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资深如何面试? - 人人都是新人

楼主: PegasusSeiya ( )   2017-12-23 14:38:01
这篇是整理各界心得, 与实战经验的分享. 很多文章会讨论主管与年轻世代下属如何相处
, 但鲜少讨论年纪不大的资深人员如何面试的技巧. 特别是在台湾边缘化的情况下, 倒退
已经来到影响中高阶的阶段, 你遇到的人资不一定懂, 你遇到的面试官也不一定比你专业
, 而你要进去的环境, 已经没办法让你学习什么. 你要学习的可能是接受, 付出, 与贡献
, 跟各种不同的人相处, 运用你的经验处理各种不同状况
人人都是新人 - 持续地学习
由于不是中高龄, 所以你还是可能会遇到快问快筛, 压力测试, 甚至因为年纪轻引起年纪
大的面试官防卫心等等, 这篇就是在整理这些状况, 并提供一个板上少有的分享. 可能会
遇到的状况我简单分成三类;
(1) 当人资或主管对谈功力不够深厚时?
(2) 如何谈降薪?
(3) 进去后如何共事? 下一个舞台
以下;
(1) 当人资或主管功力不够深厚时?
怎么观察? 就是多半是在些HR基本问题去判断, 而较不能从面谈与气场评估人的本质. 然
后会想加入各种测试, 而不是开放式谈话. 这很明显对方是习惯于面试一般人员的主管.
这情况你多讲可能多错, 反而拉低自己, 你的优点不会被看见, 但缺点却会不断地被放大
甚至可能越积极表现越怪
当你察觉到时, 我建议会反问一下面试官, 也请他自介一下. 你清楚产业, 公司, 专业内
容. 在对话展开前, 当然也需要另一方做开场. 如面试官在这时候就起了反应, 你自己就
可以评估一下面试官的视野, 接受度, 经验可能是在什么样的程度. 但还是要好好的做完
面试, 也不需要跟对方比个高低
如果面试官听懂你的意思, 也愿意开放好好谈, 这时候你就好好把你的专业, 经验, 修养
拿出来好好跟对方交流往来吧. 当然永远保持尊重是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放在心里的, 毕
是将来还会有更高的层级工作, 好好养精蓄锐将来还是有景气循环的机会
至于人资面试时, 如果对方起反应, 我建议就不要再多话解释, 免得起反效果. 现在的招
募员年纪普遍都轻, 他们问的问题也都只是项问卷标准流程一样的做业看你应对进退, 真
正原因根本不重要, 之后他要做很多后续也不是只有你一人, 这就是他们的每日例程(也包
含了Hunter). 所以不需深谈, 只要通过他们的"基本检核"即可. 这时很容易犯的错就是,
我明明写在履历上了, 你怎么还问这种基本问题? 然后起了反应
你在这里说明展现太多, 反而有种反客为主的风险. 所以如果当人资太超过时, 我建议可
以适时沉默, 让他们自己去反思是不是太习惯制式问答或太压迫(同样对有些面试主管也是
). 如果对方有意会再接话你经验与内涵, 现如果没有, 那我会建议可能就不要多说了, 这
是刻板印象加上人脑机制, 改变不了对方心锚. 而你不能做自己, 接下来第二第三关, 甚
至进去后, 也会有很多问题, 将来更可能进入恶性循环
(2) 如何谈降薪?
一般来说面试的目标都是争取更高的薪资, 如果没有, 至少也得是学习的空间. 但如果两
项都没有呢? 其实现实世界就是这样, 已经出现了台商低薪外派, 外商撤资砍预算台的情
况, 甚至很多历练回台湾打算一展身手的年轻人, 却得面临降薪的情况
薪水的估值, 来自销售, 预算, 估值, 收入, 其实是市场定. 并不是"一个人"能决定. 我
们该庆幸的是年轻就遇到吧, 还有很多时间, 空间去准备努力将来
理解这个道理后, 就能心平气和的谈降薪了. 但这里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展现出你其实
很抢手的样子, 因为这不需要过度证明了, 第二是如面试官因此还打压你, 或是以此反为
号招 - 比如跟你说有很多高手都降薪到我们这, 这种话过度强调的话, 就跟我们犯的第一
点错误是类似道理. 可转为观察态度利用这点
至于幅度多少, 我去年听过35岁降50万的, 当然我们不要比这种事. 我这里指的是, 你还
是要保有你的格调, 不管年薪多少, 月薪觉得要在一定水准, 将薪不要降格, 如果面试官
连谈这都起反应的话, 对方团队可能真的跟你落差太大, 只会把状况弄更难处理, 也失去
将来的空间. 如你在此很实在的谈好降薪功课, 我相信反而会博得对方的尊重, 以及将来
长期的可能合作关系, 还有接下来要进去后的相处
(3) 进去之后如何共事? 下一个舞台
其实我排在(3)是有用意的, 就是(1)(2)做好, 进去自然别人尊重你. 但(1)(2)没做好,
进去还是要在遭受考验一次. 所以(1)(2)千万不要自降尊严格调, 这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
没办法已经掉了怎么办?
