玩意在浅滩海岸狭窄水域有用,但没法经年累月的
出远海,当然也保护不了航运。可是话说回来,若单只论击败荷兰人,倒还最不成问
题。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4-10-04 16:59:00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0-04 17:15:00
作者: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4-10-04 17:24:00
水师辑要?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4-10-04 17:55:00
大推
作者: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10-04 17:58:00
!!!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14-10-04 18:46:00
push
作者: geniusroger (神犬小威)   2014-10-04 18:46:00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4-10-04 18:53:00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14-10-04 19:04:00
那时东方战船也有可关闭的炮门吗?
作者: prononhead (贝尔格莱德红星)   2014-10-04 19:24:00
大推!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4-10-04 19:27:00
大推
作者: roy0204758 ( )   2014-10-04 19:58:00
作者: syucha (马尾控的21个理由)   2014-10-05 02:07:00
大推!
作者: QuentinHu (囧兴)   2014-10-05 02:12:00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4-10-05 05:59:00
英吉利变海上砲战法得力的原因是啥? 船和砲技术有大变?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0-05 08:24:00
英国那时候是因为混战被荷兰电,才把陆军战阵搬到海上和船炮技术无关,反而是和旗号、编制比较有关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10-05 10:47:00
战列舰跑不远,算是英吉利海峡专用吗?感觉美国的宪法号比较实用
作者: giunrz (一条鲁蛇)   2014-10-05 16:49:00
专业!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4-10-06 02:38:00
大推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10-07 10:41: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