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尼采精神三变的"孩童"

楼主: chesterhe (chesterhe)   2014-10-31 20:56:17
在查拉图斯特如是说的"精神三变"章节中的关于孩童的描述:
"孩童是天真而善忘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旋轮,
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
"是的,兄弟们,为了创造的游戏,生命需要有一个神圣的肯定:
此刻精神有了自己的意志,世界的流放者又重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我们知道精神三变是尼采心境的真实写照,
从早期遵循基督思想等传统价值的骆驼
到反基督、反世界主流价值的狮子
在经历了一段深刻的虚无与痛苦 为了摆脱与超越
最后由狮子转为孩童
对此心境的转变我很能感同身受 尤其在接触了叔本华思想
沙特 卡缪 川端康成 三岛由纪夫等作家
那种彻底的虚无与疏离感 客观的消极世界观
虽然多少抚慰与升华了对于现实经验的苦涩
但确实让人如处在深暗的幽谷之中
在那无可承受之际 从心理窜出一股渴望
那以找出灵魂之"我是"的渴望 那是超越一切虚无感的钥匙
也正是精神三变中孩童的灵魂 生命的最高原力与最终升华
然而渴望成为孩童与变成孩童毕竟是两回事
所以我想知道尼采作品中是否有提到由狮子变成孩童的过程
以及尼采本身在现实中是以什么样的过程去体现这种转变
尼采究竟在人生是以什么样的行动去实现孩童的精神?
出书?人们眼中那段精神错乱的日子?批判传统?
或者他终究没有成为他所谓的孩童 而是葬送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
虽然我的问题很单纯的是想追求一种像是修道的目标
让我想到邱阳创巴的"破除修道上的唯物"一书 而唯物目标是修道人的大忌
但还是忍不住想问? 也许这也是必经的过程之一 虽然最后往往是没有结果
目前的想法是多去接触孩童 从与他们的互动去抓取一些灵感
作者: cc2011 (秋西西)   2013-01-18 14:13:00
如果用尼采重视“诠释”的观点来看呢? 可不可以将三个过程解读成, 从不同视角观看的结果, 也就是同一个时期里面, 三者以一种复数的状态并存, 其中有线性的成分,可能骆驼在承受A的果, 而狮子在抵抗B的因, 孩童创造著C的因; 也有三个状态互相影响的成分
作者: didie (嗨孩海)   2014-11-22 04:02:00
我是觉得他自己的一生满符合他所说的三段过程。大概就是 骆驼:神学、古希腊文教授 狮子:背离叔本华、华格纳 婴儿:发疯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三个过程是单向线性呢?还是循环?或可以同时发生。而婴儿后头还有没有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