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爆卦] 司改问题分析会议,现正直播中!

楼主: billy3321 (雨苍)   2016-07-09 13:33:48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NW8oqli ]
作者: billy3321 (雨苍)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爆卦] 司改问题分析会议,现正直播中!
时间: Sat Jul 9 13:33:37 2016
大家好!
司改会举办的“全民司改运动分析会议”,现在正在直播中!今天预计要
处理五个应该有不少朋友都关心的问题。
(更新:已收播)
以下是今天处理问题的简短介绍:
司法误判造成当事人二度伤害
司法误判是司法制度必然发生的一环。因为审判者是人,不是神,人没有
全能全知的能力,无法回到过去,人会被误导,会有偏见,人会犯错,所
以审判者当然会犯错,因此只要司法审判是人在审判,误判就永远不可能
消失。
为了把误判的风险降到最低,制度上做了各种设计以防止错误的发生。刑
事诉讼法制的设计本质上就是依据这个思考脉络所衍生出的防错机制。然
而,当防错机制失效或无作用的时候,就会有错误的发生,误判就会出现。
误判的发生原因,大概可以简化分为法律上的错误及事实上的错误。因为
判决主要是由事实和法律所构成,因此如果发生误判,要不就是事实搞错
了,要不就是法律弄错了。如果可以处理这些问题,自然就能一定程度的
减少误判的发生。
http://justice.care/analyses/8
有些警察是执法人员自己却不守法
如果看原本这个司法问题的内容,其实是在讲警察在执勤或办案时时常不
守法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进行,加入了警察风纪、警察考核制度、警察
养成、警察过劳,以及各种被泛泛认为可能影响警察执法的相关因素。
我们在讨论时不只限于严格意义上的“违法”,还包括游走于合法与违法
的灰色地带,或是没有违法但“不当”的情形。把“游走于灰色地带”以
及“不当”的情形也纳入讨论,是因为一些执法行为上的灰色地带或不当,
同样涉及人民权益的侵害,而且它之所以只落在执法灰色地带或不当,可
能是因为相关规范并不完备,反而更应该拿出来讨论。
至于警察执法可能违法或不当的情形,可分成执勤、犯罪侦查、风纪三面
向的问题来讨论。
执勤指的就是警察执行的各项勤务工作,在这里指的比较限于涉及维护治
安的工作内容,例如巡逻、临检、盘查等等。这类勤务可能涉及对人民即
时性地使用强制力,容易有违法或不当的情形,会特别拿出来厘清。
犯罪侦查也算广义的执勤范围,但是特别拉出来讨论,是因为犯罪侦查的
后端就是刑事处罚,涉及到把人抓到监狱去关,甚至执行死刑,弄错的话
就容易造成冤案。此外,为了能让犯罪侦查能够顺利进行,国家也容许对
于被告进行各种更加侵害他权利的各种调查行动。此时有必要讨论怎样的
调查行动是可以的,而哪些又是不行的。这部分在司法中特别重要,因此
把犯罪侦查可能违法或不当的部分还会特别深入处理。
http://justice.care/analyses/7
弱势族群在司法中需要更多协助
对于弱势族群在司法上需要更多协助这个问题,一开始必须处理的问题就
是,什么是“弱势”?对于弱势的界定不同,分析的对象就会不同。关于
什么是弱势,在6月21日的筹备会议中也有讨论,最后采取的是最宽松的
定义,也就是在司法过程中并非因为案件本身事证的缘故,而是其他社会
情势的原因,导致这个人处于相对不利或易受伤害的位置。
“弱势”这个概念本来就是相对的,是必须参照情境脉络的。以杀人犯为
例,在杀人犯杀人的当下,或许杀人者是强势,而被害人是弱势;但是在
杀人者被逮捕后,他面对社会挞伐的声浪,所有人都觉得应该速审速决把
他枪毙,那他在这种情形下,是面对着社会舆论、身为国家追诉者的检察
官,则相对处于弱势。如果承认弱势的相对性,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是
不是要因为认为某个人虽然是弱势,但是因为是“坏人”就不给予他法律
扶助的资源?这其实涉及到人权保障的基本思考,也就是获得律师协助的
权利,到底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还是“好人”的权利?从人权保障
的思考,无疑是前者。
希望在这个讨论之后,我们能看见更多弱势族群的需要,改善他们在司法
中的处境。
http://justice.care/analyses/4
受刑人出狱后谋生困难,再犯率高
许多人都听过,在台湾,监狱沦为“犯罪研究所”,许多人犯罪进入监狱
后,习得更多的犯罪技巧,出狱后成为更大咖的罪犯。台湾的狱政究竟出
了什么问题?或许,我们要从狱政制度的根本目标-“社会复归”开始谈
起。
社会复归指的就是透过许多措施,协助受刑人能够回到并适应社会生活。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矫正署,专门负责狱政工作,但是仍然没有针对个别
受刑人提供完整的复归计画,也就是从监狱内的处遇衔接到出狱后的社会
内处遇,整体性、连续性的协助他们重新适社会生活的措施。而欠缺复归
计画这个状况,背后涉及著从社会到政府各层面的结构性成因。
有些法律不正当,也有些最高法院判例决议与社会脱节
这个问题归结起来可以理解为造民众觉得法院所下的判决与社会大众的期
望不相符合。
这涉及到民众对司法的掌握不精确、民众的法律情感与法律本身价值观不
一致等等问题,也关系到立法品质,以及法官判决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说,台湾的法院欠缺与民众积极沟通的机制,导致法院的判决
与民众的期待出入越来越大。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全民司改运动第一阶段投票前12个问题之一。如果您
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欢迎看看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制作的分析访谈报告,
并参与接下来的直播,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时间:13:30~17:30
直播网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y9GnM9RXQ
会议资料:
http://beta.hackfoldr.org/justice-care-step-2/
会议直播的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到聊天室跟我们交流你们的想法喔!若
有具体的建议和想法,我们也会在会议中提出来讨论!
更新:已收播
作者: jeanvanjohn (尚市長)   2016-07-09 15:43:00
推。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6-07-09 20:2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