我前面说过, 专业能力只是一小块原因. 人的决定行为大多都还是情绪感觉去驱动, 而薪
资来自于预算, 有时候再有身手, 现在也别无选择. 除非你发狠起来超车, 但我不建议这
样做(不需要). 可把这段时间当成过渡期. 随时注意你的言行还有贡献度, 不要被人利用
到. 保护好羽毛到下个战场, 因为第一印象太重要, 把这些用到将来再起是更明智的作法
后记:
职场, 市场, 经济有太多太多的突发状况, 职涯还很长, 还年轻有将来几十年本就不会是
线性发展. 这几点理解清楚, 心平静气和的分析现状, 找出自己最有利的发展策略, 不受
他人无意义的干扰, 都是渡过困难的明智作法
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很多人习惯单方思考, 不能分辨. 你在谈分析别人以为你负面情绪
, 这是常有的误区, 要它学习起来, 时时自控保持在良好情绪, 一步一步务实的走下去.
最后, 希望大家的正面努力, 能让环境与竞争力越来越好
作者: rs36579tidus (Gary)   2017-12-23 15:01:00
u质推
作者: giacch   2017-12-23 15:50:00
先求有,再求好. 只有我觉得是在讲干话吗?
作者: MiniGirl (还是好朋友)   2017-12-23 15:54:00
这篇满值得深思 推
作者: x61s (x61series)   2017-12-23 15:57:00
这篇设定的求职者 大约介于几岁之间
楼主: PegasusSeiya ( )   2017-12-23 16:10:00
设定30代 中高阶非中高龄 受限环境但转换经验尚不足
作者: maxmina (marx)   2017-12-23 16:11:00
好文章 主管不见得比求职者厉害 求职者也要睁大眼睛挑不是每个人都懂分析两字的真义 可能原po列举几个思考点面试官或白痴主管以为原po批判负面思考
作者: diepeople   2017-12-23 17:38:00
推 很好的分享
作者: v9290026 (CH)   2017-12-23 17:54:00
作者: carrotkaka (胡萝卜兔子)   2017-12-23 18:30:00
看P大分享都收获很多,说出很多工作十年以上的三十几岁工作者的心声,也的确是面试不容易,毕竟不是寻找初阶的工作,很多主管会怕花新鲜人两到三倍的薪水,却不合主管的预期,所以中年求职真的很难
作者: skyprayer (洗碗工)   2017-12-23 18:44:00
30多岁有一定经验的话 靠业界人脉比较有利
楼主: PegasusSeiya ( )   2017-12-23 18:46:00
s兄常讲人脉 但有时候是别人靠你呀 XD至于你自己就要靠自己了 这时候又会回归原点c大也谢谢你常常回复推文,我希望多整合务实的经验建立些不同的讨论面向,有时候路要自己走出去
作者: yuui (yuui)   2017-12-23 18:59:00
常常是因为整体产业没落 才被迫中年转职 长年培养的人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太适用
楼主: PegasusSeiya ( )   2017-12-23 19:23:00
这篇还是年轻人的范围谈怎么突破困境真正中高龄失业是社会议题关注的层次了
作者: skyprayer (洗碗工)   2017-12-23 19:37:00
当然自己要有本事 别人才愿意推荐你或引荐你啊有透过推荐人或引荐人的面试会和自己投履历状况差很多透过推荐人 求职者和开缺公司双方都能取得更佳的资讯
作者: ams9 (大发利市)   2017-12-23 20:21:00
谢谢本文与推文的分享
作者: kaiblack (blackie)   2017-12-23 22:21:00
其实专业人士表现出越抢手越高薪
作者: anitatashine   2017-12-24 02:36:00
谢谢分享值得省思
作者: wuevelyn (小虎牙)   2017-12-24 11:43:00
是高龄的我,这几个月陆续面试一直不成,也很想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是否可另外私讯聊呢
楼主: PegasusSeiya ( )   2017-12-24 11:50:00
可呀,虽这篇不是谈中高龄,但还是可私讯给我看有什么能帮助到前辈的地方
作者: HCG10G8bear (78bear)   2017-12-26 12:53: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