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故宫台博台史博联展 古人催子招数多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2-02-04 22:26:58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2040096.aspx
故宫台博台史博联展 古人催子招数多
2022/2/4 14:45(2/4 14:51 更新)
(中央社记者王宝儿台北4日电)“何时结婚生子?”不是现代人逢年过节才有的话题,
在“看见藏品里的原、民、官:故宫、台博、台史博三馆联合特展”中,显现古人们运用
各种道具,“催生”无所不用其极。
展览透过3馆共482件藏品呈现台湾史上3种角色,包含原居台湾的原住民、自16至17世纪
渡海来台定居的闽、粤、客及其他汉籍常民,及历年来治理台湾的官员政府阶级。
有趣的是,虽然原住民、常民、官员们生活角色不同,但文化却又有相似之处,例如在“
瓜瓞绵绵子孙多”单元展区中,就能看到祖先们对子孙满堂的渴望。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研究助理苏峰楠表示,过往时代以劳力工作为主,汉人会在各种东西
上添加象征,提醒新人快生小孩,例如展品可见一件新娘出嫁的霞帔,上头刺绣图案有公
鸡、母鸡还有小鸡,象征夫妇和小孩,而鸡的台语又如“家”,也有“起家”的意涵。
其他生活用品如童子坐像造型的烛台组,则利用“灯”和“丁”的谐音保佑生出男丁,还
有十字绣的方巾手帕,也是透过松鼠或瓜果的刺绣要子孙“多子多产”。
苏峰楠指出,从许多图像寓意中可见祖先们多是“求子”为主,女孩出生就不那么受人怜
爱,甚至会被贩售或遗弃,展品中就有专门收留弃婴的“育婴堂”相关文献及古人卖女儿
的契约。
国立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侯怡利表示,故宫馆藏中也可看出清朝皇室有类似重男轻女的情
结,如清朝咸丰皇帝出生时所使用的接生金盆,后来就成为专门接生男孩的金盆,凡是格
格都不准使用。
相较汉人或清朝皇室,国立台湾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子宁表示,原住民族较没有“早生贵子
”的想法,但如排湾族或鲁凯族就有“传承家系”的概念,如父子、母子连身雕像,就象
征世代传承。
“看见藏品里的原、民、官:故宫、台博、台史博三馆联合特展”即起于台博馆本馆展出
至5月29日。(编辑:屈享平)11102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