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陈廷豪F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要如何思考与检验政府的政策?
我认为,简言之,便是去检验该政策所反映的价值,以及实现的手段,甚至会导致的后果
,是创造公益呢?还是制造更多的问题?
好,就以这样的标准,我们来思考自由经济示范区中的教育创新。
首先,马政府对教育创新的价值为何?
“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核心理念─“自由化、国际化、前瞻性”,而马政认为高等教育更
具有流动性,且具国际市场竞争性,因此国内高等教育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挑战,避
免在区域竞争中被边缘化。
将高等教育纳入自经区的重点就是教育创新,主旨是自由化、国际化。
其次,实现的手段是为,透过国内外大学发展教育合作的创新模式,将国际化机制引进校
园,导入国际课程及师资,改变学校教学模式,让所有在校园中学习的学生及从事教学研
究的教师均能受惠。
此外,马政府还想要松绑现行私立学校法、大学法、教育人员任用条例等相关法令规定,
提升自主性与决策效率,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对外输出创造效益,与国际接轨竞争。
以上听起来很漂亮的句子,总而言之,教育创新的国际化,就是为了开放外资的进入,自
由化,就是要松绑许多的教育法令,主要目的是要打造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高等教育
。
如此的政策方向,是创造公益?还是制造问题?
第一,先就国际化而言。
台湾的高等教育环境,在少子化的因素下,早就供过于求,因此,到底有什么利基点足以
吸引外国资本来台湾投资设校?
真的远到千里来宣传教育理念?坦白说,我不太相信。反而,我认为,到时候恐怕只是藉
由自由化—教育法规的松绑下,得以高薪聘请具有“国际水准”的学者,然后借机收取高
额的学费,以维持利润吧。
这样的清况下,谁才读得起这样的课程?不就进一步造成了教育阶层化吗?
第二,再论自由化。
松绑许多的教育法令,美其名是“提升自主性与决策效率,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但
,说实在的,若是教育部自己都知道过冗的法规,会影响自主性与决策效率,为何迟迟不
修法改善呢?
何况一旦任意松绑法规,且不就造成学费任意调涨的可能?还会有冲击台湾高等教育劳动
者制度性保障的后果?
因此,无论我怎么想,自经区的教育创新,似乎都不是站在公益的角度来思索教育政策,
甚至还有可能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说到底,要更直指核心的批评,我觉得还是马政府教育部对教育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教育不就是培育社会人才,同时也追求人人都该有平等近用教育的机会吗?怎么会想要把
教育打造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性”的商品呢?
如同 台湾高等教育产业工会 所担忧,自经区的教育创新政策恐怕会使大学沦为学店,可
真是一点也不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