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日期:2016.07.10
乘坐车次:4626次区间车 (2016年台湾国际热气球嘉年华加班车)
行驶区间:池 上→台 东 (顺行)
乘坐区间:池 上→台 东
乘坐车厢:45EM 540
列车编组:(顺行端)
45EMC540-45EP 540-45ET 540-45EM 540
(逆行端)
列车吨数:45*4=180吨
牵引种别:EMU
乘坐座位:45EM 540的海侧座椅
记录最小单位:01秒
准误点计算方式:0.3分,秒数部分00~07秒算.0分。
08~22秒算.3分。
23~37秒算.5分。
38~52秒算.8分。
53~59秒算下一分的.0分。
记录方式: 1.“到”为列车完全停止,“开”为列车开始前进。
2.“停”为不办客运之运转停车。
3.“通”为本人所在位置通过站房的时刻。
跨站式站房、高架化及地下化车站为通过月台8车号码牌(灯)
或其他相对位置的时刻。
若无站房则为通过月台出口的时刻。
4.“X”为于非单线区间之两站间交会对向列车。
“交会”为于单线区间之站内交会对向列车通过或到站。
“待避”为于单线区间及非单线区间之站内等待同向列车通过或开车。
池 上 17:46:04开(1A)(准 点)
海 端 17:52:37到( 1)(早 0.5分) 交会435次、437次、441次、5259次
435次通过站内2股(18:09:40)、
437次通过站内2股(18:15:13)、
441次通过站内2股(18:18:46)
18:22:04开 (晚25.0分) 5259次通过站内2股(18:21:44)
关 山 18:29:09到( 1)(晚25.8分) 8717次停于2A月台交会(18:30:43开)、
4647次停于2B月台交会
交会611次、443次
611次进2A月台(18:38:18到,18:51:10开)、
18:54:53开 (晚47.0分) 443次通过2A月台(18:54:49)
瑞 和 19:02:07到( 1)(晚48.0分)
19:02:38开 (晚46.8分)
瑞 源 19:05:38到(1A)(晚46.3分) 445次停于1B月台交会(19:06:12开)
19:06:16开 (晚39.8分)
鹿 野 19:11:51到(2A)(晚38.8分)
19:12:24开 (晚36.5分)
山 里 19:18:55到(2B)(晚37.5分)
19:19:33开 (晚36.5分)
列车行驶东正线至台东
X317次(19:23:16)
台 东 19:27:51到(1A)(晚36.8分) 655次停于1B月台
1.单线区间:池上-山里。
慢行路段: 1.池上-海端间路线/K117+750~850/105.06.07 即时起/时速100公里/
路基下陷致轨道方向不整指定慢行/105.06.07(211)
2.瑞源站三股/K135+635=735/105.07.08 即时起~105.07.11 24:00/
时速40公里/尼伯特台风指定慢行/105.06.23(207)
乘后心得:
搭了去程的4625次,当然也就顺便搭一下回程的4626次。
这天下午花东线的误点连锁影响就已经很严重了,傍晚的 435次又在台东就晚了将
近 1小时发车,再加上加开了5259次与8717次两班救灾专车,使得该时段的站站停区间
车几乎就变成了现时刻运转的货物列车一般,4626次也不例外,在海端和关山都停车快
半小时,不过至少4626次关山开车后就再也没有被抓下来等待交会或待避,最终是晚了
约37分钟抵达台东。
顺道一提,笔者后来有用列车动态查询系统查询各级列车动态,发现相较起来,调
度员对4626次已经算很友善了,因为当天花东线傍晚至晚上发车的区间车除了4658次到
终点仅晚10几分钟以外,其他班区间车到达终点都误点超过 1小时,当中应该以4647次
最惨重,光是在关山就停了超过 1小时,最后也晚了近 100分钟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