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资讯部门里,不会觉得政府人员总是在谈那些高大上的管理框架吗(ISO、CMMI),我做了三年多政府核心系统,面对到的都是这些谈管理、谈框架,方法论很多,但实际上却是缺发真正实务经验,嗯,或许我接触的人太少(勘误:缺乏)我也不认为政府有必要搞一个单位专门做软件,本财法就是了,政府专案接得比别人多,但事实上,爱谈那类庞大的软工框架,实践起来却欲振乏力。或许政府可以朝向开放、透明式的专案管理模式。例如一个行政院若今年有 10 个专案,则有一个类似 github(或 gitlab) 的总平台,可以提供每一个专案的开发、分析、测试等资讯与程式码,当然不能把 private key 或 db 密码送出去。在开放式互动与竞争、分享的环境中,或许可以改变整个政府软件相关专案的执行品质与资讯风气。这 10 个专案若有共用的,可以公开在公开专案里,管理者可以透过这样的平台评估执行进度,而专案的团队间可以相互参考、竞争、学习,或许可以减少很多重造轮子的事,也可以增进每个专案对品质的认知。我只是回应前面推文,写得太多了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