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7-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历史系 吴启讷 教授
δ 课程大概内容
绪论:二十世纪中国族群政治生态鸟瞰
1900~1912:新政与蒙古、西藏的反弹
1900~1912: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国体与国家构成的抉择
1911~1912:革命边缘的悸动──非汉人族群在民国肇建前后的抉择
1912~1928:“五族共和”理想与传统族群政治生态的演化
1919~1926:“五族共和”与“中华民族”议题的再思考
1928~1937:“中华民族”国族建构与边疆自治间的角力
1937~1945:不同政治势力对非汉人族群政治资源的利用
1937~1945:大变局下的国家建构与族群利益分配
1945~1949:“民族”与“革命”──非汉人族群在中共革命话语与革命行动中
的角色
1949~1952:“民族”与“阶级”──建政初期的中共所面对的族群政治议题
1952~1954:人群分类与国族整合
1952~1958:民族自治与中央集权
1958~1978:“阶级斗争”下的族群政治生态
1979~:从固定国家到移动国家──市场经济下新的族群政治生态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对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族群治理史有热诚者:5星
不想做报告只想轻松考选择题者:5星
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历史研究者:2星
没办法接受老师授课没有课本、简报或讲纲者:1星
喜欢师生互动,不喜欢大班课者:1星
整体:3.25星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文本(多数是老师写的学术研究)上传至Ceiba,供学生下载。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纯粹口头授课,虽然会于投影幕上秀出地图,但很少用到。
虽然老师的语调不至于到平板,内容也很丰富,但由于缺乏简报辅助,学生需要
更聚精会神的聆听,才不会遗漏重点,甚或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期中考36%,期末考36%,出缺席28%。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一、期中考、期末考(各36%)
一次考十题单选,开书考,可携带上课笔记或老师提供的学术文章。
今年的考题不像往常是针对考古题的增修,反倒都是全新的题目,而且需要阅读
文本才能正确回答,难度较往年高。
二、出缺席(28%)
每堂课皆要签到。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在博雅101大教室上课,加签完几乎把教室坐满。
Ψ 总结
启讷老师是中央研究院钻研近现代中国族群政治史的大家,若对该主题感兴趣,
这堂课可以提供很多知识,补充自己对“族群史”这个较为边陲的研究范畴之理
解。
但对于没热忱的人而言,可能无法在老师的演讲中找到乐趣,也无心花课余时间
阅读老师的学术文章,致使最终缺乏成就感,同时获得不理想的等第。
建议选课前先厘清自己对课程的期许(学习新知?轻松过关?冲GPA?……),才
不会有所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