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这个版是作什么的?

楼主: zxcvforz (塔欧兹)   2013-03-20 13:07:19
※ 引述《AmosYang (Zzz...)》之铭言:
: ※ 引述《zxcvforz (塔欧兹)》之铭言:
: 如果你是指 #1HHG0mmO 这篇的话,我的想法:
: 因为第 4 阶比第 3 阶提供更多可以讨论的材料(证据资料、理解推演过程)
: 所以可以进行更有意义的讨论。
因为这种主观的东西本来就没有所谓“有意义的讨论”,完全只是各自表述。
认为看不懂就去学的人,永远也不会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或不愿学。
至于够不够格嘛,这问题或许我网络待太久了,看了太多把 How to disagree
当成侮辱人用的起手式,才会这么敏感吧。
: : 我们是翻译,我们的责任是传达知识。
: : 我们不是英文老师。
: 这不是什么高高在上,也不是是不是英文老师的问题,
这为“没有做不到的道理”就是一种高姿态,毫不考虑他人的处境。
很简单嘛,为什么你做不到?我都可以,他都可以,你不行那不是懒是什么?
这在部队相信大家都听很多了。
不过这种思考方式或许本来就是资讯产业的习惯吧。
: Taiwan simply does not have the luxury of time ...
: 这不是想着舒舒服服等翻译的时候,也不是等“别人”去解决英文问题的时候
我也不提倡伸手牌。我们不必舒舒服服等翻译,而是可以努力工作赚钱去买翻译。
当足够多人出钱买翻译,那么翻译资源自然就会丰富,自然就会迅速。
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拿来说语文学习也是一样的;
甚至可以说,火烧起来了,找翻译会比去学语文更快。
提倡全民学习英文是一个治根的方法,
鼓励促进译书市场也是另一个治根的方法。
只是一个治的是鸡,另一个治的是蛋。
至于台湾的竞争力,那是另一回事了,我们不必因为面对巨人就放弃挣扎。
放弃的人永远只会是输家...虽然我也不看好繁体字的未来就是了。
言归正传,对原文的兴趣这种事,应该是对内容有兴趣而去学语文,
在艺文类翻译或许真的会因为看到译文而对原语文有兴趣去接触;
但在科技类,我想会去接触英文的还是因为对内容有所需要,
并非因为有译文而引发的兴趣;因为译文无法满足读者,他才会想知道原文内容。
而这也就又回到我之前就说过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一个做翻译的究竟是抱持什么心态去翻译资讯科技文章?
“我要尽力把原文所要传达的知识传达给读者”
还是
“我要尽力引发读者去学习原文的兴趣”?
我想前者译出来的文章才是读者真正需要的文章,也才是翻译该有的心态。
后者的文章反而会给人“看这种文章我还不如看原文”的感觉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