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10-22 03:59:09推 aurior: 汉学传统是文史哲不分家,但各人领略就看因缘造化了。 10/19 01:18
→ aurior: 并非中文系都逻辑不通,意淫人身攻击当论述的。 10/19 01:20
1.文史哲不分家;
你说的就是当代新儒家学者之所以胆敢微调历史课纲的理由
但问题在于;
1.1.西洋的学术分科从十九世纪开始都已经两百年以上了
1.2.以往历史和哲学是对立的
哲学追求普遍的永恒不变的真理,而历史研究在时间流变的过程
这两者是对立的
是直到近代(不知道多久以前)才有人拿历史研究哲学
1.3.现代学术体制下的文史哲训练方式和发展方向完全不同
传统汉学根本不是如此
思辨性的,证据考古的,文字艺术的全部放在一起谈
就论这种大杂烩,样样通样样松的情况,传统汉学硬要跟西方学术pk根本是玩不赢
就论这三点,汉学的发展根本就没办法和西方学术相提并论
2.再者,当代新儒家继承汉文化的菁英论
认为是菁英的会跟他们站在同一立场,反对他们的都不会是菁英
而且人民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也同时他们有教化人民的义务
所以他们对于反黑箱课纲学生的看法都是年幼无知被扇动的
至于说那些一百七十位以上的历史学界学者(包含统派学者)联手反弹
他们认为根本不够格挑战他们,
也就是说他们打从一开始看待历史学界的态度就不是平等的
然后当代新儒家他们也不知如何处理那些学者的反弹
是说当然不是所有中文系/国文系都是如此,也有少数头脑清楚思想开明的学者
但多数的情况都是比当代新儒家还封建守旧,
要不然也不会有新儒家可以大量回归中文系的状况,
更甚者有些当代新儒家的地盘教学时也不会说他们的派别,然后学生一路念上来这样
这就更糟糕了。
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08ed01017wyi.html
这种心情与需求,在业已现代化的大学科研体制中,却又难以餍足。因为包括哲学系
历史系都早已西化,中国哲学、中国史学方法,在其中均属边缘。哲学系主要讲西方哲学
,历史系则借鉴西方之社会及行为科学,在做社会科学方法转型。因而此种需求似乎仅能
让仍在讲著中国文化的中文系来提供了。
中文系这时依旧卖弄其乾嘉考据、圈点批校,碎义逃难,说文解字,当然就要大大引
起反感了。
七十年代初,师大开始有香港来的侨生,原即受教或闻风兴起于新亚书院者,与本地
学生共同提倡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诸先生之学。时钱穆先生亦已返台,安住于其素书
楼,鬯讲儒学,撰《朱子新学案》。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诸先生之书则一时尽出,风
气遂有沛然之势。
《鹅湖》创立时,主要人力多来自师大,乃由是对师大国文系学风的反省自救,扩而及于
整个中国文化的自救。因此早期本也不限于新儒家,甚且不限於哲学,如雷家骥谈史学、
王文进讲诗,都是与熊牟唐诸先生无甚关联的。
整个中文系大概没比四十几年前的台师大国文系还要好上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