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__<
想分享一下:
1. 人生不是只有赚大钱,能够在其他国家有工作经验也是很棒的人生经历
2. 我所知道的一些国家对 Data 缺的状况
可能会写的有点乱请见谅~
<首先>
先恭喜原 Po 拿到 offer~~~~~ 我也是政大毕业,但是是文组
后来靠洗学历 + 各种运气,有幸能够在不同国家见识到其他生活方式
半路出家转职很不容易,肉身翻墙找其他国家工作也很难
不过,能在还没被其他事物绑住的年纪多尝试其他生活方式,我个人很推喔!
<德国>
我是 2016 年搭上 Data 这班车,开始寻找要做哪种 Data 工种 + 产业
一开始觉得做 MLE 比 DE/DS 还稳定、更重要的是“当时”我想“赚大钱”
所以我用了德国 DAAD 奖学金去德国实习三个月,看看 MLE 是不是我能胜任的
1. 结论: NO! 虽然实习的公司给我 return offer,但我实在不爱读 paper
而且以“写程式”能力来看,各位铁定胜过我许多
2. 德国职场: 我实习的地方没有半个亚洲人,是德国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同事们都是德国人,人很和善、注重家庭胜过工作(所以几乎不加班)
讲话很直接,有些隐藏的眉角要注意,例如德国工作的推荐信
例如: 如果主管写“Eve很努力的完成工作”
背后隐含的意思可能是“Eve虽然有努力、可惜工作能力不太够”
3. 德国生活: 个人觉得适合携家带眷想去德国定居的人
工会力量大,对工作比较有保障,不太会说 fire 就要我一小时内滚蛋
当然,有好有坏,例如老是误点的德国铁路、公家单位还是用纸本
我当时 return offer 薪资约五万欧元一年,拿到手可能剩 50%?
<美国>
结束德国实习后,我回到美国完成硕士,也跟学长姐选择同样的路“北漂加州湾区”
当时是 2018 年,MLE 基本要 PhD 或顶级期刊发表,求职也要求 SDE 程度的程式能力
所以我剩下 DE/DS 两个选择...目标下修,不需要赚大钱,给我稳定工作就好拜托 QAQ
我那时候认为 DE 会比 DS 技术壁垒还高,所以想试试看 DE 路线
于是进去了湾区 Insight Data Engineer fellowship (详情可以自己查囉)
1. 结论: 对不起我还是无法胜任 DE...我刷了只有 200 题 Leetcode
可是面试时会考 system design、各种 Airflow/Spark/Kafka/etc
虽然接通水管了让我很高兴!!! 但是基础打不好、面试通通被打枪
2. 美国职场: 后来还是用 DS 投履历,幸运进到一个 DS+DE+MLE 都要懂一点的组
前公司虽然名气大,但是我这颗草莓无法胜任有点毒的工作环境
这跟公司文化比较相关,每间公司都不同,我就不展开说了 @@
3. 美国生活: 当时薪资约 13万美金一年,扣掉税 + 我单身一人租分租雅房很够用
就是湾区一些地方治安没有台湾好,但我那时候已经生病了所以也没出门
除了治安外,我觉得喜欢体验最新产品的人很适合这里喔
好比我当时试用很多台湾还没引进的产品,例如 Waze Carpool
搭其他通勤族的车分摊油钱,因为大多在科技公司上班,所以可以聊很多
<澳洲>
因为连续几年都没抽到 H1B,我没有美国工作签证可以继续留在美国
那时极度想要绿卡,所以就申请澳洲 GTI,顺利拿到澳洲永久居留权
1. 澳洲职场: 严格说我并没有在澳洲的公司就业,我只是在当地远端工作
下面这些都是我陆续查的资料,欢迎指正~ :)
a.) 澳洲本地大厂: Atlassian 跟 Canva
b.) 其他国家在澳洲的分部: Google, Amazon, Microsoft, Salesforce, CrowdStrike,
Square, Snap, eBay, Adobe, Slack, Tripadvisor
根据我不专业的观察(样本数稀少),MLE/DS/DE 在澳洲的职缺很少
有些甚至要跑到偏商科的顾问业(consulting firm)比较有可能
不然就是要往 DE 或 SDE 这类工作走,不过“听说”薪水跟蓝领大致差不多
2. 澳洲生活: 我目前只短暂住过三个地方 - 雪梨、布里斯本、伯斯
治安: 明显比美国某些区好很多,但“听说”有针对亚裔女性暴力事件(?)
