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史书上只有寥寥几字,经过演义的艺术加工之后,成了袁绍吐血败亡的主因
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
但同时间也记载在官渡之战后,冀州发生了叛乱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
武帝纪、袁绍传亦提到了本人亲自去平叛
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
当然也可以认为袁绍是两件事都做了,但根据武帝纪的时间顺序:仓亭之战是先发生
换句话说:袁绍回冀州后,先无视了附近的叛乱,再次出兵仓亭打输后,才逃回来平叛
这明显不符合“先安内后攘外”的常理
个人认为:
仓亭之战只是曹操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双方都没有主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