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来分批拆开《晋书李重传》上言的诸项,以彰显曹魏中后期行政、经济上的缺失:
"然承魏氏凋弊之迹,人物播越,仕无常朝,人无定处,郎吏蓄于军府,
豪右聚于都邑,事体驳错,与古不同"
对照〈夏侯尚传〉 :"今承衰弊,民人彫落,贤才鲜少,任事者寡,郡县良吏往往非一"
首先依旧衔接前几篇的人事方面
一、人物播越、仕无常朝
〈夏侯尚传〉告诉我们为何需缩编人事:
"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刺史职存,则监察不废,郡吏万数还亲农业,以省烦费,
丰财殖谷...荡而除之,则官省事简...便民省费在于此矣"
那么下放官吏务农,有何好处呢?请看《晋书刘颂传》:
"旧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豪彊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
百姓歌其平惠"
以前曹魏早期所建诸陂,其积水所封淹之广大土地,在战乱未息、地旷人稀之际
自可视为蓄水用
但伴随曹魏中期局势安定下来,户口随之渐增,则诸陂之封淹,徒增侵夺居住地之害!
这部份另有傅玄细述:"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自顷以来,
日增田顷亩之课,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亩数斛已还,或不足以偿种。
非与曩时异天地,横遇灾害也,其病正在于务多顷亩而功不修耳"
投入社会成本以治水,接着当然得务求水退了所带来的功效,大幅增加栽种面积
但其实根据《水经注》载刘靖碑文,晋朝时河北的戾陵堨也有了水患:
"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余万亩"
显示为了享受灌溉的成果,却换得封闭更多土地之代价,基本不符经济效益
此外《晋书傅咸传》载明官吏数量之多:
"旧都督有四,今并监军,乃盈于十...而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
复坐置官属。诸所宠给,皆生于百姓"
即便水利工程如此人力需求大的事业,在冗官充斥之下,基层百姓从商斗不过大户
下面会提到的种田又没利润,而依旧无法靠粗工餬口,因为工程都被豪强给包走了!
然后平民税照缴,缴给豪强享受这样
须注意上头傅咸所言的年代,正为《晋书食货志》里的民生特征:
"及晋受命,武帝欲平一江表。时谷贱而布帛贵,帝欲立平籴法,用布帛市谷,
以为粮储"
小结一下就是,因做官而晋身豪强者之数量虽多,亦无益于治水
更终究避不了大户吃小户的潮流
与其如此倒不如加以砍掉重练,傅玄所主张之多设水利官员,毕竟有戾陵这等反例存在
要知道夏侯玄的时空背景,尚且接续曹叡为大修土木而失农时的正始年间
才会希望罢官为农
然而晋初的明显通缩,已非当年可比,就差在把务农调整为其他行业,即有机会改善
其次,违背减吏除了影响经济,李重所谓的仕无常朝,尚有政令无法推行够久时
主政者便遭撤换的疑虑,《晋书何曾传》:
"嘉平中,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
曾奏劾之,朝廷称焉。时曹爽专权,宣帝称疾,曾亦谢病。爽诛,乃起视事"
该事另可见于〈程昱传〉:"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曰:“ ..
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中丞司隷重增一官耳。若如旧选,尹摸之奸今复发矣。
进退推筭,无所用之.. ”
大家都清楚曹爽在正始年间就掰了,所以《晋书》基本栽赃给爽哥XD
尹模这位仁兄仗势作威,实乃司马家族放任之恶
不过重点请参见《晋书荀勖传》:
"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出,减天下吏员,正始中亦并合郡县,此省吏也"
以及宣帝在除掉曹爽而总揽朝政,无人能挡之下,《汉晋春秋》:"广树胜己,脩先朝之
政令,副众心之所求"
以上透露出两则讯息:
1.先朝指的应是何晏等人曾因卢毓的"吏微过,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绶,
然后奏闻"
[A]考虑《晋书》云"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
[B]《杜氏新书》为传主隐恶扬善,而载程喜在曹爽死后"深文劾(杜)恕"
以渲染传主受苦之氛围,但本传却没这样写,显然毋须深文较为合理
因此高平陵之后,
(一)何曾可以在司马氏护航下,不必大费周章的弹劾官员
(二)由"与宣帝不相能,遂以幽死"(晋书杜预传)的杜恕,暗喻司马通靠关说
而使杜恕自己屡遭外放之例子
个人认为算是符合李重仕无常朝的标准,只不过未敢明讲人名
甚至不无基于依法行政,而那批家伙乃咎由自取之心态的可能
简单讲就是官员不自爱,当政者也莫可奈何啦XD
2.显然夏侯玄主张的减吏,被司马懿在重复增官 与 维持精简原案 之间,做出前者
的选择,以趋合大众,为晋代魏更铺上一层级的路
再补充一点,尽管丁谧"内多忌"而"数有所弹駮",但有何晏在"台中患之,事不得行"
(魏略),是以李重所指的应不为曹爽时代
抑或其实不排除针对曹叡于《魏氏春秋》的:"时(魏)明帝喜发举,
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如此的白色恐怖
其例为《晋书何曾传》于魏明帝时的上疏:
"臣闻诸郡守...在官积年,惠泽不加于人。然于考课之限,罪亦不至诎免...
其有老病不隐亲人物,及宰牧少恩,好修人事,烦挠百姓者,皆可征还,为更选代"
不妨想成,假借有砲轰曹叡之疑虑,而把暗喻司马家前面的弊端
包装在两面手法之下?
