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关羽失荆州得到平反

楼主: mybelief (真正的力量是信念)   2021-06-25 05:23:55
: 在下两篇相关旧文,希望符合您说的不同方向。
: #1O5n9Ez0
: #1PpsS_t_
好文择时拜读
: 摘要吕蒙论述的重点
: 1.不需关羽分担来自曹操的军事压力,只要孙吴诸将分据要地即可。
: 2.徐州可攻下,但地势平坦,即使耗费7、8万人力防守仍忧心守不住。
: 3.吕蒙认为还是全据长江妥当(呼应1.)。
小弟认为吕蒙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鲁肃就觉得需要。
而且鲁肃执政期间大家好好相安无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听吕蒙的袭荆后就鸡飞狗跳,兵凶战危,姑不论谁对谁错,我们看历史进程:
三国志‧曹仁传:(黄初元年,公元220年)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
大家请注意,孙权背刺关公是公元219年,不到一年就被曹丕打脸打得啪啪响。
不是向曹丕称臣了?不是交好曹魏?这还没完喔...
三国志‧夏候尚传:(黄初三年,公元222年)
*"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
*"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余人。"
*"于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
显然曹军打到江陵是长驱直入,就问孙权怕不怕?
我认为怕了,因为年底孙权就回头找刘备示好了。
三国志‧孙权传:(公元222年)
*"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 支持背刺论者逻辑最诡异之处在于认为孙权方能力不足,却可拿下蜀汉的白
: 帝、曹魏的襄阳,不觉得很矛盾吗?
能拿下也要守得住啊~不然吕蒙第一段不攻徐州论是讲心酸的喔?
: 蜀汉就算拿下襄樊,益州+汉中+含襄樊的半个荆州国力也远远不及曹魏。
: 参照南北朝对峙的案例,就算孙吴再拿下淮南、淮西、徐州,加上拿下襄
: 樊的蜀汉,也只不过能与曹魏达成均势。
没错,所以还是那句“辱亡齿寒”。
: 关羽北进襄樊,就是孙权袭击、削弱曹操的最佳机会,不然就是让曹魏
: 更壮大。
: 孙权跟吕蒙想的就只是先全据长江,回到原命题,就是缺乏大局观。
: 孙权并非如部分网友认知只想限江自保,而是有一统之志。
: 例证是陆逊劝他宽赋息调时,他回应:
: “若徒守江东,脩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顾坐自守可陋耳。”
: 只是他惑于眼前小利,另各位不觉得孙权臣下常有浮夸式建言?
哈哈~好像是耶,吕蒙那段说他来为国家守襄阳的大饼也蛮浮夸的。
: 如朱桓在石亭之战前说要一口气拿下寿春(谜之声:你们合肥都拿不下了)
: 这多少也反映孙权的部分人格特质。
: 而吕蒙也不是没战略眼光,他的取白帝、襄阳计画跟濡须建坞,都掌握到
: 守江要领的个中三昧,只是他的计画过份乐观,或许这也是为了迎合君上
: 所致。
惜哉子敬,英年早逝,致使孙权小儿无人可谏。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6-25 13:50:00
参考〈董昭传〉 、〈诸葛瑾传〉,感觉魏退兵的另1因素是 被潘璋占据上游 加春水氾长 恐有重蹈覆辙当年水淹7军的疑虑?
楼主: mybelief (真正的力量是信念)   2021-06-25 14:59:00
H大,这次主因应是疫疾喔...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6-25 15:06:00
魏方的写法当然强调非战之罪啦 所以同样理看吴方 就会写成"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诸葛)瑾进攻浮桥,(曹)真等退走"严重性其实并不小:"贼频攻桥,误有漏失,渚中精锐,非魏之有,将转化为吴矣"
作者: Qaaaa (小Qa)   2021-06-25 16:52:00
先不管后来有无守住 吕蒙当时拿下襄阳了 却没有进兵白帝?
作者: ucuye (老外)   2021-06-27 04:36:00
孙权可能根本不想成臣曹魏吧曹丕就被诓到夷陵打玩所以儿子也不送了
作者: Qaaaa (小Qa)   2021-06-27 17:32:00
因为吕蒙是说他来守襄阳 但不是他守 所以不能算他的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