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TX5566 (韩国高速铁路)
2014-06-18 11:01:25随十二年国教的推动,会考成绩揭晓,选填志愿的复杂度有如迷宫,加上北北基把作文当
成排序的最优先,近日正急速累积民怨。
作文作为关键项目,包括评等过于主观、五科皆A++竟以作文定江山的不合理等,浮现出
许多问题。命题作文引领的思维方式,影响更为深远…
作文在时间压力下完成,孩子们写得战战兢兢,安全过关是首要考量,譬如今年这“面对
未来,我应该具备的能力”的题目,看似四平八稳,让考生自由发挥,潜规则是鼓励写出
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内容。这样的作文题强化制式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及早进入世俗化的
未来。
学生在考场看到这个作文题,我猜,没人敢在其中放言高论,譬如说,没人敢放胆列出“
抗拒权威”、“怀疑体制”、“不轻易妥协”、甚至“参与公民运动”作为“未来应该具
备的能力”之一,太危险了,摸不清阅卷老师的看法,等于暴露心里的祕密。成绩揭晓后
,读一读国教署公布几篇六级分的范文,有的写“看见这世界的真善美”、有的写“一片
种桃种李种春风的心田”、有的写“人生路上的困难化作美好而饱满的果实”…,这类句
子,即使出自心扉,沾染了过多的美文传统,多属烂熟的套式。
文字等于思维,我们十几岁孩子的心灵怎么这般老成、这般缺乏新意?
当然不能怪孩子。作文这文类放入会考,考生在表露本身的意见之前,下笔瞻前顾后,写
下的不乏违心之论。对十几岁的少年来说,“作”多了这种矫饰文章,日后,想到文字就
厌倦,是至…再也写不出真挚而质朴的心声。
对许多孩子,当文字难以直抒看法或表达心情,联系着心里的那根弦就此断裂…
最可议的是国教署的举措,竟挑出些六级分作品,当做范本来公布!接下去,想来将收入
补习班的高分宝典、当成致胜秘笈、作为快速攻略…,除非作文课堂遇上开明、创意、启
发性的老师,孩子照“范本”有样学样,戕丧了活泼的想像力,也压抑掉原先心里最独特
的看法。
为什么“作”文?该不该命题作文?尤其,会考这样的大规模考试里,阅卷老师没有充裕
的时间逐篇推敲的情况下,作文究竟适不适合作为鉴别工具?…对国中会考或高中指考,
这类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若是测量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总有其他测验方法可以达
到目的。包括归纳申论、片段描写等,足以区分学生的语文程度。
但目前,在会考与指考都将继续考作文的情况下,除了几级计分等枝节,问题只剩下,未
来会出现怎么样的作文题目?教育机关应该认真检讨的是,看似正当性十足的作文题,在
补作文蔚为风气的现状下,一遍遍技巧练习、规范强记、以及对“范文”一遍遍模拟仿作
,造就的是疲惫、失去创意、脱不出框架的年轻心灵,更深层地看,少年人勉强“作出”
的文,与未来台湾社会继续伪善的习性亦相关连。
问题更在于是恶性循环!愈关系考生的前程,主题者怕惹议不敢出错,未来的作文题注定
了八股而无趣。
如果有一天,会考的作文题是,“作文不能够写出的…”,我会佩服出题者的创意。以此
类推,思辨性的题目譬如“由考作文说到八股取士”,会考难了一些,说不定可用在指考
。至于普考作文题,若选择“从八股取士到文字狱,试申论之”,多么赞。
(作者为作家)
http://www.udn.com/2014/6/18/NEWS/OPINION/OPI4/8745205.shtml
马政府的教改不但走回头路 还一次走回到19世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