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设] 如果三国时期,吴国比蜀国早被灭

楼主: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6-02-29 20:30:43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铭言:
: ?引述《Hartmann》之铭言:
: >李靖这么评论为啥司马懿不去把诸葛亮搞定,我觉得这就是
: >问题的答案 因为他们两个对于野战主力决战的结果预想是
: >相同的所以司马懿拼命龟要把诸葛亮龟死,诸葛亮就算送女
: >衣也要把司马懿挑衅出来之前某位大德一直坚持“诸葛亮不
: >能让魏国大流血,北伐终归要失败”问题是,人家不想跟你
: >大流血,你能怎样-_-孙子说,凡打仗,你会不会被端掉,
: >决定在你自己,敌人会不会被端掉,决定在敌人当敌人决定
: >跟你两军对阵,然后就是要龟到你垮掉的时候除非敌人是个
: >无能庸才,不然的话,我看诸葛亮还是到前线去发射光束砲
: >才能搞定魏国 了
: 对方不想战不正是考验将领能力的地方,怎样引对方来战
: ,怎样迫对方出来战,都是将领早已经计算过的,尤其诸
: 葛亮更是主政者,不是临时被推出来领兵作战。一般而言
: 在自己作主动的战争是难不到等级上等的将领。
哇,真是神奇的论点,原来“上等”的将领只要想要引人出来作战就一定能够
如愿喔?
很好,照你这论点,那:
1.曹操在官渡无法逼袁绍出来决战,在汉中无法逼刘备出来决战,显然你暴民
一定觉得曹操很废了。
2.汉尼拔后期(除了马尔喀斯外)怎么引也引不出罗马军跟他打会战,显然你
暴民一定说他无能。
3.信陵君在函谷关前无法引出秦军出来跟他一战,你暴民一定认为他真是无用

你暴民要不要去战史版贴一下这个神奇论点,包你一举成名啊!
: 韩信在井陉口就能把陈余引出来,司马懿在辽水就避过公
: 孙渊主力假意攻襄平引对方出阵来攻。就是将才评价不高
: 的夏侯渊也懂得攻长离去引屯在坚城兴国的部队,一方面
: 在野战击败对方并分散兴国兵力,刘备在博望也会伪装撤
: 退引夏侯惇和于禁来攻。
1.那请问如果陈余接受李左车的建议,正面不肯出战时怎么办?韩信可是认为
这样他就很危险喔!
2.嗯,辽东是公孙渊所以司马懿可以诱出来,那如果司马懿今天遇到陆逊怎么
办?
3.或着我们直接问好了,你举的这些都成功诱出没错,那我就问你一句,你是
不是认为不管对手等级如何,只要诱不出来对方,那这个将领就是废物?
: 司马懿虽然有点兵力优势,但这优势并非是明显,守军虽
^^^^^^^^^^^^^^^^^^^^^^
你不是说孔明是“以大欺小”、“有优势”吗?怎么这边又说司马懿有“兵力
优势”?可不可以统一一下说法,你搞的我好乱啊~
: 然兼顾的地方多,兵力会被分散,真要打兵力优势更不明
: 显。可用兵力可能没有倍于诸葛亮,一方面魏国并没有十
: 倍蜀汉的资源,实际只有五倍,重点在防吴,应付蜀汉的
: 资源实有限。
1.你的意思是,魏国的兵力优势不明显?奇怪,不管当代人还是后世人,都没人
这么认为耶,魏军第一线的将兵甚至还很想出去跟蜀军一战啊。
2.魏国是没有蜀汉10倍的资源我同意,但这样就不算享有优势喔?这么神奇,袁
绍也没有曹操10倍的优势啊,甚至有没有5倍也是问题,但是怎么曹操一点都
不觉得轻松,而沮授、田丰一直要袁绍用资源拖垮曹操?
: >退一步说,就算战果有浮夸好了,请问你要怎么解释司马懿
: >之后龟起来的举动?奇怪打诸葛瑾不龟、打孟达也不龟、打
: >公孙渊也不龟、后期救樊城以及打诸葛恪也不龟、镇压王凌
: >也不龟,司马懿一生征战,从来都是积极取攻势,唯一例外
: >就只有跟孔明对阵时,你要怎么解释,难道你要说刚好司马
: >懿那时候是一个乌龟爱好者?
