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奥运马拉松故事5-神秘人赢1976奥运马拉松

楼主: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1-08-11 21:23:07
奥运马拉松故事5-1976蒙特娄奥运-神秘人赢得马拉松冠军
图文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7212
时间:July 31 1976 17:30
路线:起终点Olympic Stadium,路线中段经过Mount Royal 皇家山,
Montreal蒙特娄市正是因此山而命名。
一般马拉松路线不会安排这样的爬坡路段,
传闻会安排此路线,主因加拿大选手Jerome Drayton擅长爬坡,
刻意制造给他的地主优势。
67人出赛,选手来自36国,有60人完赛。
当时纪录
世界纪录 Derek Clayton (AUS) 2:08:33.6 Antwerp, Belgium 30 May 1969
奥运纪录 Abebe Bikila (ETH)  2:12:11.2 Tokyo, Japan 21 October 1964
赛前没没无闻的东德选手Waldemar Cierpinski,
以破奥运纪录的成绩(2:09:55),拿下金牌,也是德国奥运史上首面马拉松奖牌;
前四名都打破了Abebe在1964年东京奥运创下的奥运纪录。
上届冠军Frank Shorter原本最被看好,
他已连续赢得1971~1974年的日本福冈马拉松(当时世界顶级赛事);
另一位竞争者是同胞Bill Rodgers,
他刚以2:09:55破场地纪录的成绩,赢得1975 波士顿马拉松。
其他看好的选手还有来自加拿大Jerome Drayton(1975福冈马拉松优胜)、
日本宇佐美 彰朗、宗 茂等人。
还有一位备受瞩目的选手,是来自芬兰的Lasse Viren。
Lasse Viren在最后一刻决定报名参赛,过去他从未跑过马拉松,
但他已经赢得1972、1976 连两届奥运会的5000与10000公尺四面金牌,
这次想要复制捷克名将Emil Zatopek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所创下,
于同届奥运三个不同长距离项目皆获金牌的壮举。
比赛开始,当天温暖但有乌云,从起跑时的阴天,到后来持续地降雨。
前半段呈现多位跑者大集团的方式前进。
10K时,领先集团配速为30:48,集团大约有20人。
不久开始下雨,路边观众大多喊着地主选手Drayton,
以及两位美国选手Shorter、Rodgers的名字,
Cierpinski默默地跑在领先群中。
过半程后时,集团剩下Shorter、Rodgers、Viren、Drayton、Cierpinski等九人。
23~25K,上届金牌Frank Shorter开始加速挣脱,
此时领先群中,只有Cierpinski随之跟上;
两人共跑至30K左右,期间Shorter不断寻求突破,但Cierpinski总是能跟上;
当33~34K Shorter再次突破失败时,
这时换Cierpinski展开进攻,Shorter无法做出回应,
Cierpinski自此独居领先,且逐渐拉开距离;
这时Shorter还不确定跑在他前面的人究竟是谁,
只觉得他长得像本届万米银牌-来自葡萄牙的Carlos Lopes。
最后Cierpinski 2:09:55完赛,以51秒的差距赢得比赛。
美国Frank Shorter (2:10:45)、比利时Karel Lismont (2:11:12)
分获银牌与铜牌(较上届各退一名),
也成为第三、第四位获得两面奥运马拉松奖牌的跑者。
(前两位皆来自埃塞俄比亚-Abebe Bikila两金(1960 & 1964)、
Mamo Wolde一金一铜(1968 & 1972)。
而想挑战单届奥运三金的芬兰Lasse Viren,以2:13:10第五名完赛,
表现并不差,只能说是前四名表现太好(皆打破奥运纪录)。
第四名为美国另一位选手Don Kardong(2:11:15),
而赛前看好的Bill Rogers,后段因腿后腱的伤势影响,仅以40th (2:25:14)完赛。
看到这边,大家可能会纳闷,
已连续四届站上奥运马拉松颁奖台的埃塞俄比亚选手呢?
怎么在领先群都不见人影?
