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5-05-04 08:38:32东方点将录:太挤啦!
在古风同人歌曲之中,有一类不少人填,但也都填得很滥的,我称为“点将录”,就
是每一两句歌词都让一个角色亮相,写写此人的特征,然后下一位,然后下一位,这样一
首歌总动员下来,一个大团圆联欢会结尾,完毕。这一类的歌,有成品的有〈幻想千年奏
〉、〈东方黄粱梦〉等,没成品只有词的更多。
〈幻想千年奏〉歌词也不通顺,很多地方还填太密,填到三十二分音符连发,真就不
是人唱的──它用虚拟歌手录制。
〈东方黄粱梦〉则在结尾触了霉头:“幻梦终醒本无不散之宴/却不悔付此华年”,
你来个寿命论干嘛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种写法,可以写已经过去的
历史,但故事里的东方角色和现实里的神主与我们都还健在,作者这样搞感伤,就不免令
人晦气了。
谈这种歌就要问一问根本的问题:这有什么意思?你演戏总要有情节,有主题,一首
歌了不起就两三位主角、五六位配角,如果大家都只是亮个相,那只有谢幕的时候适合。
如果你要作主题曲,作群戏,人物便不能太多,并且你要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来统御这
些角色。这方面,可以参考早年港剧的主题曲,如黄霑作词的1975年版〈射雕英雄传〉(
又名〈谁是大英雄〉),也把原作的名堂直接贴进来,来个“一阳指 蛤蟆功 东邪西毒
南帝北丐中神通”,但这样的“点将”只有一行半(再加后句“好郭靖 俏黄蓉”),其
他几段还是在叙事、问答。
有些人有收集癖,但你要想在歌曲里满足全人物的收集癖,除非多写几首歌。神主做
游戏,每一整数作自机敌机全部也顶多16人,六面加EX打一遍起码二三十分钟;我们写歌
要写群戏,登场人数也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数字。就算不是演戏而是作趣味问答,也要给每
个角色一些发挥空间才好。
东方角色还在增加中,点将录会愈来愈难做,不如不做,做了也没意思,又不是新闻
联播,让观众从出场顺序和秒数看那人的地位起伏,什么时候你的“本命”有变动就要来
事了。填词不是易事,歌又讲究能唱、好唱,与其耗费心思在网罗人名上,不如抓好主题
,把一段故事几个角色经营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