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croXD (XD)》之铭言:
: 3.这次并不只是单纯让同志可以结婚里面还包裹了让“同性配偶”可以收养小孩的修正法
: 条
: 而尤美女说贴所举的例子国外早有受样本比例不准确的质疑,目前尚无亚洲地区与我国的
: 实证资料,国外的研究也指出被收养人可能面临性别角色及称谓定义上的混乱,可能把双
: 亲作为榜样而影响性别认同、人格发展与角色定位等,不利子女的成长。而根据历年卫福
: 部资料gay远超异性恋的吸毒比例是另人忧心的,收养前一年刻意不碰毒或著理光头就算
: 验头发也验不到。
美国儿科医学会支持同性家庭的声明: https://goo.gl/MqmGmi
跟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关的是家庭是否和睦、双亲关系是否稳定、社会经济支持是否足够,
跟双亲性别/性倾向没有关系
学会对于促进同性双亲家庭儿童健康发展的建议: https://goo.gl/klJ8Hc
。婚姻平权;让彼此相爱而愿意缔结稳固关系的同性伴侣,能够平等享有法律的保障与制
度福利,进一步可以给予儿童稳固而安全的环境
。承认伴侣共同收养或是收养另一方子女的权利,不因性倾向而有差异
。对于困境中的儿童提供适当寄养家庭,不因家长性倾向而有差异
美国精神学会对同性双亲的文献回顾整理: https://goo.gl/CXozo
学会支持同性婚姻的声明: https://goo.gl/CX4WzN
美国精神学会的建议也差不多,可以进入婚姻关系的双亲,比较容易提供稳固的家庭结构
,对儿少发展是比较好的,同性异性皆然
研究同时发现,女同双亲养育出来的女儿相较于异性双亲的女儿,比较被鼓励从事医师、
律师、科学家(传统认为较男性化的职业),而女同双亲养育出来的男生个性会较温柔、
较无攻击性。同性家庭的小孩性别气质或者会与异性双亲有歧异,但这并不是缺点
而同性双亲小孩的性心理发展 (包含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性倾向) 与个人心理发展 (性
心理发展之外的自我认知、人格与行为发展) 与异性双亲小孩无异
要讨论同性家庭与收养的关系,麻烦拿正式的资料出来,而不是自嗨式的质疑或危言耸听
的恐吓
请问,支持你论点的文献在哪里
: 部分内容出自:
: 同性伴侣法对比改民法对社会的冲击Q&A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9570852.A.DD3.html
既然提到这个,顺便看一下
: 在这些国际人权公约中,婚姻仅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有人曾经对此提出诉讼,挑战国家不
: 容同性婚姻的法律有否违反人权公约中婚姻的权利,在Joslin v. New Zealand这案例中
: ,[1]一对新西兰的女同性恋者,不服当地法院拒绝她们同性婚姻的申请,并指明“《婚
: 姻法》将婚姻限于男女之间,这并不构成歧视”(2.4,判词段落,下同),[2]这对女同
: 性恋者因而上诉到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会在2002年7月17日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国际公约》(ICCPR)作出解释,指出公约所指的婚姻权利仅限于一男一女的自愿结合
Joslin v. New Zealand 陈年旧案 (2002) 已经有人解释过了,以下引用自许秀雯律师:
世界人权宣言是 1946 年左右起草,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其后两公约内容乃依据世
界人权宣言为基础进一步写就,一个有意义的参照是,美国金赛博士的性学报告(Kinsey
Reports) 差不多在相近的时期出版,旋即引发舆论哗然,主要因为这个首开先河、规模
庞大的学术研究,公开讨论并处理的是被当时美国社会大众仍视为绝大禁忌的“性”以及
“性倾向”议题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与脉络下,我们不难理解何以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两公约这三份极
为重要的国际人权法文件完全没有使用诸如“性倾向”、“性别认同”等字眼
: 此外,也有人向欧洲人权法庭提出相关诉讼,挑战《欧洲人权公约》对“婚姻权利”的解
: 释,例如2010年崔克与托夫诉奥地利案(Schalk and Kopf vs. Austria, no. 30141/04)
: ,[3]但最后通通败诉,法庭解释同性婚姻并非《欧洲人权公约》所包括的基本人权。
: 2014年,在H鄝鄟鄜nen v. Finland一案中,[4]欧洲人权法庭再次肯定欧盟成员国可自行
: 决定是否制度化同性婚姻。
: 这些事例表明同性婚姻在国际社会之间,并没有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项目。
欧洲人权法庭对于这些申诉案件的简单报告: https://goo.gl/3B5zYH
Chapin and Charpentier v. France (2016)
人权法庭认为此案没有违反第 12 (结婚权) + 14 (禁止歧视) 章节,也没有违反第 8 (
尊重个人与家庭生活) + 14 章节
原因已在 Schalk and Kopf v. Austria (2010) 跟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2015
) 叙明,本案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让法庭改判的理由
所以要讨论这个案子,要先回头看一下前案
Schalk and Kopf v. Austria (2010)
Schalk and Kopf 的婚姻于 2002 年被奥地利法庭撤销,于是告上人权法庭。这边要知道
的是,奥地利于 2009 年通过同性伴侣法,给予同性伴侣等同于婚姻的保障,所以人权法
庭在 2010 年宣判,本案并没有违反第 8 (婚姻权)、12 (尊重个人及家庭生活 )、14 (
禁止歧视) 章节。原因是因为原告在奥地利已经享有与异性伴侣相同的家庭生活模式,而
人权法庭无法强迫缔约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但是政府仍应妥善的应对此类需求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2015)
三对同性伴侣控告意大利政府无法提供婚姻或同等保障的公民结合权力,人权法庭判定义
