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你好,我在2020年发生一样的情形。我当初是先有症状,后来才发现“疑似”“胸廓出口症候群”。看到文章后,也分享一下经验,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若有相关资讯,可以指点我。
由于我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拼凑出原因,所以不嫌囉嗦,将我的经历写在下面。
先说我的背景:
本身有遗传性免疫性统疾病
2010年左右开始重训
2020年“疑似”“胸廓出口症候群”
现在,正常运动。
2020前,我的重训很规律一周三四次,没有刻意追求什么目标,搭配跑步、游泳、全场篮球。但在一次巡场教练教我“锁死肩夹骨”练握推跟引体后,进步神速,就用这个方法练了一阵子。
结果,先是左边背部后三角、大圆肌剧痛,痛到走路震到都会痛。同时,左手二头内侧爆血管,背、腋下很卡、痛。
我开始去健保复健,电疗热敷,不太有改善。接着,左手开始容易肿胀,但健保复健仍是说拉伤。我就暂停重训,以跑步为主。
一次跑步,左手肿、紧、发紫,相当严重,医院急诊只给消炎药。
隔天去看医院复健科,医生叫我尽快去三总心脏血管外科。三总门诊医生认为很紧急,要我换去急诊,马上做检查。当场做了血管摄影、抽血,然后直接就住院了。
医生第一次判断是“左锁骨下静脉萎缩”,立刻做了气球扩张术,扩张静脉。当时医生很乐观,觉得可以解决。
第一次手术后,手没有消肿,腋下、背又开始紧痛,手无法抬高、伸直。护理师觉得手看起来又肿、紫了。紧急排血管摄影,后决定再手术一次。
第二次手术后,静脉插著管子打抗凝血,每日两次强度类固醇点滴。
接着又第三次手术。术后,医生建议若再无效,就要在静脉放支架。
这趟总共在医院两周,三次手术。
至此,也不知道为什么静脉会萎缩,心脏科与免疫科医生,提出各种推论,包括滚筒、瑜珈球压的。
出院后,我固定吃抗血栓药。心脏科医生建议除了散步外,不要任何运动。自费看了运动诊所,医生说可以运动,我不怕死,选择相信可以运动的医生。轻量重训、跑步、打球。但手的状况时好时坏有时候会冰、胀。
四个月后,再次血管摄影,静脉又萎缩了,再一次进行气球扩张手术。
这次手术后,我去台大看心脏外科。这位医生看了我在三总拍的片子,认为是“胸廓出口症候群”。他说他这辈子只看过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运动员瘦小的女生。医生说,这个问题容易发生在欧美人,亚洲人少见。聪明的方法,是发现身体结构有问题,就先拿掉一节锁骨。但我的静脉已经萎缩,来不及了。就算放静脉支架,也只会再被压扁。这个医生认为,只要持续吃抗血栓药物,我可以一切正常运动,小心即可。运动当下有肿胀,只要休息后会消就好。
至此,我现在完全恢复运动,打球、重训样样来,但避免练胸。手的状况时好时坏、腋下有时候会胀胀的,左胸其他血管变得很明显、很粗。但我除了“喝水量”之外,找不出原因。有时候激烈打三四个小时全场篮球也没任何感觉,有时候逛街走路比较久,手就不舒服。
这几年,我问了几位不同科别的医生、自费或健保复健师、好几位健身教练,大家都没有共识。我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该怎么办。总之,提供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