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校园] 台大该设立健身房女性专用时段吗

楼主: Viare   2016-06-22 12:35:11
※ 引述《frankshyu (frankshyu)》之铭言:
: : 再来你提到了社会地位可以决定我们看待男女的方式,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当我们从小
: : 就被建构出一套对于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想法,认为男性能力先天优于女性,我们还有可
: : 能平等的看待性别吗?
: 然而,这个部分就有问题了,V 大自己在文章前段说道,“男性支配女性”这个概念
: 在“相对进步的现在民主国家”很难以想像。可见 V 大也承认在这样的国家中,男性
: “支配”或是“优于”女性的论述已经很罕见了。那么请问为什么会认为我们“认为
: 南能力先天优于女性”? 这样的论述有怎么样的根据呢? 事实上我认为就算是在“父权
: 宰制”的社会中,也不见得认为男性的能力必然优于女性。这点,可以在诸多人类学的
: 书中看到,可以参考《枪砲、细菌、钢铁》这本容易入手的书籍。
: 事实上在传统社会中,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是“只有女性”能从事的。例如纺织、祭
: 祀、或甚至是狩猎。有人会这么说: “你看,女性只能从事纺织这样低下的工作”,那
: 么我只能说你先入为主认为纺织是一件低下的工作,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 因此我认为你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已经被划定”,但无从论述“男
: 性被认为能力优于女性”
这样的论述来自本质论,男性在生物学上的力量远比女性强大,因此建构出男主外,女主
内的社会分工。我承认男性优于女性这个说法可能不够精确也不够恰当,但基于性别的
社会分工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而保守主义者们基于传统,认为这样的分工是自然与必要
的事,他们至多承认,女性在家庭里干的事情,跟男性在外头干的一样重要。
: (1)“那些东西确实是父权造成的?”
: 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呢? 如果沿用前面的定义,父权是一个影响到生活每个层面的事情
: ,那么当一个人(不论男女)受到不如意的对待时,是否就可以将这一切推给“父权”?
: 说白一点,要怎么防止父权这个词汇被滥用? 这个问题我在前几篇的讨论中已经提出过
: 了,但至今没有获得解答。
正如同定义所讲的,女性主义者对父权的抗议有两种性质的关怀
一种是性别(男女),另一种是阶级(世代)。
因此传统上延袭下来有关性别与世代间的压迫,都可以称之为“父权”
: 又或是如果我们遭受什么挫折(数学考差),就解释“这是现代社会盲
: 目崇拜理性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这样的推论也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这个社会确实是数学至上,那这样的推论倒不是那么荒谬。因为他贬低了除了
数学成绩以外的价值,正如同女性主义思潮包含了对父权体制的抗议一样。
: 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我先前提出的,最“简单”而非最“完备”的方法,是做统计。举
: 例来说,当我们要探讨“特定生理性别运动的价值是否被父权贬低? ”问题中的变因是
: “生理性别”。这样我们就可以透过建立虚无假说、对立假说,加上简单的抽样调查,
: 证明“特定生理性别”运动的价值确实有被父权贬低。
: 总归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压迫的时候,不应该“认定或是论述”这是父权造成的压迫
: 。反之,我们要“假设”这是父权的压迫,透过客观的调查和数据来佐证。这样一来我
: 相信会更容易被接受,胜过个人透过“经验”做出的推断。
我同意你的说法,但社会运动我个人认知是比较倾向“我觉得怎样怎样,哦?你也觉得
如此,那我们去抗议吧”,这种一呼百应的形式。而不是“我觉得怎样怎样,让我们来
做个统计吧!阿~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
调查结果,往往只是做为运动的正当性来源之一。而且论述的标的不见得非得透过量化,
量化只不过是众多研究方法的其中一种。其次,不见得所有研究标的都可以量化,父权
就是个例子。假设我们设计一道题目
Q:“你认为某件事情对你来说有多父权?有多压迫?”
A:我觉得各是87%
说实在的,我极力反对健身房开设“女性专用时段”,理由如下:
若要说女生不运动算不算父权压迫,我认为是。先前的文章有题到“男性凝视”这个词汇
,它的意思是透过男性的眼光,构成了自我的再现。我们常听到一个笑话:女生在女校都
拿裙子搧风,在男女合校都端庄贤淑。”就是“男性凝视”的真实写照。
因此为什么女生不爱健身?不就是因为担心健身后肌肉长出来,会让人觉得不柔弱,女生
有肌肉,线条不好看等等男性观点的说法造成的吗?