大利政府违反第 8 章,裁示必须提供与婚姻对等的伴侣制度
看完这两案,再回到 Chapin 于 2004 控告法国一案,因为法国已经在 2013 年通过同性
婚姻,此案已经有结婚自由,所以败诉
人权法庭的意思很清楚,婚姻是基本人权,而对于同性伴侣,国家必须提供婚姻或同等保
障的法定制度
另外从尤美女询答可以知道,例如德国宪法规定婚姻必须是一男一女,而因为德国是刚性
宪法不得修改,只好另立同性伴侣法;但是另立特别法产生诸多伴侣法保障未等同于婚姻
的诉讼,所以德国政府只好多成立行政部门,专门研究伴侣法是否与婚姻有歧异,浪费更
多资源;同性异性一体适用民法是相对简单的做法
: 3.直接改民法让同志可收养无血缘关系小孩对小孩没影响,不关社会的事
: 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琼‧卢比(Joa
: n Luby)发表在《美国国家科
: 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母亲
: 对孩子投入关爱可以改变他们
: 大脑海马体的大小。海马体是一个重要的大脑区域,与学习、记忆和应激反应有关。
给的资料太少,无法查出原论文是怎样的研究
: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
: niversity)神经科学学家迈克尔‧米尼教授
: (Michael Meaney)和他的同
: 行们对实验室里出生成长的成
: 年大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
: ,得到母亲爱抚较少的那些老
: 鼠,长大以后往往对陌生环境
: 充满警惧;相反,充满母爱的母亲更容易养育出勇敢、无畏的后代。
: 米尼教授和他的同行们深入实
: 验大鼠的脑细胞发现,母亲的
: 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
: 改变了子女体内一种控制大脑
: 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
: 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体
: 长出更多的压力受体,减少身
: 体对压力的反应。实验还显示,这种基因变化是持久的,甚至可以遗传给后代。
这一段看起来是这篇: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48437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global effect of early-life
experience on the hippocampal transcripto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ess-mediated behaviors in the offspring and whether such effects were
reversible in adulthoo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arly-life experience has a stable and broad effect
on the hippocampal transcriptome and anxiety-mediated behavior, which is
potentially reversible in adulthood.
这个研究解释了早期生活经验会影响海马体的转录受体,进而影响压力下的行为,而此影
响是可能在成年期矫正的。通篇跟婚姻型态八竿子打不著关系
: 美国科学期刊《新大西洲》(The New Atlantis)今年秋季刊针对“性向与
: 性别”(Sexuality and Gender)在长达143页的新报告结论中指出:
这本杂志并不是经过同侪审查 (Peer-Review) 的科学期刊;看一下维基百科
The journal is published in Washington, D.C. by the social conservative
advocacy group the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杂志是由保守倡议团体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发行的,再看一下此团体
The group describes itself as "dedicated to applying the Judeo-Christian
moral tradition to critical issues of public policy.
是一个为了宣扬犹太基督教道德传统的团体
不是说宗教团体就一定反科学,再让我们看一下该文章中引用的论文,原作者怎么说
Their review of sexual orientation is not up to date (A major omission is that
it neglects to cite our recent magnum opus on this topic
http://psi.sagepub.com/content/17/2/45.full.pdf+htmlf
The idea that sexual orientation is fluid has some plausibility for women, but
not for men.
该文章没有引用最新的研究报告;其结论是女性的性倾向流动是有可能的,但是男性没有
而另外看一下去年的一篇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399360
Results,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past studie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genes on pericentromeric chromosome 8 and chromosome Xq28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证据支持第 8 对染色体跟 Xq28 上有影响男性性倾向的基因
最后,不免要问一下 microXD 板友:任意剪贴论文、变造结论使其看起来支持你反同的
目地,此中理由及心态要不要先好好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