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04-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吴亨德 Hendrik Rommeswinkel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经济系 大学部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Week 2: Falsification and Paradigm Shifts
How does science create knowledge?
Week 3: Explanation
What is scientific explanation?
Week 4: Causation
What is causation?
Week 5: Assumptions
Do we need realistic assumptions?
Week 6: Economic Models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economic models?
Week 10: Rationality
How should we behave in situations with risk?
Week 11: Statistical Decision Theory
How should we behave in situations with uncertainty?
Week 12: Social Choice
How should we aggregate people’s preferences?
Week 12(2nd): Utilitarianism
Should our moral principles be utilitarian?
Week 13: Voting
What is the best voting system?
Week 13(skipped): Judgment Aggregation
How to aggregate judgments of individuals?
Week 14: Equality
Can the maximin principle serve as a basis for morality?
Week 15: Sen's Capabilities Approach
Equality of what?
Week 16: Freedom and Rights
How to formalize rights in economic theory?
Week 17: Paternalism
Should we interfere in people’s freedom to make them better
off?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 给以下这些人:
对经济学相关的哲学议题有一些兴趣的人
对英文presentation不排斥的人
喜欢热烈讨论的人
不排斥写5-10页的学期报告的人
★★★ 给以下这些人:
不太确定为什么哲学家的议题很重要的人
平常上课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的人
想拿很甜分数的人
无法使用英文听说的人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每周针对同一议题,各有两篇以上文章。
会公布在老师的教学网站上。不过都不是指定阅读。
阅读的最低限度大概是读完负责报告的那两篇。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每个星期会针对一个主题,给出两个不同的立场。
每个立场会有各一篇文章,学生大约是两两一组,负责读那一篇文章。
上课前,老师会有一小段非常精简的导言,然后就交给同学们辩论。
每一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文章,接着对面要提出质疑,然后自己回应之。
以上辩论程序结束后,就留给台下观众提问或补充意见。
如果某一些主题讨论比较没有收束,老师在两组都结束以后,
还是会有个简单的总结。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Final Paper 40%
Presentation 30%
Class Participation 30%
其中课堂参与的部分,老师表示,去不去上课都没有关系,
不过,上课的参与分数,是只有在你有发言的状况下才会拿到。
反过来说,就算你人有到,但是坐在教室发呆,也是拿不到参与分数的。
如果你有一些非常棒的贡献,那么还会再额外给你一些分数。
学期报告的部分,则是请你在最近的学术期刊当中,找寻一篇论文,
并且就本学期中有讨论的议题加以延伸。
例如:某文章的方法是否有符合Kuhn对于科学的定义,
或是,某种投票制度是否有满足一些我们认为的公共决策的好性质。
学期报告的长度以5-10页为准,在学期结束后一星期交。
在学期中会有一个谜样的分数,最后转换成等第。
以下是本学期成绩转换的等第以及分布:
70 / A+ / 3
60 / A / 2
50 / A- / 7
40 / B+ / 6
30 / B / 3
20 / B- / 0
10 / C / 0
0 / F / 0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Hendrik 今年是第一年到台大经济系。上学期开了财政学,这学期开经济哲学。
经济哲学算是老师主要的研究领域,不过老师在上课途中其实很少发言。
老师说,还是希望主要由同学们互相讨论激荡想法,不要由他来引导。
不过有时候下课去找老师聊天,还是会发现老师是个极为有趣的人。
老师对同学们非常用心。在每一次课堂结束后,
老师都会把当周报告同学个别留下来,把这一周报告的优缺点清楚地跟你说明。
如果你有问题,老师也会非常热心地回答你。
在最后一堂课结束以后,老师也请同学们留下来,
问同学们对于这门课是不是有各种建议或感想,
老师也非常认真的做笔记以及回应。
发还回来批改过的期末报告,上面有差不多半分报告长度的comment,
清楚说明了这份报告的优缺点,以及可能改进的方向。
在整个人生当中,第一次在学期报告里面得到这么多的回馈,甚为感动。
因为是英文授课课程,所以班上外籍生颇多,可能有超过一半。
每个星期最精采的地方,应该还是最后班上同学一起开战的部分。
由于前述课堂参与成绩的标准,同学们的回应也都相当热烈,
有一些回应的水准也相当高。整体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体验。
不过虽然老师没有强制所有同学念每一篇文章,
但如果没有简略念过,当周同学又不巧报的不怎么样,或是题目本身比较难,
有时候就不是很容易掌握,在讨论的时候不容易跟上。
最后一堂课老师有简略统计一下班上同学阅读文章的状况,
(老师问的时候还转身面对黑板摀起眼睛,请助教统计人数,超可爱XD)
好像不是很多人有读过半数以上周次的至少一篇文章。这点供大家参考。
美中不足的地方,反而是那个诡异的学期成绩,
似乎让不少同学为之却步,期中的时候许多人退选了。
因此,在后半学期会有重新分配组员,或是一些组别被放生的状况。
另外,个人认为有一些周次的议题,其实需要有一些经济理论的背景知识。
老师是说,遇到这些比较困难的周次,presentation的成绩会有所调整,
不过似乎还是会影响到台下学生的参与状况。
但整体大概不会损害到太多课堂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以一个负担不是很重的选修课而言,算是有非常丰富的收获。
Ψ 总结
Hendrik 下一年要开个体理论、高等财政学专题和经济哲学专题。
当他跟我们说下一年要开个体理论的时候,他还特地警告:
“请不要轻易尝试个体理论,在个体理论的时候,
我会跟现在看起来完全不一样。”
下学期的经济哲学专题则是改成三学分的选修,
所以大概可以期待课程浓度的提升。
我自己倒是很期待明年的个体理论老师会变成怎样的大刀......www
另外,如果有其他人生规画方面的问题,我想Hendrik 也非常愿意帮忙解答。
Hendrik 是德国人,念过LSE ,最后在瑞士念博班,
跟系上其他老师们的求学过程算是非常不一样。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硕班学生的说法,
老师自从上学期第一次吃了导生宴,觉得台湾学生真的很妙之后,
(在一张长桌上,老师坐中间,其他人就从最边边往里面坐XD)
下学期的导生宴竟然变成在中正桥下烤肉XDXDXD
据说老师在席间,也有一半的时间都试着用中文跟学生讲话。
这点实在令人感到佩服万分......
个人认为,这一两年台大经济系收到这些外籍老师,真的是经济系的福气。
希望未来的学生们可以不要害怕语言上的问题,会得到很多了不起的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