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mic ((Nomis))》之铭言:
推 madaniel: 20石..怎么拉阿= = 09/29 14:13
: 原文如此。这个数字应该是个虚数,或者说文人式的信口开河。明清弓力是以力
: 为单位计算,十力相当于一石,一石相当于120多磅,参考下篇:
: http://khitai.blog.hexun.com.tw/93518977_d.html
:
: 《清实录》里头可以开到十力以上就已经是了不得的膂力,乾隆看到开弓至二十
: 二力的还特别召见,结果一问之下原来是十力和十二力左右开弓一起算的。(《清实录
: 》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癸酉)
一石相当于十力的情形下,基本上不太可能达到二石的弓力,
因十八力已达到105公斤的开弓力道。
《庸闲斋笔记》卷5 是有十八力的纪录:
“上何村何氏弟兄五人皆应武试,长者名廷威,能开十八力弓。”
以下补充节录
周维强著〈雍正武艺之商榷:从世宗用葡萄面桦皮弓蠡测雍正臂力〉
......
按,弓之强弱以“力”衡量,即张弓时所用力的单位,每“力”为九斤十四两。
清代将弓力分为十八等,换算为今制请参见表一。
在制弓的过程中,需在弓的背面涂抹筋胶,筋胶涂的越多,弓的力数越大。
因为弓臂上复合了牛筋、竹、牛角三层不同材质(由外而内),因而可以同时抵受
拉力、压力和内切力。同时为了黏合各种材料,弓匠会利用沸水煮大黄鱼的鱼鳔,
冷却后制成胶,不同浓度和温度的胶会在不同工序中使用,是制弓极为重要的原料。
弓制成后,需以秤精确量记弓力,持弓者按臂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弓。
......
表一,清代弓箭使用材料及弓力对照表
来源:《清朝文献通考》,卷194,〈兵考〉16,〈弓箭〉
┌───┬────┬────┬──────┐
│弓力 │筋 │胶 │今制弓力换算│
├───┼────┼────┼──────┤
│一力 │ 八两 │ 五两 │ 5.88公斤 │
│二力 │ │ │ 11.77公斤 │
│三力 │ │ │ 17.66公斤 │
├───┼────┼────┼──────┤
│四力 │十四两 │ 七两 │ 23.54公斤 │
│五力 │ │ │ 29.47公斤 │
│六力 │ │ │ 35.31公斤 │
├───┼────┼────┼──────┤
│七力 │十八两 │ 九两 │ 41.20公斤 │
│八力 │ │ │ 47.08公斤 │
│九力 │ │ │ 52.97公斤 │
├───┼────┼────┼──────┤
│十力 │一斤十两│ 十两 │ 58.86公斤 │
│十一力│ │ │ 64.74公斤 │
│十二力│ │ │ 70.63公斤 │
├───┼────┼────┼──────┤
│十三力│ 二斤 │十二两 │ 76.51公斤 │
│十四力│ │ │ 82.40公斤 │
│十五力│ │ │ 88.28公斤 │
├───┼────┼────┼──────┤
│十六力│二斤六两│十四两 │ 94.17公斤 │
│十七力│ │ │ 100.05公斤 │
│十八力│ │ │ 105.94公斤 │
└───┴────┴────┴──────┘
清代的最高弓力达十八力,是可力拉百公斤以上的超强臂力,但却非射箭时所需要
的力量。因为就算能拉开十八力的弓,能使射程较长,但因箭体发射后,在长距离
飞行中,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无法进行高精确度的射击。是故,臂力强并非考
虑弓艺的唯一条件。
清代的武科考试设计,就充分的显示出对于弓艺的多元考核。清代的武科分为童试、
乡试和会试和殿试四级。每级都有内外场测验之分,内场指文试,外场则是武试。
外场的考试中,就包含了对射艺的测试。先试骑射,再试步射。骑射是以三力弓,
步射则用五力弓,要求的都是准确度。
其中殿试的一级,皇帝亲临西苑门外中南海紫光阁前进行御试,御试前由皇子先骑
射作为示范,然后展开骑、步箭射击的比试。日人冈田玉山等编绘的《唐土名胜图
绘》就绘有紫光阁比试骑射的场面,可见清代骑射试场的规制。
如骑、步射都过关,就测试技勇,即开弓、舞刀和掇石三项。开弓是指开硬弓,在
乡试的一级考试,试场中备有八、十、十二力三种硬弓,超过十二力的称为“出号
弓”,至十五力为止,受试者必须开满弓三次。这当中,就分别测试了准确度和力
度。至殿试一级,能列一甲的,几乎都是能开出号弓的大力士。
笔者于2003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时,曾有机缘和仪德刚等钻研清弓的学者试拉
硬弓,亦无法成功拉开硬弓一次,实在是不得不佩服清代武科进士的臂力。
本院藏军机处档折件有同治二年十月〈殿试中式武举人名清单〉一份,由清单中可
见,能参与殿试者,弓力最高不过十三力,且不过寥寥十人,可见能拉十八力弓者
真是凤毛麟角。
同治二年清单: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8/50/e4.jpg
.......
又如清宣宗对于射艺亦十分重视,要求八旗必须要能开六力弓,要求八旗将士改置
标准官弓,并废除私弓,以免发生虚报弓力之弊。
(《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96,道光十一年九月甲子日。)
......
《清稗类钞》内有〈旗人以习射为娱〉条目称:
闻之开国之初,其射也,弓用八力,箭长三尺,镞长五寸,名“透甲锥”,
所中必洞,或连贯二人而有余力。
(《清稗类钞》,〈技勇类〉,〈旗人以习射为娱〉)
按“艾杭”满音 aigan,箭靶子之意。
清初用八力弓已可透甲,或连贯二人,已经是射艺超群的表现。
......
表二,世祖、高宗御用弓为七力
https://images.plurk.com/3SN828JVkjkjQvadzwamn8.jpg
根据表二。这些文物,对于我们了解清代帝王的武艺水平,很有助益。可知世祖和
高宗的臂力最大,世宗和文宗则稍逊,只有及格边缘。
而〈康熙遗诏〉则明白的指出康熙“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
充分说明了康熙皇帝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