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三国哪一方哪一轮内哄最耗损国力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5-11 20:38:17
前面一篇有版友提到司马师兄弟的差别,于是这里抛砖引玉一下
广而略推两人在治政上还
首先来看《晋书王恂传》:
"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
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政府征不到本地人,就只得以权贵底下的外族佃农充当繇役用
看似司马专擅之前的恶习,其实参考灭蜀后,卫瓘的上言,透露出这情况并未改善:
"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
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
因州中正的存在,引发大量金字塔低层阶级,给豪族吸收去而加速贫富差距!
需注意此时空背景为,司马昭一把遮天时,故而有〈滕胤传〉里,诸葛恪评断魏国的:
"夫以曹芳闇劣,而政在私门,彼之臣民,固有离心"
以及《汉晋春秋》:"今敌政在私门,外内猜隔,兵挫于外,而民怨于内,
自曹操以来,彼之亡形未有如今者也"
另外,既然土豪有客来逃避徭役,却仍有《汉晋春秋》的这段造反:
"时司马文王为监军,统诸军,唯削文王爵而已。是岁,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
愚见以为,这代表司马师主政时,已把并州改造至当年高干之乱后
大户不再雄张的状态,于是逼的大户自己要去服役,而起兵抗争
所以我推论《晋书》的:"旧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
应该也有黑户跨区设籍,让豪强占用到原本贫弱有机会得到的工作机会
特别在264年废屯田后,会更加突显其不公
然后司马师年轻时拔擢武官的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一个例子见于《晋书》:"年四十余...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魏)舒曰:“吾即其人也..”",案魏舒209出生,40余岁差不多正好是司马师
"命百官举贤才...理废滞"的年代
结果到了司马昭统政时,官僚体系"政在私门",私相授受的弊端,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最后,《汉晋春秋》所述雁门惊反,还印证了印证了〈邓艾传〉当中,
使去卑居鴈门的提议
问题是从太原诸部多以匈奴胡人为田客而观之,司马师同意的不可汉胡混居
很可能自司马昭时代就一直没遵守,到司马炎时代亦复如此
最终成为五胡乱华的导火线之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