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铭言:
: 【陈到当完征西将军就领便当了?】
: 1.《季汉辅臣赞》:
: "镇南粗彊,辅元弼名匡....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建兴中,徙镇南,为右将军....
: 监军尚笃,刘南和名邕....益州既定,为江阳太守。建兴中,稍迁至监军后将军....
: ....卒....--赞辅元弼、刘南和"
: 2.注意诸葛亮公文上尚书里,各将军列名的顺序:
: "...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
: 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
: 3.杨戏传:"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
: 综合以上3点,个人大胆猜测:建兴9年李严当骠骑将军时,辅匡刘邕如果还健在
: 应该会升到XX大将军之类的 -> 释放出右 & 后将军的名额给高翔吴班
: -> 联名参李严的因而不会出现右将军辅匡、后将军刘邕的字样
我觉得这里的年位应当是指年纪而言,这样才能呼应后文的“观年少严二十余岁,而与严
通狎如时辈云”
若要指官位,也不能拿来佐证辅匡官位升迁都次于李严。
这条史料不像吴班和陈到的史料,有用“常”字来说明官位常相亚。
且句中是用“辅匡等”,故不只辅匡一人。
: 4.明明杨戏写《季汉辅臣赞》时,辅匡刘邕已经至少当过右、后将军
: 却还刻意拿镇南、监军来讲,足以证明镇南、监军并不会是辅、刘2人的最高职位
: 所以同理陈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征西很可能也不是陈到的最高职位
: 再加上陈寿给刘邕作注时,还很肯定的加了个"卒",但陈到却没有
: 可见陈到搞不好征西之后还有任别的官职,拿征西来作赞
: 只为了跟赵云的征南凑一对而已(赵云最后也没卒于征南任内)
辅匡和刘邕选用镇南和护军,我比较倾向于是文字美感而选用(二字官+形容)。
我觉得陈到的官职理论上最高就是永安都督、征西将军了,还除非有新史料佐证,不然推
估太多就没意义了。
: 陈到没参李严一笔也不能因此肯定他已死亡,毕竟"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李)严"
: 或许以中立来表达对直属长官犯错的态度
: 小结:
: 姜维230年当征西时,陈到不一定因为释放征西的空缺而表示他死了
: 【李严被罢黜后的空窗期】
: 建兴元年 建兴4年 建兴初 建兴中 建兴12年
: 李严 假节 前将军
: 辅匡 杂号->右将军
: 李福 江州督、杂号
: 邓芝 杂号 前将军
: 陈到 永安督、征西
: 酱汁建兴9年被废为平民,而督江州的前将军位置,邓芝直到阿亮死后才接下
: 在此时间点比较接近他原本骠骑将军位置的,从联名的名单看来似乎只有车骑将军刘琰
: 以及征西大将军魏延而已,但前者"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
: 后者更不可能离开汉中北伐战线.....
: 那究竟还有谁有资格接手江州督咧?
: "年位与(李)严相次"的辅匡,似乎成了唯一人选,且应是以XX大将军的身份来督江州
: 事实上他老兄以前也干过巴郡太守,对该地环境理论上会很熟悉,而颇适合这职位
前将军是军衔,不是说任前将军的就是督江州,或是督江州的就得是前将军。
辅匡的问题就是推估太多了,完全没可佐证的东西,把李福放在李严之后都比辅匡合理。
: 【结论】
: 个人独断推测陈到一直活到宗预来接他的永安督,且不只当过征西一项杂号将军
: 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未必一定是正确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