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82k7 (跳着说)
2014-05-14 00:22:19※ 引述《a5378623 (黑云)》之铭言:
: 判断有没有“矛盾”要看往上看,如果同时存在P和~P的状况,就是矛盾。
: 树枝法是“分解”命题的技巧,他帮我们把复杂的句子简化为“命题为真时,各个符号的
: 真值状况”所以当你发现,要使命题为真,需要让某个符号同时是真也是假,那你就知道
: 他矛盾,这个命题不可能有效。
: ~~R上面有~R彼此矛盾。
: ~Q和~R要往下写,是因为其他都矛盾了不用继续。
谢谢大大的说明
照大大的“判断有没有“矛盾”要看往上看”所说
我看完后的理解是:
因原命题有~R 但最后产出的树枝为~~R 故矛盾
~E跟~O也是一样的状况
还是有些问题想请教
1.最后产出的树枝也有~R 这时是因为有~~R的树枝 因此矛盾吗?
所以是不是判断矛盾 除了往上看之外 同时也要与其他树枝做比对呢?
(抱歉非挑战语气 实在是我自己对定义的不了解故有此问)
2.我想请教为何最后一支树枝 ~O分枝~R
会摆在~E的下方呢?一定要摆那吗?若是的话 原因是什么?
3.请问树枝法可以判断逻辑是否一致吗?
书中说‘所谓p命题和q命题逻辑上不一致,就是说由它们构成的
连言命题“p^q”是一个矛盾句。’
但树枝法似乎只能判断是否为恒真句
假设我透过树枝法 判断出一个连言命题非恒真句
那是否有可能该连言命题有两种可能1.矛盾句 2.偶真句
这样我如何分辨是否逻辑一致呢?
若1 则不一致
若2 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