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方北辰-三国名将

楼主: TACH1BANA (西曹令史济阴狼刃)   2016-08-30 01:04:53
※ 引述《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之铭言:
:  这本书也看完了一个礼拜左右,今天翻了一下贴标签的,
:  发现在不打心得大概就要忘光了,
:  其实如果以入门来说,我还是更推荐章映阁跟梁满仓的书
:  不过方北辰的书相对会提到一些比较少人会写的将领,
:  若仅是像我一样轻松看,到是还可以看看,
:  而且这本是我推荐台北市图书馆买的,大家可以去北市图借,
:  如果有好书大家也可以推荐给北市图让图书馆买,造福大家。
 章先生写了曹操、诸葛亮、孙权三本传记,梁教授应该只写了诸葛亮吧
 (和其前辈朱大渭教授合著)?而且书较厚大概是其他学者写传记的两
 倍。方教授写的六本传记在北市图总馆(大安区,大安森林公园站)有
 刘备、孙权,在新北市图总馆(板桥区,亚东医院站)有袁绍、曹丕、
 孙权,看来都缺了吕布与司马懿。希望下次见(未必是总板聚也可以是
 小聚)时书带齐些方便深聊。
:  这本书主要介绍吴蜀魏各五位将领,
:  吴:周瑜、吕蒙、陆逊、朱然、陆抗
:  蜀: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  魏:曹操、司马懿、邓艾、张辽、许褚
:  基本上选人也以大家耳孰能详的人,里面除了朱然是我较少注意,
:  也都是大家孰悉的人物,所以这本书也不会太难读
:  而且也只有司马懿是他有特别出书,其余人物皆无,而且很平易近人的书籍。
:  这本书特别的地方是有提到几个有趣的东西,想是能引发大家的兴趣,
 由于孙吴五儒将的鲁肃较缺乏武绩,因此他选了朱然代替,〈三国志‧
 朱然传〉:“(吕)蒙卒,(孙)权假(朱)然节镇江陵。”“(孙)权特复使
 (朱)然总为大督。又陆逊亦卒,功臣名将存者惟(朱)然,莫与比隆。”
 因此是与前吕蒙、后陆逊相提并论的名将。
:  在讲到诸葛亮的时候,认为应该在北魏都还有人能读到诸葛亮的完整兵书,
:  特别是提到八阵图,主要是步兵用来防御骑兵的冲击,
:  配合晋书提到马隆传就是利用八阵图才打通河西走廊,
:  实际上要用到偏箱车,并形成鹿角车营,
:  也提到曹操在潼关面对马超的时候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
:  不过WIKI也有提到这是从汉代对付匈奴即是如此。
:  不过讲到诸葛亮,免不了也是会提到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  他到是认为陈寿的评价不准确,也提到了诸葛亮的应变将略能力,
:  论点如下:1.第一次北伐撤退,迅速收兵保全精锐。2.第二次斩王双。
:  3.打武都、阴平,采用围城打援 4.斩张郃 5.最后一次撤退。
:  但是毕竟除了第三次围城打援说嘴以外,其他四次全部都是撤退,
:  或许也可以说他特别会打撤退保留,对我来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  或许可能是比起他的治国,略显落差,但也绝不是端不上台面的,
:  就像方北辰也特别提到,应变将略仅是战争一环,不应该否定全体的用兵才能。
 方教授这一角度也不错,至于陈寿所评除了传评里较知名的:“盖应变
 将略,非其所长欤?”(盖、欤都含有不确定的意义)以外,其实参考
 其〈上《诸葛氏集》表〉反而较完整:“(诸葛)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
 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含有治戎相对于奇谋为长,理民相对于
 将略为优的意义,而非奇谋、将略绝对性地不长、不优。更何况紧接着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司马宣王);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
 已经尽力回护了。
:  后续也提到他认为为什么陈寿会这么写
:  以及司马懿才是始作俑者,而且也只是为了前线军情要讲得好听。
:  再来,说到关羽,也提到了当初是如何造神运动,
:  最后免不了提到最后荆州问题,他认为丢失荆州责任不在关羽,
