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yo12327 (狐狸姊姊)》之铭言:
: 查字典“刘备借荆州”,可得知这句的歇后语是“有借无还”。
: 但以仁德闻名天下的刘备,真的是“有借无还”的小人吗?
借荆州的争议很简单,按道理来说南郡之战后孙权控制的荆州的确只有南郡,
(跟一部分的江夏与长沙,但那些地方比较无关痛痒)
所以他要借也只能借南郡给刘备,这是很明确的事实
但是回头过来想,就算孙权只跟刘备讨南郡好了,
请问刘备能还吗?
摊开地图就知道了,若是一失去南郡,
荆南四郡会当场变成飞地,被切断跟蜀地的联系,
这样就算持续保有荆南四郡也毫无意义,
也不可能发挥隆中对里荆州做为第二军事基地的功能。
而从孙权的角度来看,单拿南郡也毫无意义,
因为这不过就是回到南郡之战后周瑜死前的局势,
就算孙吴领有南郡,北面是曹操,西、南面是刘备,
既无法西进,更要承担襄阳曹军的压力,徒然延伸防卫线而已,
无法发挥南郡应有的价值。
所以围绕在南郡的话题都是假议题,
不管是单还南郡或是直接交割整个刘备领荆州,很显然刘备都不可能接受,
而谈判的目的是要能够得到成果,首先就不可能以对方无法接受的条件为前提谈判,
换言之湘水之盟的状态才是孙权方理想中想要达到的结果,也就是跟刘备东西对分荆州。
一开始的漫天叫价,不管是直接要整个荆州或是单要南郡,
都是很正常的谈判技巧,先把价叫高,然后等对方来杀,
双方再慢慢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价钱,这本来就是很常用在交易中的手段。
只是刘备的价码太硬,一块地皮也不肯给孙权,才导致谈判破局。
不过话又说回来,“借荆州”本来也就只有吴人在讲,《蜀书》一字不提此事。
说穿了既没有个白纸黑字的合约、也没有正式会议的内容,
来规定何年何月、什么条件下归还,名曰借,其实就是割让出去了。
也无怪刘备可以老著脸皮三推四赖,因为本来就没说清归还办法,那随我怎么讲都行。
所以“借荆州”本来就是为了大义名分创造出来的词汇,
如果你是孙吴粉,那就是“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如果你是蜀汉粉,那就是“我昭烈帝承同宗刘琦之胤,荆州本属刘家,
汝主孙权承天顺命,让与我主,何借之有?”,
没有谁对谁错,就是立场之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