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2下 黄俊杰 通识 大学之理念 期末考题

楼主: heartear (HAHAHA)   2014-06-23 00:51:41
课程名称︰大学之理念-理论与实践
课程性质︰通识A23
课程教师︰黄俊杰 讲座教授
开课学院:共教中心
开课系所︰X
考试日期(年月日)︰ 103/6/16
考试时限(分钟):170分钟 (3:30~6:20正常上课时数)
是否需发放奖励金:是
试题 :
考试共八题申论题自己选四题作答,
题目主要来自老师每次上课投影片末的思考问题(几乎一字不动)
以下为本人凭印象记住的八题题目内容。
1.如果您担任本校校长,政府首长要求指派校内重要主管,
请问您如何处理?为什么?有何理论基础?
2.国外大学(如史丹佛)教授可创办并经营企业,大陆大学(如北大、清华)
有“校办企业”,台湾教育部正研拟《技术及职业教育法》,开放“校办企业”,
您是否同意大学可以兴办“校办企业”以挹注学校所需经费?为什么?
3.依现行规定,每年立法院审教育部预算时,
国立大学校长必须前往立法院接受立委质询。如果您是国立大学校长,
请问您要不要出席?您出席或不出席之理由各如何?各有何种理论基础?
4.某学者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自己设立的公司量产,
因违背现行法律而被检调单位搜索。请讨论以下问题:
1)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之关系如何?
2)研究者之经费如来自公部门(如国科会、卫生署等)
或私部门(如来自私人或企棋捐款)是否应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之理论基础何在?
5.如果有资本家捐赠巨款发展某大学某特定学门,但要求大学所聘之讲座或教师,
应先送捐款人审核。如果您是该校校长,请问您如何因应?
为什么?您的因应方式的理论基础何在?
6.如果教育部宣布大学的系所如能全部课程均改为以英语授课,
以利招收外国学生并加强国际化,则给予专案巨额经费补助。
请问您如何评论此事?建议从以下角度切入思考:
1)“国际化”的形式vs.本质
2)大学的“国家化”vs.“国际化”
7.在21世纪“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潮流激荡中,大学应如何自我定位?
在上述之大学自我定位下,大学教育如何实施?
8.请从您所在的专业学系立场出发,讨论您的学术专业与生命教育融合之可能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