:  主要系因双方本来就有利益冲突,因此即使没擅取湘水米,
:  两边还是必将一战,但我觉得这个论点很烂,
:  关羽没做好到是先怪说原本就有问题了,这有点是尿不准怪马桶歪阿。
※ 引述《roger214 (我想去流浪)》之铭言:
:  湘关米据记是在关羽大胜,杀了庞德抓了于禁,俘虏了大量魏兵之后
:  的事,但在这之前,孙权为了懈怠关羽的防备之心,已经换了陆逊上
:  来,换言之,在湘关米事件之前,孙权就已经决定要打荆州了。
 夺荆州事有几个层面,首先不仅是虎威将军吕蒙(汝南人)、定威校尉
 陆逊(吴郡人),而且至少偏将军全琮(吴郡人)、骑都尉是仪(北海
 人)均支持背盟偷袭,将长江中游握于本身之手是无论江南、江北臣子
 均支持的战略,并不取决于湘关米事件这种偶然状况。其次政军是高度
 现实深刻的,在如此重大的江东君臣战略(与心理状态)下,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重要的反而在“万世一时”的时机,亦即江陵调兵增援襄樊
 前线。再者湘关米事件出自〈吕蒙传〉,来自吴方孙皓时代韦昭、华覈
 等撰写的《吴书》(由陈寿保存其貌),本身亦有可疑处。五六十年来
 吴人已制作〈通荆门〉、〈关背德〉等鼓吹曲(军乐),传颂定调袭夺
 荆州事件的正当性。(当然无须直接质疑韦、华的史德,毕竟事件当年
 韦昭仅是少年不可能与闻高层的荆州政军,华覈则刚刚出世。)
:  而陆逊的信其实也证明了这点。所以,拿
:  湘关米来证明关羽得罪孙权是本末倒置。
 而且陆逊的信值得仔细读,襄樊前线有增援的必要,这个时候盟军强调
 “利在同盟”、“共奖王纲”,将曹操视为“敌国”、“猾虏”,对于
 特重信义之人反而才是更生效的毒药。后方易帅之际也正是调兵增援的
 “万世一时”,并非纯粹轻视陆逊(如〈陆逊传〉所塑造)。
:  关羽如果是那么莽撞的人,早在偷袭三郡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跟孙权开打
:  了,根本不用等刘备来,关羽可是有保护荆州的责任,不需要请示才能打,
:  但事涉同盟,关羽有不懂分寸?
:  当然,大概有些人还要提什么虎女犬子,指责关羽拒绝通婚的事情来说嘴,
:  我只能说,关羽拒绝是应该的,而且骂的我还嫌不够。为何?想想刘备如果
:  找陆逊吕蒙联姻的话,陆逊吕蒙要如何表态自清就好。不比较刘备、孙权心
:  胸有多大,当人家下属却跟别国联姻是想干嘛?为何联姻一事不见其他,就
:  关羽一个例子?不外扣帽子而已把责任推到一个死人头上罢了。
 〈关羽传〉仅记载“骂辱其使”,提“虎女犬子”台词则未跳脱《三国
 演义》的艺术形象加工。罗杰兄打的比方也颇为生动,刘氏可以与孙氏
 联姻,关氏并非真正的王室,真与孙氏联姻就洗不清(关羽特别嗜读的
 《左传》不知是否有类似诈略),严拒是合理的。关羽女儿若非此变,
 更适合的归宿应当是太子妃,甚至在敬哀皇后之先。
:  诸葛亮北伐不能说是消耗战,起码第一次不是,真要是消耗战,是不会因
:  为一两次失利就撤了。真正要打消耗战,是最后一次北伐。
:  话说回来,因为无用功所以就啥都不做,对弱势的一方这种心态只会更糟
:  吧。历史证明产生一但因此产生偏安心理的,下场好像都差不多。
:  后人之明往往见树不见林,却忘了两千多年想学韩信故事的多了,有几个
:  成功的?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铭言:
:  关羽还要等"天下有变"-侯音之乱才北伐;
 提供角度是夺取襄樊不宜视为天下有变后的〝北伐〞,而仍是圆满草庐
 战略“跨有荆益”的进程,关羽受任襄阳太守十年,此役一则具解西线
 汉中、成都压力的效果,再则是十年来收复襄樊的最佳时点。草庐战略
 是荆州牧刘表还治于襄阳的时点提出的,襄樊未复,东线称不上“北据
 汉、沔”、“跨有荆、益”,自然并未进入“以向宛、洛”的阶段。
:  孔明连等都没等就自动送上天水等三郡 只可惜没英雄命
※ 引述《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之铭言:
:  另外,方北辰非常捧赵云,就我的认知,
:  赵云在蜀汉中大约就是比亲卫队长在高级一点,
:  但他觉得为什么当初荆州不派赵云去帮忙守,
:  不过这个论点到是不只他提出就是了,
:  为什么刘备要派糜芳,但我想也没人会想到当初糜芳会叛变吧,
:  不过这边上次网聚狼刃大有提到糜芳跟傅士仁投降问题,到是耳目一新,
 当刘备在公安,赵云在桂阳担任太守(距公安至少四百公里);当刘备
