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2下 袁承维 中国政治原典导读 期末考

楼主: imhpy (培根)   2014-06-16 13:37:57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原典导读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教师︰安井伸介&袁承维合开
开课学院:社会科学院
开课系所︰政治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102年6月16日
考试时限(分钟):120分钟
是否需发放奖励金:是
(如未明确表示,则不予发放)
试题 :
一、 道家之学,自《老子》成书后而明确成形,其书五千言的微言大义,足
以发挥空间极大,在战国中期后,发展出黄老学派和老庄学派之别,各以《黄
帝四经》和《庄子》为代表。试论,《老子》中的理论内容如何开展出两种
不同的可能性?
二、 战国中期,由稷下学宫所发展出的黄老学派,因为同时涉及“道”和“法”
两种概念的讨论,并建立“道”和“法”的联系架构,故又被另称为“道法家”。
至于战国中晚期的“法家”被认为受到“道法家”的影响,却又较为重视将“法”
视为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依此发展脉络,在本学期中介绍了《黄帝四经》、
《慎子》和《韩非子》三本经典,请各位同学分析三本经典在发展上有什么延续
关系?其间的同异又为何?
三、 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常体现出“天人合一”、“体用合一”和“内外
合一”三种特质,就下半学期课堂上所讨论过的几本原典为例子,去看待这
三种特质在该原典中的体现。
四、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各位同学认识了儒墨道法四家,在面临政治与社
会的动荡,如何思考以因应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价
值观、思路和解决办法。在本学期中,台湾社会曾经面对反服贸和反核四两
大重要的社会争议,请各位同学选择本学期介绍的某位思想家做标准,设若
该思想家至今日台湾社会将如何看待或解决该争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