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7-2 王秀槐 课程发展与设计

楼主: perhdball (帅德)   2019-07-02 12:20:05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本文为台大教育学程学会课程部于107-2学期进行课程访谈之部分成果
经受访者同意、访谈者整理后发布
希望能给予有志修习教育学程的同学修课上的参考。
由于本文为代po,因此若有其他用途请站内信询问po文者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7-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师资培育中心 王秀槐 老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师资培育中心开课,为教育学程之课程。
本课程属教育专业课程中,必修方法学之一(旧制为6选3、新制为6选5)
δ 课程大概内容
课程大抵分为三部分
前面花三周介绍BOPPPS教案设计架构
并让每位同学进行约15分钟的微型教案设计与实际演练
中间花七周介绍课纲导向素养课程设计架构
引导各小组依此架构严谨地完成18周的特色课程设计
最后花四周简介国外教育制度、教科书、以及关于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流派。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对于较缺乏教案设计之相关基础的人:★★★★+0.5
对于已经熟悉教案设计甚至有自己一套做法的人:★★+0.5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老师自备投影片、过往优良教案范例、课程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流派)另附十页左右的扫描文本。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除老师讲课之外
自课程第二部分开始(依课纲素养导向课程设计)
会将科系背景较接近者分为六人一组
后续上课皆以小组入座
并有一定量的小组讨论
实做或学习单需要完成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个人成绩占50%
小组成绩占40%
尚有10%之课堂参与(出席签到与课堂发表)
评分之规准有明确地列于课程大纲上
但未能知道整体成绩分布
大抵为扎实偏甜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个人成绩中
BOPPPS微型教案设计占30%
根据同学的教案设计单与上台演示的表现评分
另有三次课前小考
针对该周阅读内容设计一或二题简答题
会事先公布题目
共占15%
最后是参访教科书图书馆后撰写的学习单
占5%
小组成绩的评定根据课程第二部分之课纲导向素养课程设计成果
内容除十八周之课程设计外
尚须针对其中一单元(约3到4周)逐节安排更详尽的内容
学期中段时会请小组根据初步成果制作一页全开海报
向其他各组、受邀的高中现职教师说明
学期最后一周则会请各组上台发表最后成果
由老师与受邀的高中现职教师评分
并于其后缴交完整课程设计之书面报告。
ω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如前述,
因为有签到制度以及小组讨论
不能随意缺席否则会被扣分且影响组员。
课程要求同学设计一整个学期的特色课程
虽然有些庞大
但有给出明确的架构可以依循
并且过程中会逐步地引导
故没有基础的同学应该都能跟上
老师人很亲切
关心同学上课的情况
也注重同学修课意见回馈
在学期末会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回馈单进行填写。
Ψ 总结
总结而言
是对教案设计有所助益的一门课
同时也兼顾一点比较教育、课程理论的面向
课程设计平易而易于入手
适于想建立教案设计基础的人
相对而言
若具备足够的教案设计功力甚至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部分课程可能会有些冗余
严谨的架构与流程可能也偶尔会较为形式化而绑手绑脚
值得注意的是
这门课毕竟不是各科专门的教材教法或教学实习
故在教案设计上老师相对着重其发想创意与完整性
相对来说比较少根据各科专门知识来评论具体知识内容与操作可行性
并且,由于分组优先考量相近科系背景的同学
如果同科的人数足够成组(例如本学期有国文科组、英文科组)
就可以依各科目之专门知识进行具体的讨论与设计
相对来说
如果小组成员科系背景差异较大
(例如本学期有有一组包含农化、电机、资讯、机械系混合)
在课程设计时就会更需要创意发想来整合组员不同的知识背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