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ander112233之铭言
汉中都督不在汉中武都的辖境内任何一座城池,驻扎在百里远外的汉寿(葭萌)呢?你发
现第一个问题了吗?再来,最后一任督汉中(非汉中都督)胡济死后,蜀汉不再设督汉中
,廖化的官位是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并无督汉中的意味。那他带着汉寿军,
是廖化有权管制汉中诸军?还是姜维管制廖化?你发现第二个问题了吗?
三来,廖化应姜维的管制到了阴平桥头,是替被牵制的沓中军团找接应与后路,并没有替
阳平关解围之意。你发现第三个问题了吗?(你发现了,所以故意写汉平)
从史料来看﹐可没有提胡济什么时间死﹐或者在蜀亡时﹐胡济还在生﹐胡济最后官职是右
骠骑将军﹑假节﹐将军分左右应是发生在景耀二年﹐这时候胡济廖化同在﹐廖化怎过问胡
济负责范围﹐更何况胡济官比廖化还大。几年后胡济是否已死不清楚﹐万斯同历代史表最
后见胡济是景耀三年﹐但怎样得出这样的资料不清楚。就是胡济真的是过世可不代表没有
人
接手工作﹐傅佥这个关中都督也有机会是继任人。蜀汉史料不足﹐因此没有需要去乱猜。
另写错字也没有需要想太多。
廖化也没有史料提及是统汉寿军﹐汉寿是因为费祎驻守而成重镇﹐费祎死后﹐部队应该返
回成都﹐姜维北伐后是返回成都﹐部队当也是。廖化可能是从成都去阴平桥头﹐而且是刘
蝉命令去的。另可能是姜维放空了汉寿﹐才把胡济退到汉寿补位。
四来,沓中兵力约三万多,阳平关、汉乐两城不过两万余,又主动放弃秦岭天险,让钟会
十万大军一月内穿越傥骆道、褒斜道直抵汉中盆地到汉乐两城下。那比兴势之战前的状况
还糟糕(王平至少有接近三万,采取的是“重门”之策)。你发现第四个问题了吗?最后
,没想到你对姜维的评价比我还低,保兵权而不肯分兵?我认为姜维沓中屯田此举不过是
放弃不了北伐理念所导致的战略失误。不过有版友赞同你的意见,认为姜维如此不堪啊?
啧啧。
沓中兵力没有这样少﹐会觉得只有三万多可能是把援军数目高估﹐从廖化与张翼等的进军
的时间差﹐可见成都的兵力是好有限﹐连两支援军都没有办法同时送出﹐从姜维要去打汉
中主意﹐而且还只有一点点兵力﹐两万多和近三万不会差太远﹐实可以推断姜维已经把蜀
汉可用之兵是几乎抽空﹐这怎可能只有三万多。张翼等的兵已经有可能是阎宇从永安带回
来的﹐我判断廖化和张翼等大约各带五千。
魏军都已经杀过来﹐国家存亡之际那有时间要在要北伐﹐就是北伐也应按计画好的方案而
非与邓艾在阴平浪费时间﹐姜维要走是很多机会﹐光廖化等待的个多月不存在撤退不了。
所以才说姜维是需要保兵权多于北伐﹐想在撤退前取得战功减轻被夺兵权风险﹐因此也不
轻易分兵﹐怕取不回控制权。
当北疆的五六万兵力都在姜维一人手上,临战时还要后方朝廷派援兵(派的兵还要受姜维
节制),太混了吧?姜维至少申明要把阳平关、汉乐两城与诸围的指挥权交给张翼、廖化
、董厥任何一人,然后把这支汉中武都防卫线的兵力补足到三万才对。很难吗?不难啊,
兵力不用缴回中央,只要把沓中三万多的兵力交一万多给汉中武都防卫线,自己还有两三
万兵力兼顾北伐与保身哩。
从史料来看没有提是把指挥权交到张翼、廖化、董厥任何一人﹐姜维是大将军在前线有指
挥权﹐他怕的是前线其他指挥官收到成都命令不再从属于他。
-这不是汉中都督的职责与权限吗?对,你既然无法兼顾攻守,我就是要你回复汉中都督
旧制。(不过姜维不会同意的,好不容易将胡济搞垮的怎么可能要重设汉中都督旧制绊自
己脚?所以此题无解。)
都督再大也要听大将军命令除非皇帝直接下诏﹐汉中地区也是有都督身份的武官在﹐传佥
的关中都督应不是遥领地理上关中的含意﹐没有都督还没有史料是这样写的。现实在知道
魏军有机会来侵﹑魏军已经来到﹑邓艾正在向江油都不见姜维有分兵行动。另胡济在大将
军下﹐根本调动是姜维可以做得到的﹐如张翼反对北伐也不能不跟从姜维去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