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今年当听众参加台哲会心得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3-11-21 15:35:34
※ 引述《oitoe (isa)》之铭言:
: 能于此见到哲学同好,自然来凑热闹一下
: 纯就一次的哲学讨论会来看,当然缺乏历时性的资料基础
: 不过,还是对此高度的俯瞰,感到慑服
: (没全听完,断续参与了一些场次)
: 人文从来就几乎是百家争鸣,哲学门下所能容受的差异,几乎显现了理智的极致。
: 这些都是极优秀脑袋来的呀!
: 对我而言,也只能说,挑自己有兴趣的前辈路径走。
: 这场会议,除领域分类,真正好的质量的,
: 相信从会议上的讨论中,
: 各自都有当下领会出的答案。
: 特别想讲的是,得硕士论文杰出奖的,还蛮酷的。
是阿,写的真不错
她现在好像唸政大哲研博班了
: 以下是个人看法:
: 1、法国热在台湾一直有前扑后继的才人,已二十年有了。但台湾的法国热,不能代表国
: 际哲学趋向。想问问国际上目前怎么看法国,也许留外学人较有中肯意见。
在四五年前,我还在念大学时据说政大是很看不起做当代法国哲学的学者
风水轮流转,这几年一直有当代法国哲学的老师回国
政大这几年也接受了当代法国哲学不说,包含辅仁都有法国哲学的老师
: 2、分析哲学,台政目前都进了年轻学者,还会占据相当长的版面。
: 加上中正清华东吴,以及台大还存的科哲壮年当家派,势力不容小看。
是有说听过分析哲学已经走入晚期士林哲学的困境,不得不另找出路
详细我是不清楚
: 3、所提到的中文系的部份,我想需要把同性质的国外及大陆学者的会议,也纳入参考。
: (好的中哲年轻研究者,有些好像去文化了)
: 中文系的儒学,走东亚汉学方向,就我知道的已十五、六年有了。
汉学和当代新儒家是不一样的
汉学是欧美研究广义的儒家文化圈的区域研究研究方式
当代新儒家是为了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所以这两种做法是不同的
中文系应该也延续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调
若是如此应该会反对汉学研究才是
说到当代新儒家
内部的处理也是很粗糙,并非是西方哲学派别或学门完整的方法论,
而是他们认为并撷取西方哲学部分方法论的
ps: 好比第一位做中哲史的冯友兰,他拿西哲史的方式整理中国思想
但却又不是西方哲学各们派别细致且完整的方式
西哲史对西方哲学是一个很普遍且基础的做法而已
ps: 像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就是拿共产党(非共产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直接套用
中国思想,再把他叫做哲学
或者是把儒家切分成不同元素,只为了符合西方哲学架构,例如儒家形上学
就是把天道在加什么之类的东西,儒家是不是哲学,有形上学有知识论有伦理学
是哲学之类的讲法,但这们切分本身就不是中国思想原本要处理的东西,
也不完整...
而且要怎么把西方文化元素当工具,这部分也没处理
和本土化脱钩就算了
反思和批判也不足,就只是为了做出和西方哲学相似的架构和形式
但却没有西方哲学的功能,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的精致
对西方文明认识也不足,也没办法追上西方文化的脚步
就这几点来看是构成被边缘化的理由之一
当代新儒家回流到中文系这几年还蛮多的
就我所知,当代新儒家想要借由诠释学重新整理中国经典以便运用到当代社会
但就我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没考虑到文化冲击后主客和优位性问题还是没用
只是中体西用作法的延伸而已
ps: 成大中文系最近在搞这些东西,最近也开始读朱利安
ps: 叶海烟,洪汉鼎等...人在成大中文系
: 4、佛学的讨论,已成中文主线。至少大陆不少,还延续著新儒与佛学余绪。
在国际学术上佛学做最好的是日本和西方
没有日本的研究真的很可惜...
: 5、还是错过不少场该听的好讨论。
作者: oitoe (isa)   2012-01-21 17:55:00
晚期士林哲学的困境,是什么意思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