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来源】
故事 gushi.tw
【文章标题】
数位典藏:一项高度专业的文物保存工作
【完整内文】
数位典藏(digital archive)的意思,是指将现实环境当中的实体(如各类
有形物件)或者非实体(如声音、影像)的资料,以数位化的技术,转换为
数位格式资料,予以长久保存与应用。
现实中的物件,可能会逐渐劣化、损坏,甚至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如
果储存成数位档案,不仅储存便利、流传方便,更可以一直保持影像的品质
。这可以说是在无情的时空洪流中,能够帮人们留住往昔线索的一项技术吧
。
数位典藏,要做哪些基本动作?
依照文物种类与形式的不同,数位典藏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在这里,
我们暂时举一个现在大家议论纷纷的东西——档案卷宗,也就是纸质文物,
来说一下数位典藏工作的大致内容吧。
首先,纸质文物送来了,要先进行评估保存状况、编目造册、记录各项基本
资讯、丈量尺寸、编码命名、局部清洁等等各种基础的前置作业。如果文物
的保存状况非常不好,可能得要先紧急加固或修护。
有了比较好的状况之后,文物就开始制作数位影像。要用哪一种扫描器、相
机、相关器材,会依照物件的种类、质地、尺寸大小,而有不同的选择,但
相同的是都采用高阶图档,并且选用非破坏性压缩的TIFF格式储存盘案。图
档的分辨率,至少要到达印刷输出基本需求的300dpi以上规格。
有了数位影像,就要接着进行影像的校对与确认、色彩校正管理、画面裁切
或接图、资料储存等作业。为了有效管理档案,也要进行资料分类、描述与
撰写各种字段的后设诠释资料(metadata)、转入数据库等工作。每一个步
骤,都需要投入充分的人力及时间,以专业设备与细致技术,力求文物保存
与发挥后续应用的积极目标。
其中,一部份的metadata,还需要详细的史料解读与研究作为支撑基础。
48da17cb-d542-4316-9b92-ce906750f9c1
在数位影像中,文物旁边要放置色卡,与文物一同入镜。因为拍摄环境的色
温不同,图档可能会与文物原件的颜色有差距,导致失真,这时就得靠图中
色卡与色彩校正软件进行修正,以拉近影像与实物的色彩距离,未来制作文
物复制品或其他应用输出时,也能让图像更加精确。(本图为国立台湾博物
馆藏“郑成功画像”数位图档)
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做研究?
可能有人会问:把文物扫描成图档,不就已经叫做数位化了吗,为什么还要
花时间做研究呢?
通常,在档案卷宗的纸上,会有各种文字或图像的记载。另外,也有很多其
他资讯并不在纸上的文字,像是它的来源、历史缘由、入藏时间地点、相关
人事物等等。为了管理文物、以及文物的历史,这些零零总总的讯息,也都
必须要整理起来。
首先,纸上的文字要输入到电脑,这是属于文字部分的数位典藏。在这过程
里,除了单纯的打字,往往还需要辨识文字,特别是那种龙飞凤舞的手写字
。如果没有专业且充足的经验,很多字可能看半天还看不太出来;甚至会误
认字体,造成日后搞错事件与对象,张飞打岳飞。
DSC_3732
辨认文字,往往是解读史料所遇到众多挑战的其中之一。这是一张清代台湾
衙门公文的左下角,看得出上面的墨笔书法写了什么字吗?分别是“二”跟
“初一”,代表这张公文是受文者在二月初一日收到的。底下还有小字,其
中一个也是“初一”,还有一串奇怪的符号,那是苏州码数字,代表“1204
”,底部还盖了个“内号”印章,代表初一的时候,这张公文被登记在衙门
的公文收发簿上,编号第1204号。光是这个小角落,就涉及了手写字与篆字
辨认、时间线索整理,以及文书格式学的解读。(笔者拍摄)
而史料内容的整理与各项描述诠释,则是需要细致的解读与研究来支持。这
就仰赖于集结具有学术能力的学者专家,一起组成解读团队,共同观察史料
,校勘文字,援引其他文献史料辅助,详实地逐字逐句判读、解释与考证,
也彼此讨论与确认。
初步的解读成果,就是这样诞生了。它除了可以回馈给文物典藏系统,补充
里面的metadata,也是未来史料编辑出版的主要内容。而出版的成果,也只
是让史料正式面对大众的开端。大家真正的研究,才正要从这里展开。
这段整理与解读过程,虽然相当耗费时间精力,但它不仅能够为史料建立起
严谨的基础资讯,也能便利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与利用,是让一堆原本零散的
史料可整理化、可读化、可应用化的重要基础工程。
DSC_3731
一个典型的史料整理与解读工作,包含文件名称与时间、原件扫描影像、经
过辨识与缮打的原文、集结解读团队之力所完成的研究与校注,以及展现给
大众的编辑出版成果。 *书影:许雪姬主编,《保密局二二八史料汇编(二