这段最后追加呼应前面所提之水利工程,《晋书傅玄传》:"以魏初未留意于水事,
先帝统百揆,分河堤为四部,并本凡五谒者,以水功至大,与农事并兴,
非一人所周故也。今谒者一人之力,行天下诸水,无时得遍。
伏见河堤谒者车谊不知水势,转为他职,更选知水者代之。可分为五部,使各精其方宜"
"魏初"自然并非着眼在司马家的专擅,而可能包括相对厥后广增治水官吏
而反倒减吏的夏侯玄
和主张"不能出人,当随事而制,无须限法"(晋书傅咸传)的何晏所管人事之时期
看看宣王《奏罢曹爽等典兵》:
"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
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冗官想当然尔的需斥出,至于所谓私计,毕竟也只是"欲"罢了!
二、人无定处、豪右聚于都邑
首先是《晋书食货志》:
"自顷户口日增,而坡堨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业,放牧绝种,
树木立枯,皆陂之害也。陂多则土薄水浅,潦不下润。故每有水雨,辄复横流,
延及陆田...其诸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马肠陂之类,皆决沥之.."
配合前面讲到若求重"量"而不重"质"的广种田地方式,其实最怕耕地遭水淹
所以傅玄才直接建议精耕细作,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藉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晋书荀勖传》写到曹叡时减了天下吏员,但这有可能是来自白色恐怖所致
至于正始年间合并郡县以省吏,从〈邓艾传〉241年开广漕渠时,"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不难发现并未因基层行政人才的变少,导致水患相对应的严重化
反观司马昭当政的255年,阮籍为东平相时所写之《东平赋》:
"..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畴亩不辟,荆棘不治。流潢余溏,洋溢靡之。
东当三齐,西接邹鲁。长涂千里,受兹商旅...是以其唱和矜势,背理向奸.."
此赋意味东平郡因洪患以致农业不兴,转型成为主打商业导向
可想而知富家大族对低洼地区敬而远之,便合乎所谓 豪右聚于都邑
中低阶层只能挑剩下的,譬如靠河较近而易遭水害处
小结,能安全住人的地方就那么多,偏偏大家又都趋向住的集中
变成泛滥一来就一起受害,所以才说人无定处,索性从商行遍各处
一边赚钱、一边找适宜的非水淹区来住
三、郎吏蓄于军府
曹丕曾以王雄为例,自曝他"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
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魏名臣奏)
足见先在朝廷磨个几年,再外调任地方首长,才不会落入李重所不乐见的
郎吏跑去当武官的套路,再加上《晋书傅玄传》的:
"空校牙门,无益宿卫,而虚立军府,动有百数"
不难想像晋初未经纯军职体系,上位后又尸位素餐,难怪有感而发吧!
在此先说明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仅差别在常设与否,故一并讨论之
符合郎吏畜于军府的前提,经统计为散骑常侍出迁军职的,计有:
曹丕时代:
夏侯尚 中领军 曹魏宗室
荀纬 越骑校尉 曹丕心腹 武职只当了一年左右便领便当,无从证明带兵能力
曹叡时代:
甄像 浮波将军 曹叡的亲家
曹肇 屯骑校尉 曹魏宗室
曹爽 武卫将军 曹魏宗室
毛曾 雨林虎贲中郎将 曹叡的亲家
蒋济 领军将军 司马懿心腹
曹爽当政时代:
夏侯玄 中护军 曹魏宗室 所拔擢武官后出典州郡,皆为俊杰
司马昭 征蜀将军 目标兴势之战
郭芝 长水校尉 司马师图谋废曹芳,而遣郭芝入宫告知郭太后
司马师 中护军 同司马昭 除去走后门的人事
司马昭时代:
司马炎 中护军 同司马师
贾充 卫将军 这免讲了吧
王浑 越骑校尉 功臣王昶之子
小结:外戚、宗室领兵,自古皆然,扣掉有目的之军职
就只有司马氏安插人马进入散骑常侍(0:6)
统计散骑侍郎出迁军职的,计有:
曹叡时代:
曹爽 城门校尉 曹魏宗室
何曾 汲郡典农中郎将 司马家心腹
曹爽当政时代:
陈泰 游击将军 曹爽派去向宣王请罪、又日后对曹髦被弑一事的表现而观之
可视为曹氏心腹
小结:曹、司马各自安插人马进入散骑侍郎(扣掉宗室后1:1)
统计黄门侍郎出迁军职的,计有:
曹丕时代:
司马孚(给事常侍) 骑都尉 司马家宗室
曹叡时代:
李丰 骑都尉 曹魏宗室夏侯玄心腹
夏侯玄 羽林监 因毛曾一事而左迁
贾充 汲郡典农中郎将 司马家心腹
小结:曹、司马各自安插人马进入散骑侍郎(扣掉宗室后1:2)
统计尚书郎出迁军职的,计有:
曹叡时代:
毌丘俭 羽林监 曹丕为太子时,甚见亲待,与夏侯玄厚善
邓艾 出参征西军事 司马懿从寒门里提拔
鲁芝 参大司马军事 曹真出督关右时的事
曹爽时代:
范粲 出为征西司马 先被辟为太尉掾
司马昭时代:
杜预 参相府军事 因老爸杜恕得罪司马懿而很久才转参
山涛 迁尚书吏部郎 后迁大将军从事中郎
小结:曹、司马各自安插人马进入尚书郎(2:4)
总计粗略估计曹氏、司马氏搞郎吏畜于军府之比为4:13,这部份或有疏忽没发现,
希望版友可以补充,thx
最后结论就是如果要探究曹魏凋弊的原因,其中给司马氏主导的,其实占了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