但是开设“女性专用时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会成为那些会去健身房健身的女性的
“特权”。
: (2) 红利和迫害如何界定?
: 如“当兵”这个议题,部分女性主义者常常说是“男性也受到父权的迫害”。但
: 就客观情况来说,台湾确实需要征兵,因为对岸有一个虎视眈眈、随时试射飞弹的老共
: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男性被征兵”并非父权的迫害,而是“女性没有被征兵”
: 是“父权的红利”。但也有人持相反看法,那么哪些是“迫害”,哪些是“情势所需”
: ,又有哪些是“红利”呢?
红利与迫害的界定是非常主观的,就拿兵役来说,对某些女性来说,国家不征女性义务役
,就是一种迫害,因为体制把女性排除在国防安全之外。这还是父权,因为这仍建构在男
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下,而有些女性则会把它当成一种父权红利。
至于男性当兵是不是一种迫害?它确实限制了男性的自由,也确实追求了一定程度的公共
利义,端看个人的信念。
: (3) “怎么界定一个人是女性主义者?”
: 这个问题是针对我前一篇文章中有人回应我“以部分论断整体”而生的。基本上,女性
: 主义者的流派很多,而有部分的女性主义者会强调“解构父权”(或是破除父权)。因此
: 在“我自己的定义下”,我认为
: x会希望解构父权 -> x是女性主义者 [1]
: 这个定义当然会有盲点,我也诚挚希望有更好定义的话可以提出。因为据我所知,有部
: 分女性主义者并非以解构父权为主要的运动目的。另外,会希望解构父权者也不全然是
: 女性主义者。但上文和下文中所称之“女性主义者”,我以 [1] 中的定义为定义。
: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因为对于多数人而言,妇女团体、女性主义者是有关连的。而女
: 性主义者、解构父权者,又是有关联的。因此这三个名词常常被绑再一起讨论。我认为
: “正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部分女性主义者的核心想法是解构父权,那应该称为“
: 解构父权者”,如果部分女性主义者的核心想法是促进女权,那这个名称倒是无妨。
女性主义发展至今有诸多流派,各自有各自的主张与诉求。例如:自由主义式的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式的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差异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etc。
海伍德归纳出四个女性主义的共通关怀
1.公、私领域的区分
2.*对父权的抗议*
3.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4.平等与差异
所谓的“女性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等意识形态
,不过是人们将具有特定关怀的思想所进行的归类,方便大家进行了解和讨论罢了。
实际上还是要依据个人的论述来进行讨论,一个人自称“女性主义者”,论述狗屁不通
,大家还是会把它嘘到XX;一个人自称“父权终结主义者”,论述合理完整,还是能够
引发大家的讨论。
“女性主义者”这个名号并没有伴随着特定的政治权力,正名与否,没有实益。
: ============================================================================
: 总结来说,我认为既然部分女性主义者的目的是“协助所有不分性别被父权压迫的人”
: ,或许这部分的女性主义者可以摆脱“女性主义”这个名称,以免造成混淆。另外,在
: 讨论父权压迫的同时(不论何团体),都可以佐以客观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而非流于自身
: 想法和经验的论述
最后
我个人会去做区分是因为某些“女权人士”追求的是一种假平等的“女性好处全拿主义”
,不符合我对女性主义的认识,因此特别将它区分开来。实际上仍要看个人或团体的论述
不因人废言、不因名废实,我认为这样才符合理性。
量化研究不过是众多研究方法的其中一种,并非绝对,更何况某些东西无法量化,就算
像你说的量化出来了,多数人认为是父权压迫,我也可以说是受访者在女性主义思潮下,
建构出来的集体被害妄想。纯然的文字论述,逻辑检证足以,不然每次讨论都要去做问卷
、翻文献,那还不如去洗洗睡了。
希望有回应到你的问题,谢谢大家
作者: a5378623 (黑云)   2016-06-22 13:03:00
我觉得还有个问题是“为什么还要叫女性主义”耶
楼主: Viare   2016-06-22 13:10:00
因为早期feminism这个字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与社会运动有关,主要是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
作者: cleanID (干净ID)   2016-06-22 13:15:00
女生不运动你都能扯到父权压迫,醉了。你倒不如举个例子女性任一问题无法扯到父权压迫的,我就能用你的叙事方法证明的确存在父权压迫。遇到问题就赶快扎个稻草人出来开一枪,真是让人失望。
作者: kuromu (kuromu)   2016-06-22 13:24:00
就像宗教一样
作者: clairehsieh (manu20forwin)   2016-06-22 13:36:00
推推推推
作者: a5378623 (黑云)   2016-06-22 13:47:00
我知道过去发展脉络,只是我(也许还有部分其他人)不解的是,在知道继续使用相同词汇只会遭致反感的时候,为什么不换个方式呢?毕竟女性主义就是反对压迫嘛,只是最早谈的是性别的压迫以及在这里压迫的来源是成年男性而已,但现在一方面是会进步,另一方面是关怀变广,再加上普遍对用词的不满其实就说对抗压迫就好,不是吗?
