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3-1 郭斯杰 林明锵 工程与法律

楼主: alan0311 (彦伦)   2015-01-29 16:49:34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3-1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郭斯杰(二56)、林明锵(二7)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土木系、法律系
δ 课程大概内容
其实不完全限于“工程”相关的法律ex.第九章的都市更新
从二位合著之“工程与法律十讲”第一讲上到第九讲
范围包含1.工程与法律基本概念
2.建筑法与建筑技术规则
3.政府采购法(一)~(三)
4.营造业与顾管条例
5.建筑师法与技师法
6.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
7.都市更新条例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郭斯杰 3.5~4 林明锵 5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二位教授合著之“工程与法律十讲”第二版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郭斯杰:一般是法条逐条释义,辅以其在实务上遇到的工程实例
对法律背景的我而言,老师的逐条释义,有时候法律用语不甚精确,例如学期一开
始区分民法上三种典型劳务契约(委任、承揽、雇佣),在实务判决上其实已多有
描述,但碍于法律背景对于工程中各种人员执业形态的不了解,也无法评论。
他的部分吸引人的还是在案例分享。
林明锵:每周一节课(我觉得偏少)的书本案例讲解,有些是实务见解改编而一些
是考古题,时间通常不足以讨论全部的争点。主要带土木系同学如何涵摄一个实例
包括三段论法的写作等等,有时对法律背景的人有些简单,但是复习基础行政法的
法理与工程法的特殊性上都还是有收获的。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最后确切的算分公式其实不太清楚
按照老师的说法是(期中+期末)/2+挑错字&写课堂作业的加分
今年因为书刚改版,错字很多,于是林老师请同学帮忙挑错字
“一个字加一分”(这真的非常可观,像我就找了四十多个,应该还有几位比我
要多),我不确定老师最后是否真的一个字加一分,不然一堆人会爆表
“课堂作业”,这部分也是林老师要求的,就是课本章首实例之作答,至少一面
a4,一次加多少分则不详,全部都写的话应该有八次(?),写作业的人在林老
师那堂课,他会请你大约发表看法,个人以为作业并不容易完成,毕竟是真实
案例,对于法律背景的人亦不容易,但还是有两三位土木系同学每周缴交,十分
佩服(作业是自愿缴交,但个人以为对期末实例题演练帮助颇大)。
期中考是郭老师出的,范围是建筑法规与政府采购法,20题是非20题选择,题目
应该是来自工程会的政府采购题库,加部分的老师自行命题,工程会的题库难度
非常高(考了非常多政府采购的子法,而且是detail的日期、数字计算),这份
考卷对土木、法律两边学生是平等的,都是从头死背,与法学素养无涉。
期末考则是两位老师各命一题(50分),内含五小题,郭老师的题目是以台北转运
站bot案为例,对部分不合理现象请我们提出立法上的建议,比较开放的题目。林
老师的案例则是以士林王家都更案作为基底,考了建筑、营造和都更相关法规,
如同老师上课强调的是典型的法律系实例题,必须优先适用法条,再辅以立法建议
补充者,整体而言因为是开书考试(含课本),两位老师将题目难度设定得较高
也可以理解。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啊打在上面了。
期中考:是非、选择(郭老师要考的)我6x、平均好像60上下?
期末考:实例题两大题,平均有询问助教但未回复,我个人是7x
加分加了4x分,最后总分a+
我想可能是有大量加分机制,因此老师放心考卷改严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林老师的课要出席,但是可以在课堂前以任何理由请假,不过最后一堂课老师才说
全勤会加分。出席的理由是老师会点人回答问题。
应该不需要基础
加签全签,一开始退选的似乎不少
Ψ 总结
今年法律背景修得不到十人,似乎比以往少很多,可能大家都去上研究所那门了
但我认为这门课对相关法体系能有基础认识,收获也是不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