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较好奇,袁绍稳赢、上升期、局势大好,的决定性证据是什么?历来简单对比双方握有的兵力与补给等条件,公认袁优于曹是没错;但论近年翻案探讨成风的趋势来说,“袁绍也没那么绝对就该赢”的说法浮出台面得越来越多吧?虽然这种论点立场的趋势与受关注程度浮动,并不说明史实或具体出土可考可兹佐证的史料多寡,但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以往那么一面倒地认定“从官渡到仓亭,哪怕袁绍少做一个错误决定、多转向一个正确判断,曹军都要崩了,这都能输,真是败家界的顶标”这种单调说法了吧?说回内部派系斗争,导致整体表现结果为大而无用云云,在上升期很奇怪,这件事;首先,上升期、胜势、局面好,也只是“可能暂缓内部矛盾”、“可能不至于立刻激化”,但并不能说是“绝对”吧?也有的情况是,正因为局势好,有东西分,有那个闲心、不团结;曹军终结袁氏势力的关键判断,不就在于两次抓准这种“给你空间你反而斗起来了”的思路,先让袁谭袁尚闹崩,再放辽东公孙家收拾了袁尚袁熙?还有,袁氏势力本钱较厚,但是不是一个上升期的光明前景,我擅自猜想,田丰沮授不见得是这样感受的,家人被审配给整治了的许攸也不见得是这样认为的,尤其张郃高览的关键投敌,那肯定更不具有同感了。当然如果你认为这些是果,而你无法理解的是因,无法理解能赢的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那综上所述,他们每个人做那些选择时,“局势较优、能赢”,这个因素,并不具备化解上述问题的动机元素吧?讲得更白话一点,你觉得整肃许攸家人的审配,有动机去“认为现在"我们"会赢,所以先相忍为袁家天下好了”这样吗?另外,回到整个大前提“袁绍败家败得如此不可思议”,如果真的令你如此困惑,我只能说,虽然我不太同意,但看过中国有学者对此问题翻案翻到“认为打一开始就是曹强袁弱”的程度,感兴趣可以加减参考一下,反正论点大致上环绕手握刘协、代表著名存实亡的汉室,有多么不可估量的巨大优势、远非现在大部分人认为的实质无感(他的论点)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