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auhong (shauhong)》之铭言:
: 既然有人想抬杠,那就来谈一下好了
: 大众运输工具的经常使用者是该城市的居民
: 居民要上班,上学,买菜,洽公,购物,访友,商务往来....每天都需要移动
: 假设情境
: 某人当天的行程:上午去上班,中午趁休息时间去买个东西,
: 下午下班之后和朋友去运动一小时,晚上回家吃饭
: 当天需要移动5次,
: 使用交通工具选项 1全程私人工具 2 全程大众运输 3部分大众运输 4taxi
: 大富豪,大明星选1,没问题. 每秒钟几十万上下的(或是为了隐私)
: 一般小老百姓主要的考量还是便利性,如果这4个地方都有大众运输可以到达
: 方便又价格不贵,我相信理性的人会选2
: 如果只有3个地方或两个地方有大众运输可以到达,选1或选3就要思考一下
: 例如会不会迟到,好不好停车....
: 选3还要考虑怎么去到那个没有大众运输可到的地方,
: 是搭出租车?还是请同事载?还是走路?...
: 回来某人提的骨干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绵密的大众运输"网络"
: 而只有骨干/大动脉,那居民"每天"面临的就是1或3的选择,绝对不会是2
你不要自己随便扭曲别人的话
我讲的是网络需要骨干来依附,只有微血管根本毫无效率可言
一个公共汽车网可以很绵密,如果没有一个骨干当成收集支线的通道
到处是班次少且路线长的微血管,那一天跑五个地方,是要怎么转乘?
在有限的车辆数目下,路线越多班次越少,转乘所要花的时间就越长
如果增加路线或延长路线,带来的作用就是班次间拉得更长,转乘更困难
最后班次间距过长甚至会丧失原有的客源,导致亏损
在没有捷运时,台北市公共汽车也是靠着五大黄金路线作为骨干,然后其他路线
做为辅助,直到捷运完成后,台北市公共汽车才改以棋盘式路线,将骨干的任务
转由捷运担当,但是过去的骨干路线现在依旧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