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能源政策也需要数位观点——为什么智慧电

楼主: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10-23 14:59:42
【转录来源】
数位时代
【文章标题】
能源政策也需要数位观点——为什么智慧电表在台湾窒碍难行?
【完整内文】
先进国家借由安装智慧电表,达到电力控制与管理,在台湾,也许要从数位
观点来看能源政策才能找到出路。
你能想像台湾这个岛屿,到了2015年还有部落连电力都缺乏吗?在花莲太鲁
阁砂卡当部落,目前有15户原住民居住在祖先传承之地,他们认为唯有居住
在山上才能更靠近祖灵,但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台中分会撰文指出,“
这个部落多次向台电申请供电未果,长年都不在台电送电系统的据点之中,
仅靠单薄的发电机和蜡烛进行照明,诸多不便,平地人难想像。”于是在
2014年4月,由台南社大团队筹资募款22万元,发起“送电到被台电遗忘的部
落”行动,以太阳能板让砂卡当自主发电。但屋顶太阳能其实也只能补强发
电而已,部落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中央供电系统。
被一般大众视为理所当然的电力,在这个小小部落却显得这么的难能可贵,
有些地方用电浪费,有些地方却无电可用,其实这是一种需求管理的问题。
《台湾经济研究院能源报导》就指出,“智慧电表与传统机械式电表的差异
在于它能即时提供用户用电资讯,记录电力的使用情况,未来能省去人工抄
表的工作。 智慧电表能将用电数据即时回传到台电的控制中心,除了能让台
电精确掌握广大用户的用电行为与习惯,用户也能自台电的用户网页资讯平
台取得自己的用电累积度数,透过通讯双向传输功能与电力公司沟通。 ”如
此一来,可以避免电力浪费并且把节省下来的电力输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虽然世界各国都正努力发展智慧电表,台湾的智慧电表发展却遇到瓶颈。台
湾智慧电表却仅有0.08%而已,非常的低。根据6月底台电提供的最新数据,
目前智慧电表装设家户数仅有1万户,远远落后100万户的既有目标。
点图可放大
智慧电表为何在台湾窒碍难行.jpg翁羽汝/制图
台湾智慧电表渗透率低
“目前全台1,300万个低压用电户中,装有智慧型电表(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的用户仅有1万户。”台电配电处处长王耀庭指出。
根据上面的数字计算,台湾低压用户的智慧电表市场渗透率,仅有0.08%,
相比美国,其在2014年的全国渗透率已经达到30%,韩国也有11%,日本东京
电力(TEPCO)公司渗透率也有15.97%,这个数字低得可怜。
点图可放大
智慧电表为何在台湾窒碍难行.jpg翁羽汝/制图
台电从102年开始安装智慧电表,至104年完成1万用户装设,但这1万用户是
试验用户,经过这1万户的试验后,台电还处于更改产品规格期,对于智慧电
表最终产品与通讯使用频段都还没有定案,智慧电表要大量装设还有漫漫遥
遥之路。
一切只因需求管理太落后
此外,智慧电表的安装落后也显示需求管理落后的问题。“以低压电用户(
占总用电量的40%)来说,台电到今天还是两个月手抄一次电表的作法,对比
各行各业都已经以nano second(十亿分之一秒)来竞争、国外电力公司和用
户都可以即时监看用电资讯的时代,台电实在“上古”到不可思议。”前国
策顾问、开放台电计画发起人郝明义指出。郝明义表示,高压电用户(占
60%,其中工业客户50%,大型商业客户10%)方面,台电虽说都有装智慧电表
,但是没有针对用户分类,所以与需求管理决策或内部绩效考评等攸关决策
之资讯,目前均无。也因此,台电也无法进行研究用电行为模式。
牵动大同公司翻身新机会
在各界关注下延宕多年的智慧电表议题,终于在9月有了更进一步的计画。经
济部提出“智慧电表八年计画”,一方面要以电子式电表取代机械式电表,
另一方面则从电业自由化开始,在未来八年中逐年汰旧换智慧电表,预计在
民国113年要完成300万户。
而行政院拍板定案后,也带来产业的新机会。因为智慧电表背后还牵动整个
智慧电网的大产业。工研院IEK产业情报网的报告指出,“ 2015年全球智慧
电网市场规模达674.7亿美元,相较于2014年成长19.8%, 北美、欧盟、中国
大陆、日本、韩国及澳洲为主要市场。”市场占比前三大次产业为,高压输
电系统、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及智慧电表系统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
以台湾来说,大同公司最有机会受益。大同早在1954年就开始制造电表,历
史久远,在近年积极抢进智慧电表业务,台湾第一套高、低压智慧电表基础
建设(AMI),都由大同建置的,首批民生用的低压智慧电表也是由大同制造
,除了台湾,大同还进攻海外,陆续获得国际日规、美规和欧规认证,希望
借由智慧电表改善营收不佳的状况。
不过政府计画虽如此订定,但钱从哪里来呢?技术面的问题还容易克服,真
正让台电没有动力装设智慧电表的主因是投资成本的问题。“智慧电表的投
