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13-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孙效智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大一新生/生命教育学分学程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就是讲座课
内容很多元
包含学习方法与态度、身心理健康等
以及各式讲者的生命故事分享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甜凉拿学分:★★★★★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无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典型的讲座课
且期中、期末都没上课
第一跟最后一次上课时
会有分组讨论、点人分享的环节
考量到这是上百人的课
这挺I人地狱的
但对于最后一周的课程
你可以试着善用缺席的扣打:D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签退时须缴交50字心得
期末时须交一份1000字总体心得
成绩以通过/未通过计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没记错的话
可缺席三次(签到/签退各0.5 次)
但第一周务必出席(要加签的也是)
Ψ 总结
我个人是挺推荐的
轻松听讲座就能拿两学分,何乐不为
(只是有些系可能不会采计这类学分
修课之前请查清楚)
至于内容部份
上半学期的讲座大多是知识分享
能不能学到实用的东西要看个人
下半学期多是讲者独特经历分享
个人觉得这会更有意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