啊对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以为车子会礼让行人,可是没有耶 @@
生活: 因为我待的都是大城市,所以喜欢台湾味亚洲菜的会很习惯
唯一缺点是高房租,雪梨就不用说了,即使住分租雅房也很贵
我个人体感是,澳洲大城市房租跟美国湾区房租差不多(雅房来说)
<英国>
因为被美国工作签证吓怕了,所以也有申请英国 HPI 工作签证
硕士级可以在英国工作生活两年、博士好像是三年
1. 英国职场: 老样子,我依旧没有在英国当地公司就业,只是在当地远端工作
下面是根据我英国友人+我查的资料,欢迎指正~~~
a.) 产业: 金融业跟生技业比较发达,分别集中在伦敦、剑桥、牛津三大城市
科技业也有,不过其他国家科技公司设立的分布大多集中在爱尔兰
例如Intel、HP、IBM、Microsoft、Google、Apple、Meta、LinkedIn
b.) 薪资: 朋友评估我的技术能力大概拿七万英镑一年,我觉得高估我了
假设五万英镑一年好了,扣掉税和健保费,大概实拿 39k英镑/年
2. 英国生活: 呃...因为我病情越来越重、几乎足不出户
我只能说有很多古蹟、离欧洲很近可以买便宜机票去欧洲各国玩
但目前脱欧 + 欧洲政治经济等因素,听说生活跟求职也有压力
<落落长结论>
我后来是选择可以远端工作的 DS 职位 (*时间点发生在被美国赶走回台湾后任职)
以下是我个人看法,我玻璃心拜托不要戳太大力 QQ
1. 幸运 >>>> 选择 > 努力
上面不管是洗学历、在德国实习、找到美国第一份工作、直到现在远端工作
我真心认为幸运占的比重大多了,我都是认识到很棒很善良的人才成就现在的我
而且我就是风口上的那只猪(?),是 2021 年扩招的受益人,不全是我个人努力
(*偷插入: 感谢 AmosYang 这位在我转职时各种提携的版友 ヾ(*′∀ ˋ*)ノ
2. 趁年轻时多出去探索世界,不一定要以赚大钱为导向
我承认当初转职 Data 完全就是为了“赚大钱”
但透过一些海外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原来除了工作,我也是有故事的啊~”
第一次在赫尔辛基参加 hackathon 结果笔电坏了,在雪中碰到好心店家帮我修理
第一次碰到同批德国实习生,周五下班马上跳上 Flixbus 周游德国、周一再继续上班
第一次在美国近距离碰到街友很害怕,结果他跟我说 Happy New Year!
只是想说,趁着你现在还年轻,多去看看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吧 :D
3. Soft_job v.s. Tech_job
我比较少看 Tech_job 版,但也有耳闻半导体产业、台积电薪水很好
跟原原 Po 类似,身为文科转职的我,DS 也不是台积电必需品,我大概也进不去吧
不过我想说的是“世界上还是有给 global pay 的公司在招软件工程师或 Data 人”
至少我现在在台湾同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同事们,都是远端工作拿 global pay
当然,这也要看当初怎么跟 HR 谈薪资 & 有没有 compete offer & 运气运气运气
4. 其他
我没有要盲目鼓励大家跑去海外工作的意思,这都是个人选择
我只是提供个人的经验供参考,海外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你是有选择的”
祝福大家一切顺心啦~
PS. 有些缩写先列在这边
MLE: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DE: Data Engineer
DS: Data Scientist
SDE: Software Engineer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11 22:26:00大推!每个人想要的不同。有人求稳定在台湾赚钱,有人想尝试不同的风景。谢谢你的认真分享 ^_^
作者:
crazwade (crazwade)
2025-01-12 00:13:00谢分享 板上一堆大神
作者:
sck921 (The Fate)
2025-01-12 00:26:00德国税前薪资中位数149万台币,扣一半税,实拿看来也不多
作者:
teddy (这是个好问题)
2025-01-12 01:21:00目标是在台湾拿Global pay 的DE该怎么准备 英文不好是不是
作者:
wulouise (在线上!=在电脑前)
2025-01-12 01:21:00跑这么多地方也是厉害
感谢分享,“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真的是我最大的感触,我并不比很多人都厉害,但就是在这个没有包袱的年纪,勇敢去尝试自己想探索的新地方。或许不尽如意,但最少走过一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留着老了回味哈!祝福原 Po 身体健康,继续往下一个想尝试的目标前进!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12 06:33:00"没有包袱",真的很重要。人生在世,随着年纪渐长,一般而言"包袱"会越来越多(虽然不少是"甜蜜的负荷")。趁年轻无牵无挂时多方尝试、体验生活,确实是不错的想法
作者: liberty77 2025-01-12 10:51:00
感谢分享
作者: hobnob (hobnob) 2025-01-12 11:57:00
很正向,谢谢分享!
