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n3-si3的汉字为“惯势”,基本上音义皆合,也不是今天才有这样的写法,至少《台日
大辞典》就这么写了。不过既然有这样的争议,还是可以深入的思考一下为什么是固有的
白读“势”,而不是受到“北方官话脱落入声韵尾的‘习’”所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音
韵学的角度切入。
1. “势”的文白两读
闽南语的“势”有文白两读,文读se3、白读si3。文读se3比较常见,姿势(tsu-se3)、声
势(siann-se3)等等;白读si3主要在少数词汇及地名,如角势(kak-si3)、南势角
(lam5-si3-kak)。
我们怎么判断这里的“si3”汉字就一定是写成“势”呢?其实看一下有相同音韵地位其
他汉字的文白读音,其关系就很明显了。
1.1.音韵地位
“势”在《广韵》只有一个读音:舒制切,书母祭韵开口。书母在今天闽南语为/s/没有
什么问题,祭韵的文读则为/e/,但白读的情况就相对复杂。
1.2.同韵其他字的文白读音情况
祭韵开口管辖的常用字有:祭、际、蔽、袂、制、逝、誓、曳、艺、例、厉、励、世.
..etc.
这些字文读韵母都是/e/,但白读有两种情况:
白读1/ua/:逝(tsua7)、誓(tsua7)、世(sua3,例如:“顺世”sun7-sua3)
白读2/i/:厉(li7)、世(si3,例如:“出世”tshut-si3)
在祭韵白读中有/i/的层次,并不是只有“势”独有。同为书母祭韵的“世”就有si3的白
读。
1.3.闽语祭韵的层次
祭韵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读音,可能是反映闽语白读不同层次有不同来源的事实。一般认
为,闽语的白读读音可能来自不同的时期。在祭韵的表现中,闽南语第一种白读/ua/,反
映了上古汉语祭部、歌部发音相近(例如歌部字“徙”sua2);第二种白读/i/展示出祭
韵与支韵相近的情况(例如支韵字“枝”ki),这是闽语自身独特的发展,闽南语“势”
白读si3的读音就属于后面一种的情况。[1]
简单的说,势si3的读音不会是一个幻想的产物,从音韵角度来看,是一件正常,而且符
合规律的事。
2.非闽南语的“惯势”用法
“惯势”并非只有闽南语才看得到,其他的语言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词语。
2.1.闽东语
福州话中也有“惯势”一词,也是表示“习惯”之意。
(https://imgur.com/a/sFxIvqh)[2]
2.2.客语
客语有“惯势”一词,意思差不多。(https://imgur.com/a/2Odiwrc)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语言不仅有“惯势”的用法,“势”的发音分别是/sie/(福州)、
/se/(客家),这和“习”的近代北方官话读音都有所区别。要说是这些语言都一起恰巧地
从北方官话借来了“习”的发音、又在客家和闽东语都发生了音变,而且这些音变又这么
刚好地都变成了音韵地位为祭韵阴去的音,实在是过于牵强。
3.“惯”的腔口差异
另外可以参考的是,虽然现在台语惯势kuan3-si3的“惯”是文读、“势”却是白读,但
这可能是后起的现象。《台日大辞典》主要收kuainn3-si3,其他腔口包含kuinn3-si3、
kuan3-si3(漳)、kirinn3-si3(泉)。《甘字典》也是收kuainn3-si3。或许可以推论,“
惯势”两字本来都是白读,那么也就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