作者: wayne62 (要的只是不喜欢的权利)   2016-06-22 13:49:00
推一个
作者: kuromu (kuromu)   2016-06-22 14:02:00
你自己都说父权会以不同社会 文化等等展现 但是某些人描述的父权就只是一直拿历史曾经发生的事在嘴 现在已经和过去
作者: cleanID (干净ID)   2016-06-22 14:04:00
对嘛,那既然你说可以用你的叙述来证明任何议题的父权压迫。单就女性不上健身房运动这点来看,你不谈源于自身的因素,开口就是父权压迫,男性凝视,不就全都是废话了嘛?就实证的角度来看,就算你无法量化任一问题的成因(这还只是假设),在讨论之前也必须把所有的可能性纳入,不然会陷入父权压迫只是一个trivial solution的困境而已。
作者: kuromu (kuromu)   2016-06-22 14:05:00
有所不同 精确描述现在某处分别有那些性别压迫比较有助解决问题 再者 女性主义提出了很多理论把这些理论好好整理 确立哪些前提之下可以被蕴含到哪个理论之中 才会减少假藉女性主义大旗的人乱套用模型好的理论 应该是在社会 心理 生物 物质等面向描述人 群体 与 (社会)结构的动态交互作用 结果常见的父权论述弄的像是静态的背景结构一样无非只是方便某些人可以披上全然无辜受害者的标签因而得以在利益都争取完 再谈新的承担
作者: a5378623 (黑云)   2016-06-22 14:39:00
我的意思是,就是“性别的压迫”就好啦就像谈阶级压迫,以前有段时间都是谈“省籍”,现在就只说阶级压迫也还是能沟通那么性别压迫也是一样,不用特别用“父权”来称呼嘛不过我会这样想,也和我认为“压迫就是压迫,不管你从哪里切入都没什么差别”的缘故啦妈的手机选字好容易选错...
作者: kuromu (kuromu)   2016-06-22 14:44:00
你不觉得参与讨论的人常常只是在针对性别差别待遇的现象 提出父权以外的解释? 一个现象 明明有许多不矛盾的解释途径 为何不把这些证据等级差不多又不矛盾的论点都整合? 因为人牵涉其中 方便某些人分配权益的需求提出一个创生后就独立不受干扰的背景结构最符合某些人的需求
作者: cleanID (干净ID)   2016-06-22 15:22:00
我什么时后说过没有数据就没有真相?你要断章取义也要有章让你断才可以阿~说到底你还是没有脱离遇到问题就拖出父权来挡箭的窠臼嘛。之前一串回文就探讨过不只女性,男性也有上健身房的恐惧,不就得证你所谓的压迫与凝视只是其中一环了吗?故若你优先选择从性别切入,照你的逻辑也必然证出父权压迫,留下这么多盲点,再抛下一句没时间做问卷,只会让人更不屑女性主义而已。
作者: a5378623 (黑云)   2016-06-22 15:59:00
插个话,那你觉得用不同典范在解决问题的效果上面有差别吗?或者更细点来说,解决方式会有差别吗?
作者: capsspac (上锁的房间)   2016-06-22 16:23:00
我是觉得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有待验证就是了 毕竟一个政策的实施不能只靠直观的推论 虽然这向来就是鬼岛的玩法啦.
作者: cleanID (干净ID)   2016-06-22 16:45:00
讲的好!论述分明有条有理,比起周芷若之流,你更有资格称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如果你是的话。lol
作者: amyyang2 (amyyang2)   2016-06-22 22:46:00
作者: yangcain (狂想者)   2016-06-23 00:50:00
好文
作者: zenryoku (投球は一期一会)   2016-06-23 16:09:00
原po论述清晰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