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三国吴简《竹木牍》内容综述:其他

楼主: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3-04-23 20:22:00
第二大类是帐簿
下分签牌、仓帐簿、库帐簿、杂帐簿四小类,共171件。
签牌74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诸曹、诸乡、仓库统计各类顷亩、租税、别卑等帐簿的标识简。
按“签”即古之“楬”。
顷亩见有粢田。租税包括米粻钱皮麻酒等。
别卑即契券
单称“别”指“都别”,为契券总合帐。
单称“卑”指“分别”,为契券分类帐。
帐簿称“本”“事”或“本事”,还有“月旦簿”等。
由于是帐簿的标识简,故置于“帐簿”大类之首。
仓帐簿61件
主要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仓曹“受”“领受”“付受”等各种米的统计帐簿。
这里所以统称“长沙地方”,是因为除长沙郡治临湘侯国外,
还包括仍属长沙郡的安成(今江西安福)、永新(亦在今江西)二县的仓帐簿。
当然,也有不属长沙郡而属桂阳郡(今湖南郴州),时间也为嘉禾年间的郭浦
的仓帐簿,只是数量较少。
https://imgur.com/4FcbJzR
至于安成、永新二县和郭浦的仓帐簿,因何到了临湘,也就是这批吴简的出土地,
今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东南侧的走马楼,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库帐簿21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库吏白领各种钱物统计帐簿。
库吏仅见二人:一为“潘有”,又作“潘珛”,仅称“库吏”;一为“殷连”,
或仅称“库吏”,或详称“临湘库吏”。
据此推测,此“潘有”或“潘珛”,亦系“临湘库吏”,吴简竹简亦可印证。
因而这里所谓“长沙地方”,实际专指临湘侯国而言。
这些临湘侯国库属钱物统计帐簿,主要为钱帐,物帐仅一件;钱帐并不复杂,
仅有田亩、地僦、财用、酒租、市租五种钱。
尽管如此,由于每件帐簿金额都较巨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对于研究当时长沙地方的经济社会,仍有重要价值。
杂帐簿15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统计入得米钱、市药和病人,以及临湘列曹廪食的帐簿。
需要说明的是,按制度,米入仓,钱入库,本小类所收统计入得米钱帐簿,
都是没有仓吏“白受”和库吏“白领”,无法归入前揭“仓帐簿”和“库帐簿”
的特殊帐簿。
最有价值的是统计病人的帐簿,有“青州病十三人”和“蔡州病……人”。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故地在今山东。
《三国志‧吴书‧胡综传》记有黄龙二年(230年)“青州人隐蕃归吴”,
至建业向孙权上书事。
而此青州病人帐簿,说明当时长沙也有很多青州流亡人口。
蔡州最为奇怪,因为该州名不见于史载。
文献中仅有上蔡县,故属汝南郡,在今河南。
汉末其民南迁,又于豫章郡置上蔡县,在今江西。
同时又有下蔡县,属九江郡,亦在今江西。
蔡州究竟何所指?值得进一步研究。
汉末中原大乱,北人南下避难,荆州及长沙是理想之所。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载:“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
十万余家。”
同书《王粲传》载:“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其中颍川杜袭、河东裴潜都到过长沙,甚至陈国颍容也可能到过长沙。
但未闻有青州、蔡州人士到长沙者。
这两件统计青州、蔡州病人的帐簿,可以填补史载空缺。
第三大类是书信
下分书信、封检及封发事目两小类,共22件。
书信12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吏民的通信。
行书最初主要用于书信。
当时书信称为“相闻”。
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钟繇“书有三体”,第三体曰“行狎书,相闻者也”。
“行狎书”就是行书,“相闻”就是书信,说明汉末魏初的钟繇
已将行书作为专写书信之书体。
《三国志‧蜀书‧麋竺传》:“先主将适荆州,遣竺先与刘表相闻。”
又《吴书‧孙辅传》:“遣使与曹公(操)相闻。”
《吴书‧诸葛瑾传》:“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刘)备相闻。”
其中“相闻”皆指书信。
本小类所收《嘉禾某年八月十三日周详致内兄嫂书信》所说“前虽相闻”
《嘉禾年间孤子言倾侧之情残书信》所说“近过不数相闻”,
其中“相闻”也皆指书信。
https://imgur.com/ejO9NoI
封检及封发事目10件
均为黄龙二年至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官府的封检和封发事目。
这里所谓“封检”,只是一个通称,实际包括封匣、封缄、封检三者。