作者:
alihue (wanda wanda)
2025-01-12 14:54:00推
作者: ASFCommander 2025-01-12 15:04:00
推推推
作者:
hegemon (hegemon)
2025-01-12 23:34:00都来台湾设点了,怎么会幻想还要拿global pay...外商来台湾越开越低初期有2的想法很好,等到回头看跟自己同龄的人已经屯了五间房子后,你就会认清所谓的眼界跟见识有多可笑
作者:
amy93 (silence)
2025-01-12 23:50:00楼上很奇怪,自以为是还莫名优越,狭隘的心胸才可笑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13 02:22:00人各有志,这也无妨,自开一文较适合。不断出言挑衅别人观点,实在是莫名。难道是斗鸡体质?
作者: xiao9927 2025-01-13 02:45:00
就价值观不同而已,何必比来比去
作者: safe (safe) 2025-01-13 09:57:00
那句“讲话很直接”后面的举例也太不直接了吧
七万英镑叫global pay 喔?后面看不太懂 是说领台湾公司薪水 去英澳工作?
作者:
AxelGod (Axel)
2025-01-13 12:43:00台湾屯房没用,这座岛的风险大家都知道而且越来越高,今天新闻,美国不要的DEI台湾卫福部要了,多去国外体验生活才好有喜欢的地方就待下去吧
作者:
hooll111 (Katsudon)
2025-01-13 12:51:00有选择的前提是语言沟通没问题 大部分人应该也是死在这关吧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13 15:55:00"带着妈妈到处去散心",这也太暖心!@@
作者:
drajan (EasoN)
2025-01-13 19:46:00这么正面 也有资讯含量 必须推
作者:
jlhc (H)
2025-01-13 20:52:00感谢分享给推
作者: abc7360393 (八卦山下智久) 2025-01-14 01:37:00
那个hegemon不就在这板到处跟人吵架吗 感觉现实生活很难相处
作者:
hegemon (hegemon)
2025-01-15 13:06:00只要说实话就有人崩溃,可怜呀做软工的都要有一个觉悟,就是职涯有很高的机率比其他行业短,在有限的职涯内累积储蓄跟部位至关重要
作者:
marra (Marra)
2025-01-16 09:07:00不需要"各位"啊!只有一位不想"和"吧?!=_=#
作者:
fig498 (一起前进!)
2025-01-17 08:53:00好丰富的人生!
谢谢分享,从原po的回文中感受到强大的EQ与勇气,佩服您
作者: kingnamefu (Hey! K) 2025-01-18 03:20:00
感谢分享~ 我在澳洲住了十几年,车子通常是会礼让行人的,但也要看开车的人(有时候可能遇到三宝或是不符合澳洲驾驶习惯的外国人开车),我去德国时才觉得他们都不礼让行人
作者:
elves (年年难过年年过)
2025-01-19 17:52:00佩服原PO的精神力 感谢分享
推优质文,每次看到屯好几栋房发大财的,或是半导体发大财的这些人出来嘴国外工作软工,就觉得到底在优越什么,是不是这些人在网络上,在亲友面前优越才是生活的方式?
作者: Lucifer10896 (我要养猫) 2025-01-29 01:29:00
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