: 面对敌军气盛,任何军事家都强调要先避,让时间消耗掉
: 对方的士气后才出手。司马懿又没有任何压力需要弃自己
: 的优势与诸葛亮硬拼。
1.我不反对消耗,但是说好的“出˙手˙呢”?
2.司马懿没压力是运气好碰到好老板曹叡,大多数情况下可没这么好命,李牧、
高仙芝、哥舒翰、廉颇、封常清、袁崇焕的例子还不够鲜明吗?
: 打孟达粮不足自不能龟,打公孙渊可一样有等待时机,不
: 是光积极取攻势,整个过程指挥之灵活远超诸葛亮。对王
但最后都有出手,那对孔明说好的“出˙手˙呢”?
: 凌、诸葛瑾、诸葛恪都有绝对优势,还有理由要龟,加上
: 有时候环境上也不利久战如对诸葛瑾就有提及南方暑溼,
: 不利久战。
喔,你也知道有优势所以不龟嘛,那我还是问为什么对孔明就要龟?
是你说孔明无能耶!
对于这些人司马懿有优势就不龟,怎么对上你眼中无能的孔明就在龟呢?
你说要龟等时机再出手,可以呀,但说好的“出˙手˙呢”?
我觉得司马懿龟很合理,理由是孔明是变态级的强,啊你一直说孔明很弱
,那为什么司马懿始终没有“出˙手˙呢”?
: 面对诸葛亮这进攻方,完全没有本事进据任何司马懿必救
: 的据点,守方的司马懿又何需要急。战争应该无人是盲目
: 积极取攻势,这是只有在形势对自己有利才会发生。
1.曹操在汉中也没办法进据刘备必救的据点,怎么办,曹操跟你认为无能
的孔明一样耶!
2.“战争应该无人是盲目积极取攻势,这是只有在形势对自己有利才会发
生”这话说的对极了!所以你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司马懿一直没有取攻
势,就是因为他认为取攻势对他不利?奇怪了,孔明不是很无能吗?怎
么取攻势会不利呢?
: >今天守城的人换成孔明或陆逊,我就等著看司马懿敢不敢急
: >攻。
: 善战者,知己知彼,怎会有不理对手只有一招,对付有孔
: 明或陆逊守城的城池,怎会有人带少量粮食就想去打。真
: 的自己笨就以为其他人也是蠢人。
“对付有孔明或陆逊守城的城池,怎会有人带少量粮食就想去打”,所以你
的意思是孔明很难打喽?可是你又一直说孔明无能啊?到底暴民先生你是觉
得孔明有能还是无能啊,你搞得我好乱啊~
: >原来攻击方握有主动权就一定是“以大欺小”喔,太了不起
: >了,这真是无比神奇的见解,想来朱隶、项羽、亚历山大、
: >汉尼拔、贝利撒留听到这么神奇的见解,一定会震惊的发现
: >原来他们是“以大欺小”啊~
: 其他名将有本事以寡敌众,自然不一定需要以人多才敢去战
: ,诸葛亮不是这个等级,光看他出战都肯定不会是冲向敌军
: 比自己多的战场。再计一计,关右总人口可能不到蜀汉一半
: ,战争早期如果没有人多欺人少,不相信诸葛亮会出战。
1.等等,这边的原话是你说:“蜀方是攻军,主动权在手,不论蜀军攻陇右或
关中,都是以大欺小”。
我回应:“原来攻击方握有主动权就一定是以大欺小喔”。
啊你现在回这是什么?有本事以寡击众的名将,那他本身还是“寡”啊,那
是要怎么“以大欺小”?
2.正常的将领在条件可能的时候,都会希望自己能以众击寡,谁会整天希望自
己以寡击众啊,曹操自从官渡之后有条件了,你何时看到他以寡击众了?
3.蜀军能动员的兵力比不上魏国,照你的说法,那孔明应该不敢北伐啊,那我
们看到的史料是啥?
4.奇怪,为什么要拿潼关以西去比蜀汉全国,要对等比较的话,应该是拿汉中
去比潼关以西啊。为什么蜀汉就可以全国,魏国就只能潼关以西?