 去了益州葭萌,赵云回公安担任留营司马(距葭萌至少六百公里);当
 刘备去了夷陵猇亭,赵云留在江州为督(距夷陵至少四百公里),这种
 定位与典韦、许褚实在差很多是两码事。相较于若在江陵的陈腔,在下
 对于葭萌、猇亭有子龙的脚本倒更有兴趣。(可见他并不像典、许。)
 赵云在刘备入益州前已是牙门将军领桂阳太守,在荡寇将军领襄阳太守
 关羽、征虏将军领宜都太守张飞、裨将军黄忠之后而在诸将之右。
 这以下的“他”应是指方教授的论点而非在下。XD
:  他总结是都是刘备跟诸葛亮的错XD,用人不当跟军师没做好建议跟提醒。
:  他也觉得赵云很可怜,明明很有实力,却一直不受重用,
:  因此他把赵云排在跟张飞一样等级,远超赵云,
:  但是我觉得赵云始终没有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带领军队证明过,
:  要捧这么高疑虑很大啦,就像讲到孙立人,
:  也是很多人说他没当到司令,不用太捧XD。
:  书中也特别提到吴蜀魏的颜色,大家也可以对照KOEI的颜色,
:  我记得网络也蛮多探讨KOEI到底军旗该用什么颜色,这倒是可以引人看的话题。
:  提到张飞,免不了讨论燕人张益德问题,还说了燕人如果被误听成阉人怎么办XD。
:  不过讲到张飞释放严颜顺便比较了关羽杀庞德,
:  认为关羽一直被美化,但张飞一直被矮化很可怜。
:  最后,讲到魏国,顺便提到了曹操应该是被认为乱世之英雄,
:  否则曹操怎么会很得意呢,也提到英雄系出自后汉书,
:  然而奸雄是异同杂语,肯定是后汉书比较正确。
:  这本书其实还算可以,也讲了其他有趣的东西,
:  但是一本书想讲的人太多,页数有限,
:  我到是觉得要看他的书还是推荐个人传记,但这本书就是聊胜于无吧,
 也可对照张大可、谭良啸教授等编著的《三国人物评传》(台北:水牛
 1992),介绍人物也很多。方教授没替曹操、诸葛亮写专书,反倒写了
 吕布、袁绍,这是有意思的地方,也是较早替刘备、司马懿写专书的学
 者(写刘备、司马懿可能各领先了十多、廿多年)。反过来说方教授与
 章映阁先生也都很早写了孙权,相信也是值得对照的地方。
:  而且方北辰的书籍其实较章映阁等人都白话,我到是觉得国小生应该就可以看了XD
:  其他人写的书大概至少国中生以上才比较能看得下去,
:  其他人内容没有比较艰涩,但写作文字真的还是方北辰更胜一筹,
 禚梦庵先生《三国人物论集》(台北:商务1996)就较进阶,可以后来
 再读出新意。
:  但有时候也会让我觉得真的是这样吗XD 因为历史纪录通常没这么详细
:  总体来说,北市图可以借,虽然只有一本,大家有空是可以看看囉。
 善用免费的公共资源,感谢shinewind兄的介绍分享!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6-08-30 02:47:00
把重点摆在诸葛的用兵才能 基本已经失焦了!!所谓"应变将略"应该是指在各种不同情况下 采取相对应的战略:以陈仓那次来讲 虽然蜀军有兵力优势 但强行攻城绝对非上策 除非拿下该城后能暂缓当下蜀军最迫的补给问题..事实上街亭以后这种机会即使捡到也只治标不治本 ex:上邽那次都抢到了也是粮尽退军所以不一定非奇袭长安不可 参照asdf大的文章 雍或郿也是不错的选择 错过第1次北伐的出其不意 后面机会就不再来但是"扬声由斜谷道取郿" 你觉得还会有奇袭效果吗?何况还不是主力只是疑军 要拿下郿恐怕没那么容易倒也不是说抢到粮 北伐就一定成功 但起码可以多撑一下 真正达到以拖待变的精神(这不就是诸葛玩消耗战所打的算盘??)或者该说 陈仓一役所展现诸葛领导下的攻城能力 逼使他往后不得不跟着魏一起龟@@"
作者: 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   2016-08-30 13:40:00
话说方北辰好像还有出一本精采三国,好像是论文集?禚梦庵的我也觉得不错,之前有考虑收,居然绝版了..其实他选了朱然我可以接受,反而魏国选了许褚出乎意料而且这本还选了司马懿,虽然没说错,但考量有直接出总是占了篇幅,选贾诩、荀彧或郭嘉都好啊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6-08-31 06:22:00
推~
楼主: TACH1BANA (西曹令史济阴狼刃)   2016-09-01 01:42:00
略增对于关羽"北伐"、赵云、许褚、司马懿的意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