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我曾在与不曾在的远流(下)/果子离

楼主: pushking (推王)   2016-07-01 11:04:31
Readmoo
【果子离群索书】我曾在与不曾在的远流(下)
2016-06-30
麦田出版社成立之初,某一天唐诺看着同事名册,低头不语,忽焉叹道,麦田员工连大学
都没毕业的占了几分之几多,“江山如此,麦田焉能不亡?”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的。麦田主力人马多来自远流,也承袭远流唯才是用的精神,学历不是
首要条件。很早就听说远流企画部某某某只有国中毕业,编辑部的谁谁谁大学没念完,但
都是一流人才,也是一级战将。
反观我前东家,老板每以编辑同仁多硕博士为傲。我这部门特别多出身自研究所的同事,
因为历史工具书需要专业背景,应征者若有相关学历,优先录用。但有些人仍然在学,对
编辑工作,或无经验,或无热情,来上班只为打工赚钱,精神心力摆在学业上。
例如某位困仙,常来补眠。公司还算自由,趴睡没人管,问题在于,瞌睡之余,进度要兼
顾。此困仙小老弟往往睡过头,耽误了工作。有一次,该整理的稿件几十页,竟然原封不
动,就交出来。我看到火冒三丈,拍案大骂,虽未指名道姓,同事们私下打听,知道谁惹
了祸。此后困仙看到我像老鼠见到猫,避之惟恐不及,不久便离职了。
走了困仙,来了混仙。混仙是文史博士,惊动了学历崇拜症的某高层,直说要让他当总编
辑,幸经阻止,他还是从基层干起。混仙一周有两个下午神隐不见,直到下班前半小时赶
回来打卡下班,没人知道他去哪里。后经约谈,原来此君在世新兼课,来去就是一个下午
。后来他也离职了。
编辑是专业,不是拥有学历便能上手。远流的编辑群,大大小小都具备专业能力,我清楚
,这是我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可惜事与愿违,情形已于前篇述及。事后,詹宏志要我直接
与老板王荣文连络。王荣文对《台湾历史辞典》稍感兴趣,希望我先拟出目录大纲。
两周后我带着拟好的辞典条目,拜访王荣文。在会谈中,他的语气颇有犹疑、不安。而那
天,我记得很清楚,“台湾馆”编辑室耗工许久,《深度旅游手册》系列打头阵的《淡水
》印制出来了,书送进会议室来,一看就知道是金鼎奖等级的著作。王老板掩不住得意神
色说,出版这种书,就算不赚钱也值得。
王荣文告诉我,让他考虑几天,若要做这案子,会打电话给我。“但你不要等电话,做你
想做的事,我若知道你在等电话,我压力会很大。”那时,波湾战争爆发不久,全球经济
不景气,很多出版社都在裁员,远流以逢缺不补为因应原则。我心里明白,这通电话,和
之前那通一样,不会响起。
跫音不响,三月的柳絮不飞,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我转型为作者,编辑不干了。但此后
有几次机会来敲门。先是周浩正来电,说要创办新杂志,问我意愿。那时书市看好,版税
尚可度日,在家工作又自由自在,我哪愿回去当上班族?
后来又有吴兴文找我去编日常用语工具书。他知道我不想窝在公司里,说,有时可以出外
查资料什么的,不用一直待在办公室里。殊不知我要的,是偶尔来公司一趟,而不是偶尔
离开公司一下。
几回我都没答应,这种感觉,很像被退婚后,就不想再嫁了。
最后一次,是几年前,黄验接下官方《百年风华》出版案,想到我有此类编书经验,游说
我出马。我心有顾忌,不敢答应。后来他另寻得到编辑老手,挑负大担,完成使命。这个
案子工程浩大,又牵涉到公家机关,内外交迫,非常人所能为,幸好我自知藏拙,否则身
败名裂,死得难看。
时光一年一年过去,某日我在午睡,蒙眬间电话响起,居然是从远流退休多年的周浩正。
他多年来于网络上撰写系列“编辑心法”,在两岸出版界广为流传,他举例不免以远流为
主,也多次谈及詹宏志。在电话中他谈到写作“编辑心法”诸事,突然说出让我惊讶的话
,他说他写这么多篇,目的只有一个:还詹宏志一个公道。
周浩正说,与詹宏志共事期间,对詹宏志诸多非常前进的想法不以为然,事隔多年回头检
验,发现詹以前观点是正确的。所以他要撰文还詹宏志公道。
我听完,又睡去,醒来觉得像做了一个梦。我回想起詹宏志开启的我与远流相关的编辑梦
,而这梦是圆不了的了。只是世间事,本来就圆满少,缺角多。像梦一样。
※专栏内容为作家个人创作,不代表本站立场
https://news.readmoo.com/2016/06/30/giff160630-ylib-02/
作者: csss22221041 (没暱称)   2016-07-06 17:03:00
出版业工作几乎都很低薪,所以低薪大多只能请到猴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