封匣即封泥匣,是内附重要公文和财物的函盖。
封缄是单独邮寄的公文、私信及财物的封面。
封检有的类似封缄,有的是与封匣配套的公文。
封发事目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对封并发出的公文登记;
另一种是已经封存尚未发出的公文登记。
其中提到的地名“建甯”“安成”,均为长沙郡属县;
提到的人名“毛钧”,见于竹简,称“郡吏毛钧”(壹‧9808、玖‧77)。
可见公文封发和从业吏员均不限于临湘,或可为吴简性质究竟是县级还是郡、
县皆有等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第四大类是杂残文
下分名刺、习字、残文书三小类,共51件。
名刺9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武陵等地方人士的“门状”“拜帖”。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现在通行的“名片”,西汉称“谒”(或称“名谒”),
东汉称“刺”(通称“名刺”)。
最近几年,这种见解才开始发生变化。
实际上,“谒”类似唐宋的“门状”、明清的“拜帖”,
“刺”才类似现在的“名片”。
本小类所收“名刺”,均属“门状”“拜帖”,而非“名片”。
https://imgur.com/8RIlt6I
这里称“名刺”,只是用其通称。
“名刺”后称“名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叙不遇”条记载:“刘鲁风,江西投谒所知,
颇为典谒所阻,因赋一绝云: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千里谒文翁。无钱乞与韩知客,
名纸生毛不为通。’”
“名纸生毛”成语即出于此。
南宋曾慥《类说》卷三五“门状”条说:
“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名纸。”
南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二七《人事部‧谒见》载同。
“名刺”“名纸”仅书姓名、字号、籍贯,
“门状”“拜帖”还须另书“再拜”“问起居”等,
二者性质是有很大区别的。
习字9件
均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吏民所写。
譬如一件习字,写有“奴凡潘召吏节芸、门士阳亏”一句,
“阳”是姓氏人所熟知,“凡”与“节”是姓氏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这为吴简所见长沙姓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可惜习字不少都是草书,字迹漫漶甚至磨灭,有的字很难确认,
价值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掘。
残文书33件
时间最早为建安五年(200年),其他均应为嘉禾年间。
这些残文书虽然多因缺损而鲜见完整内容,但价值实际不能低估,
特别是不少为吴简首见。
首先自是“建安五年”纪年,
此前吴简固然出现过更早的“中平二年”(185年,壹‧9831),
但那只是孤文单证,存在各种可能性,
而本件在建安五年下还有“十月庚子朔”的月朔干支记录,
只能是当时所写,这样就将吴简时间上限往前推移了若干年,
对于吴简年代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
第一,首次见到一组商议医治流行疾病的文件。
《三国志》曾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战后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孙权夺取荆州后荆州两次大疫。
此次长沙爆发流行疾病,时间稍晚,史籍没有记载,
可为荆州常有瘟疫增加新的证明材料。
第二,首次见到“道教神符”和与道教相关的“神仙骑麋鹿图画”。
据传世文献记载:东汉后期至三国前期,道教开始兴盛,河北的太平道、
巴蜀的五斗米道,以及江南五斗米道的分支天师道,都活动频繁。
但出土文献可以印证者不多。这两件神符与图画的确认,
为当时江南道教特别是长沙道教的流行,增加了出土文献方面的印证材料。
长沙吴简《竹木牍》内容丰富,前面的介绍不过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可供发掘的新材料,以及由此汇出的新问题,实际上比比皆是。
相信随着《竹木牍》的整理出版,长沙吴简整理工作圆满收官,
以前的很多所谓研究结论,是否正确或是否完整,都会引起学术界的重新思考,
并将吴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23-04-23 20:23:00
作者: tucker (苦恼的尼采)   2023-04-23 21:01:00
推整理,日本名片的汉字便是“名刺”。另勘误“钟”繇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4-24 08:41:00
地点不远 而时间更接近吴简主要年代的 还有222年的江陵之战:"城未拔,会大疫"且"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