)》(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16)。(笔者拍摄)
我只想要文件上的字,可不可以先扫图?让我扫完,原件就随便喽
首先,物件的本身,以及它的任何大大小小线索,都是真实的历史结果。如
果只顾着要文字,反而把原件的安全当成次要,不就杀鸡取卵、倒果为因了
吗。
文物的原件,可能还存藏着我们看不到、数位影像也无法记录到的线索,随
时会带给我们惊喜。例如,国立台湾博物馆典藏的台湾民主国国旗,长久以
来,大家都只知道旗子上画了一只睁著圆圆瞳孔大眼的老虎。可是,在2011
年原件的修护工作中,意外发现在旗子的背面,竟然还藏着另一只大家都没
看过的老虎,牠的瞳孔是细的。这代表了国旗两面的老虎,原来有分别代表
日、夜状态的精心设计。如果没有原件,即便已拥有数位图档,也是无法有
这样的新发现。
12802861_10153298687056193_1089195867437067809_n
国立台湾博物馆藏“台湾民主国国旗”,左边的“夜虎”是近年新发现的。
这是馆方与悠游卡公司合作,在2016年推出的纪念套卡,同时使用了两只老
虎的图。图片来源:国立台湾博物馆网站。
看原件是真实接触历史。不过,文物是很敏感的,时间风霜不断摧残它们,
但又得满足人们欣赏、查询、翻阅的需求。这个时候,数位典藏所制作的图
档,就可以代替原件,让大家查询研究了。
虽说如此,数位典藏是个大工程。整个流程跑过一次,对年代久远的古文物
而言,也是一个大折腾呢。
档案卷宗有成叠成册收藏的特性。试着想想看,如果我们这次自己把成叠成
册的东西翻完、扫描完、折完、压完,才把文物送给下一位,这整个过程,
又得要重新再来一次了。而且,若有些文物状况本来就不太好,质地脆弱,
可禁不起这一次次反复折腾的;更不用说,档案卷宗所记载的文字量是很高
的,一个不小心,几片写了字的碎片因此飞掉了,可能连翻阅的人都不会注
意到的。这种不可逆的损害一旦造成,即便日后再送做数位典藏,也弥补不
回来。
减少对文物的干扰次数,是保存文物的法则之一。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甚至
是最完善的一役的话,是尽量降低文物伤害的最好方法。
DSC_3731
台湾能候高温潮湿,纸质文物容易因环境因素产生劣化现象。这时如果再反
覆翻阅,敏感的文物无法再承受外力影响,可能造成本体脱落、毁损,甚至
波及上面的文字记载。(笔者拍摄)
但这样拖慢速度,没问题吗?说好的转型正义呢?
转型正义,矛头并不是指向文物的征集、典藏跟研究工作,而是国家对于档
案开放的限制。那才是现在大部分民众对档案文物管理有所疑虑的源头所在
。
我们要做的,除了要严密监督政府部门对于档案的后续处理流程,更重要的
,是要持续关注政治档案的松绑、调阅限制的放宽、《档案法》的修正等等
促进国家档案开放化的改革,并且支持高等级的长期研究计画,以有效整合
研究人力跟资源,一起运用专业技术,处理数量非常庞大的档案。
如果根源的问题没有解决,未来类似的情况还是会继续发生。问题解决了,
就可以让全体大众都能够顺利透过更多历史文献与关键资讯,合理地、真切
地关怀历史,了解过往。
所以,该怎么做才是好的呢?
简单来说,“让专业的来”。文物的数位典藏,还是交给专业的设备、环境
与团队来处理,能够降低文物损伤的风险,兼顾文物保存与整理的品质。
数位典藏是一道既专业又复杂的工程,而且每一个环节又有不同领域的专精
之处,要以一本书的规格来讲,也不夸张。这篇文章只能介绍数位典藏的大
致情形,无法交代完整的流程。
但可以确定的是,数位典藏其实是一项高度专业、配套整合、也需要付出高
成本的工作。如果只是摄影扫描、把影像图档储存电脑,实在无法叫做数位
典藏。
而在一般设备、环境与人力下处理大量文物资料,如果因为随意征求没有相
关经验的人士,并且有不当翻阅、重压原件、打乱文件排序之虞,继而造成
原件损伤或失去原样的话,这反而是文物保存上的反效果了。
数位典藏是值得我们认识的。若一般民众对于数位典藏有问题,或许可以洽
询博物馆或相关单位,听取专业建议,并思考与学习珍藏自家的文物。
注:这篇文章是以2016年3月11日发表于《苹果日报》论坛的文章〈数位典藏
比你想像的还要专业多了〉改写增补而成。
【转录连结】
http://gushi.tw/archives/22019
【转录心得】
数位典藏并不是如版友想像的那么简单。
每次的大规模整理,都是一项耗时耗力,且有可能损坏原件的事。
所以应该要谨慎的从事,尽量一次做到完美,避免多次重做。
这是为什么,我不赞成一些版友说的,像在监院做政治献金上网那样,开放一般人当
志工去做扫描工作。
特别声明,TheRock大想筹组的民间联盟,协助专家去做典藏工作,我很赞成。过去这
些史料研究工作得不到大众的关注和支援,若能利用这次机会,让大家能对数位典藏
有所认识,并协助专家们取得资金设备和最重要的人力,是一件极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