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lmotze (On my way)》之铭言:
: ※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铭言:
: 你的赘字太多了.
事实上一堆电厂台电都正在兴建,或者是已经有计画兴建
然后你说台电没钱
我只是必须要把真实世界告诉你
然后再按着你神奇的前提:台电没钱盖电厂
去进行后面的论述
否则搞不好还真会有版友会认为台电连盖座电厂的钱都没有
以为台电盖完电厂之后,要回本需要很久
事实证明
麦寮电厂建厂成本近400亿
每年产390亿度电
台电燃煤电厂发电成本为1元出头
台电平均电价2.8元,营利1元多
就算他赚一元
只要盖好,一年多保证回本
什么银行不敢贷款给这种投资?
然后你把真实现实世界当作赘字?
我懂,因为这样比较方便嘛
: : 我们还是暂时先相信这个前提
: : 台电真的没钱盖火力发电厂了
: : 就现行法规来看
: : 开放几张电业执照出来给私营企业盖火发电厂不就行了?
: : 当年IPP怎么开放
: : 循相同法源再做一次
: 你知道IPP为什么失败吗??
: 因为保障收购价格, 让这些IPP电厂变成真正的吸血虫事业.
: 但是不保障收购价格, 这些民营电厂却无法跟台电这种综合电业竞争.
你是不是搞错什么东西了?
为什么IPP电厂要去跟台电这种大型综合电业竞争?
IPP的设计就是电厂产电,台电保证优先回收
为的是保障民营电厂的获利
藉以吸引民间投入电业之中
增加他们的意愿
连跟同为IPP的其他电厂竞争都没有
是要跟台电竞争什么毛线?
你可以说说吗?
再来说
为啥现在IPP是失败的?
是经济部要开放更多人入场没财团有意愿?
还是IPP产电品质不好不能用?
还是IPP产电没有补充到台湾的备用容量率?
若都有,凭啥说他失败?
烦请"具体"讲解一下
: : 其次为什么社会不能容许国有资金挹注国营企业来兴建公共财?
: 105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不过约20000亿元,
: 其中非经常支出的资本门预算仅约3200亿元.
: 这3'200亿元当中, 教育投资占900亿元,
: 交通投资占1100亿元, 农业投资占346亿元.
: 总归一句就是, 不只台电很穷, 政府也很缺钱.
: 很有钱的话当初也不用采行一堆BOT了.
说很穷
实质上还有一堆钱在那边乱撒
说采用BOT省钱,政府零出资
结果实质上是投入几百几千亿的资金后
在前期十年还要让民营财团爽爽赚
: : 我们都能容许高铁BOT,号称政府零出资
: : 但实质上政府实质投资1057亿
: : 另外与国内银行联合贷款的3083亿元
: : 其中2800亿元由行政院中长期资金支应
: 1. 贷款不叫出资. 不要把债主跟股东混为一谈.
: 2. 台电光是更新机组目前就需要3000多亿元的预算,
: 你是要叫政府出钱, 还是要政府举更多债给台电??
要举什么毛债?
财源我都找到了
18%每年政府负担八百亿元
不用多,我只要砍某一年的一半
我就有足够的钱盖一座占台湾现有发电量将近20%的燃煤电厂
然后第一年回本
第二年开始,每一年赚一次四百亿
若你硬要说是贷款不叫出资,是债主不是股东
OK
我台电用二十年摊提偿还政府当年砍18%投入的四百亿元
很困难吗?
: : 这就是民生必需品独营的结果
: : 要赚钱,只有想与不想的问题
: 行啊. 你去选总统还是立委, 电价你来喊涨好了.
这叫做消极抵抗吗?
事实上现在就是有浮动电价机制
而电价的涨跌完全取决于现任政府的态度
担心台电没钱盖电厂(虽然不符合真实情况)
只要涨个几%电价马上就有超高盈余
却不愿意干
非要以自由化去处理,请问逻辑何在?
若你懂
烦请具体说明
: : 回到你原文
: : 你告诉我们
: : 就在电业尚未所谓自由化的现况之下
: : 我们还是暂时先退一万步相信你所设定的前提─台电没钱盖电厂
: : 我可以提出至少三点解方
: : 1.再开放更多的电业执照,让民间资金进入(不推)
: : 2.政府补助台电盖电厂赚钱(三年之内还本,之后每年赚半座以上电厂)
: : 3.涨电价
: : 请问上述三点有什么执行困难之处?
: : 非要拆解台电进行电业自由化才能做到?
: : 烦请"具体"详述
: 1. IPP不是吸血虫就是乏人问津, 你自己也不推.
哪有乏人问津?
没看到方俭兴致勃勃XDD
我不推的原因在于根本就不必如此
: 2. 你真的这么搞, 只会有一堆用电者跳出来疾呼政府不该与民争利,
: 另外一堆地方有力人士动不动就要电厂补贴.
: 三年回本是个太乐观的估计, 因为你没有考虑到政治力介入的风险.
拿高额回馈金的核四来讲好了
一年补助新北市两个区的回馈金也不过数千万的事情
我们在谈的是数百亿的问题
几千万就是个零头,无足轻重
建厂成本、发电成本、平均电价都是公开数据
你要怎么样的政治力介入
才能让一座400亿盖的,每年可以回收390亿的电厂,三年回不了本?
再来
与民争利本来就是一句屁话
我的概念就是电力为公共财
不该作为资本市场炒作的标的
我把电力当作社会福利一环
哪有什么与民争利的问题?
就算有,我也不在乎
: 3. 你去选总统或立委, 选上了再来喊涨, 政治风险你来扛.
: 现任政府不想捅这个马蜂窝是很正常的.
正常个毛线啊
浮动油价机制就可以随时变动
时涨时跌的
请问到底谁去抗议来着?
为啥到了电价就不能变动?
且事实上之前才降过两波,其中一波降幅还高达9%
再来,你把民进党自己主推的浮动电价机制当作马蜂窝
请问那个电业法修正案何尝不是?
真以为开放自由化后,由独立电业管制机关来涨电价
蔡英文就不会被骂?
结果都还是政府被干
非要自由化的理据何在?
烦请具体说明
更别提
政府也一直在研拟绿能附加费用的开征
这个直接从人民口袋里掏钱的法案
如果连区区浮动电价机制正常运作都做不到
谈何推广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