: >1.他两万何时准备完成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为何要专门准
: >备两万机动兵力?他的传记上也写的很白:因为:“每"
: >诸葛亮"入寇 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
: >机” 所以:“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
: >所以2万机动兵力是专门用来针对谁的,看来是写得很明
: >白啊。
: >2.然后他的传记上说成效呢:“……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
: >贼有备矣。”,如果要针对的对象都死了才完成,那不可
: >能会这样写。
: 这样的说话在诸葛亮死后才讲也通,因应诸葛亮死后,关
: 右的压力减退,大将军也不屯关右,建议派遣两万部队作
: 应变部队是有可能,这部队是讨贼之备。
: 晋书你都不信,现在又拿来当宝。
1.再贴一次:
因为:“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
所以:“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
前提是"诸葛亮"进攻,边防军打不过,必须靠中央军精锐支援,所以才
预选2万人专责支援西线对抗诸葛亮。
啊那诸葛亮都死了,还要准备这2万人干啥?
你自己都说“因应诸葛亮死后,关右的压力减退,大将军也不屯关右”,
那准备这2万人是要应变啥?跟空气应变喔?
2.“因应诸葛亮死后,关右的压力减退”,所以你也承认孔明造成关右
严重的压力了?啊可是你不是说孔明很无能,那怎么会有压力呢~
3.我啥时说过我不信晋书了?今天我们看史料,当然要多方比较思考,判断
里面记录的内容是否可采信,特别是不同史料讲述同一件事,但内容截然
相反的时候。
为什么采信卤城之战司马懿被电(汉晋春秋说法),因为在这里它的纪录
内容显然比晋书宣帝本纪要合理啊!不然你要采信宣帝本纪也行,那你解
释一下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多么料敌如神、勇于会战:“亮虑多决少,必
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
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
俘斩万计。”,一整个威啊~
然后第五次北伐怎么就一整个缩起来:“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
,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咦,一样侨军远寇,第四次北伐就可以急
战,第五次北伐就不可以,难道这地形还会伸缩自如不成?)
“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
,乃遣骨鲠臣衞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
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初,蜀将姜维闻毗来,谓亮曰:‘辛毗杖节
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
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怎么办,晋书自己都记录“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
而请战邪!”)
怎么同一个司马懿差这么多,还是你要告诉我们司马懿其实有双重人格?
: >邓艾说的背景是姜维刚取得洮西大捷,魏国一次被歼灭“数
: >万人”,当然担心,要是没有洮西之败呢?我可从没看过在
: >洮西之战前魏方担心自己兵力输给蜀军的纪录!
: 洮西大捷你以为真的有“数万人”被歼灭?这一战的水分恐
: 怕比司马懿俘斩万计更高,一个雍州刺史王经怎样可能有这
: 样大的兵力可以指挥。王经所在的陇右人口可以不到十万。
《魏志˙齐王芳本纪》:
“八月辛亥,蜀大将军姜维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经与战洮西,经大败,还保狄道城。
辛未,以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遣太尉司马
孚为后继。……甲辰,姜维退还。冬十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
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
,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湣,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二护军各
部大吏慰恤其门户,无差赋役一年;其力战死事者,皆如旧科,勿有所漏。””
“十一月甲午,以陇右四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
,皆特赦之。癸丑,诏曰:“往者洮西之战,将吏士民或临陈战亡,或沈溺洮水,骸
骨不收,弃于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
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
《魏志˙邓艾传》:
““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今以策言之
,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
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
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
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
嗯,洮西大捷水分很高,高到魏方一接到败报,马上紧急调邓艾去支援陈泰,这样还
担心不够,后来又调司马孚继续增援,然后在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连下两道诏
书抚慰将士(连石亭或东关大败都还没这样做),承认“将士死亡,计以千数”、“
将吏士民或临陈战亡,或沈溺洮水,骸骨不收,弃于原野”,邓艾也说“非小失也”
、“破军杀将,仓廪空虚”、“我有虚弱之实”,这水分真是太高了~
: 陈寿提及数万实际没有还有刘备入川,陈寿记是刘备将数万
: 人入川,但明显记载在涪城得到刘璋增兵,再加上督白水军
: 后才有兵力三万余人,白水军是原应对张鲁的主力,相信一
: 两万人应会有,刘璋增兵刘备的记录,怎样看至少都有四千
: ,刘备带的可能只万人而非数万人。
: 可以见到兵少的记载主要在指挥官又有本传,刚好邓艾负责
: 的陇右本身地方好少又偏远。看其即使官拜安西将军、兼领
: 领护东羌校尉,应配有部分中央军在手,要与蜀汉主力对攻
: 是有难度。段谷之战的实际蜀汉丧失只有千余,邓艾本传有
: 升官时的诏书可证,对外报捷文书称杀敌万计。另有关王经
: 战败的相关诏书是将士死亡计以千数。
: 数千人是合理数字,数万人可能报捷文书是这样讲,这样的
: 损失数字怎样会影响到陇右地区的兵力平衡,而且调入的邓
: 艾可是有军号有兵的安西将军。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2-29 20:51:00
官渡,曹操还打了个内线作战, 汉中, 是不得不出,和亮兄相比如何?
