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余杰观点》李敖的儿子会比他更有成就吗?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3-30 13:01:47
余杰观点》李敖的儿子会比他更有成就吗?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3-29/119063
新头壳newtalk 文/余杰
更新 2018.03.29 | 10:03
江山代有才人出,李敖死掉了。他的儿子李戡婉拒台湾文化部为李敖申请的“褒扬状”,
似乎坐怀不乱、镇定如常,他以后会比他的老爸更有出息吗?
香港资深媒体人金钟传来一张李敖病重期间,李戡在社交媒体上PO出的一张照片:这是他
和“刘源叔叔、周秉德阿姨、张黎叔叔的合影”。这张照片可圈可点:刘源是刘少奇之子
,解放军退役上将,帮助习近平军中反腐的重要助手;周秉德是周恩来姪女;张黎是解放
军前副总参谋长。大家可以想想,此照后面的涵义是什么?
李勘合影的这三个重要人物,辈分上可以说是李勘的爷爷奶奶。不过,或许李勘是李敖的
“老年得子”,李敖的年龄比这三个人物都大,李勘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亦不算为过。但
是,如此亲密的称呼,显然不是柯文哲所说的“两岸一家亲”那麽简单。刘、张是在军方
极具人脉的大佬,周虽为平民,却拥有周恩来的人脉,他们愿意接见李勘这个九零后,并
将其当作“自己人”、“自家人”,当然不会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李勘生于一九九二年,李敖给儿子取名为“戡戡”,意即戡掉国民党。李戡十七岁从师大
附中毕业,花两个月时间写出人生第一本书《李戡戡乱记》——我在台北一家二手书店看
到这本书,随手一翻,立即放下,不愿浪费时间。
然后,李勘弃台大而赴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原因是“我爷爷也是北京大学毕,爸爸受困在
台湾念了台大,也是有点遗憾没有念北京大学,我上北京大学等于是弥补他过去的遗憾”
。他传承家风,锐气外显,赴北京求学时说:“台湾学生太混,我不把他们当对手。”一
开始,我还有点欣赏这个北大学弟,但紧接着看到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的一段
言论,不禁大倒胃口。
李勘对《南方人物周刊》说:“大陆的中国史是做得最好的,至少它保留得很完整”。果
然有他父亲指鹿为马的家风:没有六四、没有大饥荒、没有反右运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如何说得上“最好”和“完整”呢?
当被问及北大的学术自由状况时,李勘说:“我学的经济学专业,不需要什么学术自由”
。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面对如此高论只能会瞠目结舌。经济学大师海耶克的代表作就是
《自由秩序原理》,讨论自由与经济之关系。殷海光晚年研究并翻译海耶克的《到奴役之
路》,号称殷海光“私淑弟子”的李敖,不可能不知道海耶克的思想,却从未让儿子读一
读海耶克。
李戡又说,他可能用不惯北大的马桶。不知他从哪里听说,北大学生宿舍硬件落后,故而
有些担忧。在我唸北大时,学生公寓大都没有坐式马桶,只有拉绳的蹲式马桶。不过,现
在应当全都更换了吧。即便没有更换,校方看在他是李敖儿子的份上,一定会给他特别配
备一个高级马桶。
最重要的是,北大有不少教授像李敖那样喜欢突发表惊人之语,李勘在这些教授的课堂上
一定会甘之如饴。比如,将到北京上访的访民说成是精神病人的孙东东教授、将北韩吹捧
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的孔庆东教授、把蒋介石翻译成“蒋申凯”的王铭铭教授……他们必
定让李勘感到宾至如归。李戡在北大得到这群大师的指导,也许真能“名师出高徒”,变
得比父亲大人“更黄更暴力”,真如李敖所说——“儿子比我可怕”。
果然,北大还没有唸完,李勘就在香港出版专著《国民党员毛泽东》。香港书展上,李勘
成为嘉宾,李敖亲自出马为儿子站台,李敖的香港粉丝马家辉亦甘当配角,主持这场“盛
大活动”。李敖对儿子的作品赞不绝口,李勘也显得自信满满。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太多
新史料和新观点,不过是找一些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毛的事迹拼凑而成。
李勘在新书发表会上的演讲,跟习近平如出一辙:“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长处,特别是他
在逆境中的经历和决心,这些是我们年轻人最需要的特质。最后,我选用毛泽东的一句名
言,做为我开场的总结,他说: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担负重任,为国家强大贡献一分心力,谢谢大家!”他虽
然拿着台湾护照,享受着台湾健保,但其口中的“祖国”,显然不是台湾,而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
此前,李敖在凤凰卫视宣扬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第一位巨人毫无疑问是毛泽
东”。在骨子里,李敖与毛泽东一样,都有鲁迅所说的“山大王气”。看来,这对崇拜毛
泽东的父子,确实同心同德。
被毛泽东残杀的七千万中国人的冤魂不会同意李敖和李勘的此类高论。在德国,如果有人
说,在德意志一千多年的历史上,第一位巨人毫无疑问是希特勒,他一定会被关进监狱。
歌颂希特勒不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而是反人类和反人道的罪行。然而,在华文文化圈,
赞美毛泽东仍然很时髦,尽管毛式暴政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都让希特勒望尘莫及。
当年,李敖送儿子上北大,特意二度“登陆”,原本想效仿当上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的陈
映真,到中国再淘一桶金,却遭受冷遇。心有不甘的李敖在陈文茜主持的电视节目中露骨
地说:“李勘来了,北大的女生要小心了”!这不是幽默,而是恬不知耻。李勘这个孩子
会像他老爸那麽荒淫无度、处处留情吗?我左看右看,实在看不出这个自称“没有被台湾
教育洗脑”却被父亲洗脑的青葱少年有什么个人魅力,北大女生当然不必“小心”。
陈文茜大肆吹捧李戡并贬低韩寒。然而,与自己打天下的韩寒相比,李戡只是在父亲淫威
下唯唯诺诺的“青春版李敖”罢了。李勘在接受《南都周刊》访问时说:“我是李敖的儿
子,做什么韩寒第二”。他颇有点自知之明:除了是李敖儿子这点“血统论”的优势之外
,他本人哪有什么值得媒体关注的价值?
更有趣的是,此前《凤凰网》采访李勘,问他是否“想过从政”,李戡回答说:“坦白说
有一点,很多长辈跟我讨论。但只是想了一下,也没有执行,当我真正认真的写完这书以
后,就发现根本做梦。即使做到所谓的民革的中央主席又如何,不过最多做个政协副主席
,那能干什么?我的书里讲了,就是毫无实权的大花瓶”。他不甘心当花瓶,难道要当多
少有点实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省长”吗?
李勘北大毕业后,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士,二十四岁又到哈佛大学读政治学博士班。
一生痛恨美国的李敖,为什么会同意儿子去美国唸书呢?他写的数百页的辱骂美国的书都
白写了?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的书,怎么敢上市卖呢?口中骂美国,心中爱美国,这一
点上,李敖的家事又跟习近平的家事一模一样:习近平将美国当着敌人,却让女儿去哈佛
唸书。
李勘的梦想是拿到博士学位后去中国从事文创产业。哈佛的学位含金量很高。马英九和习
明泽都是哈佛校友,李勘又可以像父亲那样“两岸通吃”了。
作者: alantsuei (alantsuei)   2018-06-21 07:23:00
有哈佛学位的一堆,怎么没几个能两岸通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