资回报率太低了。”王耀庭指出。目前台湾每户每月人工抄表费用为5元,
1,300万用户一个月总共也才6,500万元,一年费用约为7.8亿元,但若1,300
万用户全都要装设智慧电表,那就得先花800亿元新台币,还不包括控制中心
建置与维运费用。
人工抄表成本低
台湾低廉的人工抄表成本让智慧电表装设成本显得高昂,也让台电偏安于传
统电表,没有觉察装设智慧电表的急迫性。而台湾低廉的电价也让民众对节
电节能相对无感,若无补贴,一般民众没有装设智慧电表的需求。一般家庭
装设之后,每年可节省约数百元的电费,但一个智慧电表就要价3千元到5千
元新台币,让民众自行掏腰包装设的意愿极低。
“我认为政府应该要出钱“补贴”解决这个问题。旧政府没有谈到补贴议题
,新政府目前也没有规划。” 台湾智慧型电网产业协会理事长,同时也是能
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智慧电网主轴召集人林法正建议,经济部可以编列专案补
贴智慧电表,就像政府补贴智慧家电选购一样,而这个财源可以来自国发会
或设立能源基金,而补贴的方式为补贴智慧电表的业者,进而降低台电智慧
电表的采购成本。不过,政府补贴只是先行办法,最终还是要回归使用者付
费机制,把智慧电表成本摊在电费里,让电价上涨吸收。
林法正建议,经济部可以编列专案补贴智慧电表,就像政府补贴智慧家电选
购一样,而这个财源可以来自国发会或设立能源基金,而补贴的方式为补贴
智慧电表的业者,进而降低台电智慧电表的采购成本。
低电价是一种劫富济贫政策,应由使用者付费
中央大学电机系讲座教授、台湾智慧型电网产业协会理事长林法正
林法政教授蔡仁译/摄影
若全台1,300万用户都要装设智慧电表,台电预估需要800亿元经费,这巨额
的经费要从哪里来呢?《数位时代》特别专访中央大学电机系讲座教授、台
湾智慧型电网产业协会理事长,同时也是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智慧电网主轴
召集人林法正,由他来看台湾智慧电表的投资成本议题。
台湾电价太便宜了,台湾工业用电非常便宜,全球第四低,长期的低电费,
让很多民众听到电价上涨就反感也很反对,但却没有想到大众也因为低廉电
价付出不少代价。“ 低电价其实是一种劫贫济富政策。 台湾电价便宜,大
型工业用电户,用电越多赚越多,靠低电价获利,但低廉电价没有合理反映
台电所需要的成本,结果台电亏损,最终还是全民共同补贴,民众并非没有
损失。”林法正强调。
林法正认为智慧电表的经费的问题,政府可以补贴业者,但最终还是要回归
“使用者”付费,把智慧电表成本摊在电费里,让电价上涨吸收。因此在智
慧电表议题上,应该要建立起“使用者付费”的概念,回归市场机制,让电
价上涨,一方面让台电有更多财源,另一方面也让用户对于节能议题“有感
”,用电更有效率,有利于时间电价与需量反应措施的推行。“日本就施行
使用者付费,智慧电表分七年摊在民众电费里头,平均下来每户每月约花50
元。”林法正举例。
纪录片《送电到砂卡当》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海拔仅有1128公尺、太鲁阁族人世居且名为“砂卡当
”的传统部落。这个部落仍有15户居民,为了守护祖灵,不愿意搬迁到山下
聚落,但由于人口稀少,台电一直没有为此地铺设电线,每到夜晚时分,这
里总是黑漆一片,居民仅能戴着头灯行动。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5年,
台南社区大学的环境行动小组与能源讲师林元笠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这个
部落点上第一盏灯。在大家专注讨论台湾到底缺不缺电、到底该用绿能还是
核能的同时,基础设施完善的便利台湾,居然还有不供电的地方,这部纪录
片没有华丽的镜头与知名的演员,却用最真实的行动提醒外界台湾的电力分
配问题。
送电到砂卡当
电影剧照
萤幕截图
【转录连结】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41385
【转录心得】
智慧电表的推行对节能省电有帮助,也能让电力公司预测一天内的电力高峰时段提早
因应。台湾建置率偏低是因为建置成本相对能节省的电费太高。(内文:一般家庭装
设之后,每年可节省约数百元的电费,但一个智慧电表就要价3千元到5千元新台币,
让民众自行掏腰包装设的意愿极低。)
低电价是很多节能办法推行不起来的原因,也是台湾浪费电的主因。
真要安全减碳,不是去推核能,而是要调高电价来让大家有节能的动力。
油电双涨让人骂,是因为连动到物价,而且让商家有涨价的预期心理和借口。
(油电双涨时,只有涨家庭用电,没有涨工业和商业用电。)
这次若要涨,要好好规划如何涨,顺便推节能家电,同时要仔细说明理由:电价太便宜。
很难的政策,但需要推行。
作者: tonybin (Courage)   2016-10-24 20:13:00
说得不错阿 但谁叫今上选举前说死不涨电价?
作者: asd823 (Jason)   2016-10-24 21:51:00
直接用政策强奸就好,怎么不问执政者为何不敢做
作者: eiajaa (阿吉)   2016-11-13 15:46:00
电表真正能解决用电问题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