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董卓铸小钱的危害

楼主: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0-23 09:33:34
※ [本文转录自 Warfare 看板 #1ThwrLm6 ]
作者: asdf95 (K神我们巴西见) 看板: Warfare
标题: [心得] 董卓铸小钱的危害
时间: Wed Oct 23 09:30:59 2019
董卓铸小钱给汉代以来的五铢秩序最后一击
三国志‧董卓传
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
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董卓所铸小钱没有钱文,无郭不磨边,导致民不愿用,民不愿用则流通加速,形
同抛售,导致谷一斛至数十万,此时货币已失去计价功用,就只是数字。
货币失能,市场只能用流动性差的粮、布交易,交易成本陡升,通典‧食货典所言:
〝原夫立钱之意,诚深诚远。
凡万物不可以无其数,既有数,乃须设一物而主之。
其金银则滞于为器为饰,谷帛又苦于荷担断裂,唯钱但可贸易流注,不住如泉。
若谷帛为市,非独提挈断裂之弊,且难乎铢两分寸之用。〞
董卓铸小钱对“中古自然经济”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货币失去流通性,贸易体系失能,无法调节货物。
二、小钱使Gresham's Law(劣币驱逐良币)发挥效用加速五铢的窖藏。
三、献帝后,汉帝国已无力再恢复五铢秩序,此时董卓以中央名义公然毁坏钱法,
形同宣示五铢不再是通货标准,各政权纷纷创造新币种。
五铢秩序虽亡,但五铢还是中古中国货币主流,毕竟祂是唐代前铸期最长、铸量
最大的货币,庞大的五铢存量并不会因为五铢秩序的崩解而改变。
魏晋南北朝到隋代虽然屡有铸币,量既不足,币质又参差不齐,各代政府为财政
目的常常铸币税溢价,因此各地交易还是杂用五铢,只是各地五铢流量差异很大
,普遍不足以支撑货币经济运行,因此要配合其他货币。
如果配合其他货币还不足,就会退化为自然经济,形成魏书‧食货志所言:
〝计河南诸州,今所行者,悉非制限。昔来绳禁,愚窃惑焉。又河北州镇,既无新
造五铢,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
,不中例程,裂匹为尺,以济有无。
而河北诸州,旧少钱货,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
从宽锲薄之禁到董卓小钱可以跟刘宋的货币发行互相参照
宋书‧颜竣传:
〝先是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
故百姓不盗铸。
是欲使天下丰财。若细物必行,而不从公铸,利已既深,情伪无极,私铸
剪凿,尽不可禁,五铢半两之属,不盈一年,必至于尽。
财货未赡,大钱已竭,数岁之间,悉为尘土,岂可令取弊之道,基于皇代。
前废帝即位,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民间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
不及也。
无轮郭,不磨鑢,如今之剪凿者,谓之耒子。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
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
斗米一万,商货不行。〞
补充说明金属货币时代铸币税溢价手法:
1.减重:如剪轮五铢、董卓小钱。
2.以贱金属代替或降低通货金属含量(金、银、铜):如铁钱、锡镴钱。
3.虚增面值:如大泉五十、大泉五百。
这些都会造成恶性通膨,尤其是多种方法混用,史书的写法分两种
一、情况还不到不可收拾写“民意不以为便”(三国志‧孙权传)、
“人皆不便”(隋书‧食货志)
二、严重就直书“货币不行”(后汉书‧公孙述传)、
“钱货不行”(三国志‧董卓传)、“商货不行”(宋书‧前废帝纪)
伴随严重的盗铸“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
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史记‧平准书)、
“时境内多盗铸钱,亮掩讨无不禽,所杀以千数。”(宋书‧刘孙登传)、
“又随之以重刑,罹罪者虽多,奸铸者弥众。”(魏书‧高崇附子恭之传)
政治力介入也无能改变,因为这是人类趋利的天性,所以读史书如果违反此类原
则,都是很值得深究的题目。
作者: yeustream (seven)   2019-10-24 00:10:00
推推
作者: eupa1973   2019-10-24 07:15:00
作者: LeeBing   2019-10-24 16:19:00
推!能多了解古时的经济运作蛮有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