作者: CVChang (CVC)   2016-02-29 21:18:00
推司马孚传都写明"诸葛亮"入寇,对照司马懿传遣冀州农丁屯上邽跟中军预选步骑备战,明显是检讨231年失利的对策另暴民评卤城战役"参战主将本传都没有记载有这等战功"照这逻辑司马懿"攻拔其围"、"斩俘万计"不也是?三国志诸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6-02-29 21:38:00
先作简单回应,明明官渡或汉中也好,曹操都是被欺负的角色,这时候有得他可以选择吗?真的连讨论重点也掌握不到。
作者: CVChang (CVC)   2016-02-29 21:48:00
传甚至有反证,以暴民兄在这议题浸淫甚久不可能不知吧洮西之战曹魏官方承认计以千数,可见数字不会低于数千当时惯例以一报十,姜维传数万就算灌水也只符合惯例更何况以曹魏官方下诏跟处置方式不会只是小败,至于司马懿"斩俘万计"蜀汉史料没有,曹魏官方跟参战主将本传也没但不知暴民兄认为姜维传灌水胜于宣帝纪有何根据?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2-29 23:02:00
哇....起火了囉. 已经要拗官渡是曹操去打袁绍的囉.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6-02-29 23:04:00
我指出的也正是损失数千,以曹魏一个有超过四十万常备兵的的主力部队可以改屯扶风、长安,只要安心防御魏军来就可以上一行搬错国家,损失几千人一年后还补不回来是不可能,按理邓艾带过来的兵力已经超越原先损失的。讲灌水胜于宣帝纪只是强调数量,夸大九倍是一样,就假设是四千损失,数量上九千与三万六就对一样战区而言,完全是两回事。曹操是自己想来汉中吗?汉中守军被困,曹操才不得而自己带来兵救,这完全是被迫进行的战争,不是曹操已经计算内的战争,曹操如何回天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16-03-01 09:03:00
汉中是刘备主打夏侯渊这支过于出头的孤军吧? 反而阻扰武都方面的曹军,刘备军是一整个失败不是?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6-03-03 00:06:00
不需要什么精明的军事家都知当曹操进入汉中时,这场战争已经是死局,刘备已经占有地利,继续留在汉中的风险越来越大,不然曹操怎会弃守汉中而去。理据空洞怎样玩文字游戏也救不回的。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3-03 11:35:00
差别在曹操除了赤壁汉中之败 有无数战绩证明其实力 诸葛亮的非凡政绩反而凸显其军事面乏善可陈曹操的对手之所以无能 是因为曹操把无数对手电爆所以结果论对手是无能 反之诸葛亮搞不定曹真司马懿 证明诸葛亮与曹真司马懿程度相当
作者: want150 (张氏的大号令)   2016-03-03 12:05:00
这样的话,诸葛亮个人的军事能力与曹真司马懿相当这是不错的评价吧,但军事成就又逊于曹操,这样来看的话推论可能是曹操比司马懿曹真诸葛亮都强但如不认为曹操有比曹真司马懿强的话,则两个人军事成就的落差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而非个人军事能力有异但不管怎么说都得不出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差的推论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3-03 12:21:00
从没人说诸葛亮“很差”啊?我还想说考虑攻难守易 对诸葛亮评价还可比曹真司马懿高些 只是完全被曹操比下去 也不如其他时代功绩显赫的英杰我看诸葛亮治国比管萧 治军是治国的延长 战争不如韩信曹操 这绝不是“很差”
作者: ColdP (......)   2016-03-03 13:23:00
其实这次讨论串的根源是这篇#1MlVO-Rf .......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6-03-03 22:25:00
又不是没有提过你,还在讲什么不包容诸葛亮,诸葛亮明明就是自己主动开战,时间、战场都是自己的选择,打仗打到自己缺粮撤退,这已经显示作战计划有问题,作战没有达成目的,已经是输,过程中又没有特出表现。这两场两人都输,作为攻方的诸葛亮显然问题出得更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