答案竟是东非国家杯葛本届奥运,根本无人出赛。
1976年蒙特娄奥运会,
包含埃塞俄比亚在内的22个非洲国家,联合抵制参加;
其原因在于抗议大会不愿禁止新西兰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
而抗议的理由是新西兰橄榄球队到有种族主义的南非进行交流,
惹恼了非洲其他国家。(有趣的是橄榄球当时根本不在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
中华民国代表队在这届也未参赛,
原因是时任加拿大总理杜鲁道要求代表团以“台湾”队名义参赛,
遭中华民国政府拒绝,在沟通无效后代表团于7月16日宣布退出本届夏季奥运会。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运动员的悲歌吧!
幕后花絮:
*Waldemar Cierpinski通过终点时,因看着圈数指示牌显示1,
加上没有裁判示意他停下来,于是他误以为比赛还没结束,
在力竭的状况下又多跑了一圈,直到看到Frank Shorter停在终点处等他,
给他祝贺,他才确定他已拿下奥运金牌。
*Cierpinski是继Abebe Bikila之后,卫冕奥运马拉松的好手,
但受瞩目的程度却远低于Abebe,主因有两个:
其一因他代表东德出赛,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Cierpinski有使用禁药,
但那个时期,东德确实是以国家之力,提供禁药给运动员来提升表现,
加上他过去又是个默默无名的马拉松跑者,很难不让人有这联想;
另一个原因则是76蒙特娄、80莫斯科两届奥运会,有许多国家抵制未参赛,
导致Cierpinski马拉松金牌的连霸纪录似乎不是那么真材实料。
*Frank Shorter与Nike-
Nike公司的前身是Blue Ribbon Sports(蓝缎带)公司,于1972年正式成立。
其在1973年与美国传奇跑者(当时2000M~10000M纪录保持人) Steve Prefontaine合作,
是Nike公司第一位签约的田径运动员。
1975年五月,普雷在一场赛后派对后,开车载Shorter回到家,
之后竟发生意外身亡,年仅24岁。
1976年美国奥运资格赛,一万米的前三名都穿着Nike跑鞋,包含Shorter,
这对一家刚起步的跑步公司来说,是莫大的机会与鼓舞。
几个月后的蒙特娄奥运会,将是Nike华丽登场的舞台,
Nike看好Shorter可能卫冕奥运马拉松,投入许多资金在他身上,
期待透过他在奥运马拉松的赛场上,展示给全球观众,提升品牌知名度。
他是继Prefontaine后,Nike签下的第二位知名田径运动员。
但当马拉松起跑枪声响起,Shorter脚上穿的竟是竞争对手虎牌的鞋子,
Nike创办人Phil Knight在Shoe Dog一书中写到,
他直到现在都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Shorter在开跑前暖身区,突然觉得Nike为他订制的鞋子穿起来很松、
甚至有鞋垫脱离的状况,紧急请在旁的美国队竞走教练回到选手村,
取来他的备用鞋;当他换上这双鞋时,距离开跑仅剩五分钟。
Knight回忆说,看样子Shorter认定为他订制的Nike很脆弱,无法撑完全程马拉松,
即使在测试、训练阶段是这样完美;
这或许是焦虑,也或许是迷信,Shorter想用以前一直在用的东西;
Knight认为跑者在这方面的执著很可笑,无论如何,Nike当时是被拒绝了。
所幸,这样的拒绝越来越少,Shorter也没拿到金牌。
*蒙特娄奥运结束12周后,纽约马拉松赛事总监Fred Lebow决定,
将原本在中央公园绕圈的纽约马拉松赛事,改为穿越城市五个行政区的路线。
而这一决定,也改变了纽约马拉松的历史,成了最高国际标准的赛事之一,
也带来70年代的马拉松热潮。
*1976蒙特娄奥运纪录片连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0pBGGfeUA
作者: Rhomboid (维尼)   2021-08-11 21:40:00
体育归体育 政治归政治 1976年为何要在乎名字呢?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1-08-12 21:52:00
感谢整理。另外,一楼是真的不懂、还是在“反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