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一种训练或治疗方式,能取代所有

楼主: gn02595084 (谦~)   2021-05-02 18:13:44
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疗师也是CSCS,很久没在板上po文了,这篇文章可能会让有些人不能接受,在这边没有要引战,只是提供我个人的想法给大家参考。

“听说中风后可以练重训?”
“跑步会吃掉肌肉?但我觉得跑步让我身体变得更舒服”
最近不管在治疗师、教练圈,都在讨论相关的议题。也有朋友或学生问我的看法。先说结
论,我认为“各种专业、训练、治疗等,就是因为对他有需求、它的独特性,因此而存在
”,因此,没有哪种训练方式最好、也没有哪颗药可以治百病,“不同的阶段,需要的东
西不同;不同的疾病,有适合的药物及对应方式”,我认为现在缺少的,不是谁比谁厉害
,哪个方式最好,而是,“怎么让不同需求的人,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

1. 每个专业跟训练方式都是独一无二,没有谁能取代谁
“有氧训练好,还是大重量训练好?”
这就像是在问“骑机车好,还是开车好”,不同人、时间、经济考量、距离等都是考量范
围,因此,对于一位马拉松选手,有氧训练的比重较高,但不代表重量训练不重要,只是
花费较少的时间在上面,因为彼此都有独一无二的好处,透过有氧训练增加最大摄氧量、
肌肉的微血管密度等;透过大重量训练增进发力率、跑步经济性、减少运动伤害等。
2. 结合不同专业及方法,达成近乎完美的结果
“不管是脑中风后、糖尿病都可以做重训”
当病患状况是稳定、且具足够基本能力的,我认同。前提是负责重量训练的人,要能分辨
“有没有风险、状况是不是稳定”,或先经这方面的专家确认过。目前教导重量训练的多
为不同背景的教练、体育科班毕业,坦白说,当我看到教练在帮学生压脊椎,我都会怕怕
的。
“确立自己的能力界线,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例如开始带一位中风的阿伯重训,发现训练时他的膝盖没有办法伸到最直,怎么判断他是
‘柔软度不足’还是‘痉挛(spasticity)’;或者,一位糖尿病的年轻女性在做完最后
一组深蹲,觉得很累、嘴唇稍微发白,是因为‘训练强度足够’还是‘已经低血糖(
hypoglycemia)’,然后倒地了,要怎么处理。

上述的例子,其实只要有经过医疗人员评估、给予建议,都可以让学生更安心地训练。神
经外科医师确定脑部没有再出血、物理治疗师确定动作控制能力足够、营养师确定饮食对
血糖的影响。
“不同专业、方法的结合,就像一手同花顺一样,每张牌都比Ace小,但只要花色对、顺
序对,还是能胜过四张Ace”

3. 只要能改善“他”的问题,就是好的方法
刚从医院实习完,我曾觉得自己很厉害,不管是五十肩、脚踝扭伤、长期膝盖痛、腰痛,
我只要用一双手调整肌肉、关节等(又称徒手治疗),就可以处理好所有的问题。但很快
地,没能“毕业(出院)”的病患越来越多,尽管老师想教我其他治疗方式,我还是自以
为是地觉得自己的方法最好。
我们习惯用自己最厉害的武器,去做每件事情,但是有些盲点,就是要从别人的专业跟角
度才能看得到,“当别人手上拿着钥匙就可以打开门,我们不需要坚持拿槌子硬要把所敲
烂”

现在,当我有处理一段时间没好的病患、教了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的学生,我就转介给不同
人,不管是防护员、教练、骨科医师、疼痛科医师、其他物理治疗师、咨商心理师、营养
师、身心学专家。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如果信仰能让人度过生命的难关、缓解疼痛,为
什么不?
4. 结论
近期看到有这样的讨论,我其实觉得蛮好的。因为彼此都有对自己训练或治疗的信念,
也有可能是开创现今科学或研究还没有的新方法。只是在尝试新的方式,也要小心翼翼,
先考量跟排除掉想得到的风险。就像疫苗一样,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
需要很多实验来排除副作用跟风险。
目前不管是重训界、运动产业没有像疫情那么急迫,如果能“排除掉既知的风险”其实并
不困难,就是专业合作、充实自己的能力、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不同的观点,写这篇文
章也是希望提醒自己,如果哪天我也没做到上面我说的,请我的好朋友们打醒我。
作者: allen73420 (习惯)   2021-05-02 19:12:00
作者: newconfidenc (小游)   2021-05-02 19:20:00
有CSCS先推
作者: FarkU (Bipolar Disorder)   2021-05-02 20:44:00
不同目标,不同选择。
作者: yoho (竹密何妨流水过)   2021-05-02 20:56:00
推分享
作者: v2266514 (阿龙)   2021-05-02 21:12:00
同意,选择对目前问题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2021-05-02 22:38:00
真有在重训或有氧的人(一周至少3次以上而且持续超过3年),就算只做到一种,健康也屌打90%从不运动的懒骨头。
作者: tonyscat (Wall玛律呀)   2021-05-03 00:38:00
作者: terryisbest (Terry)   2021-05-03 09:32:00
推!所以训练指导员是不是应该提高跨领域专业化才对
作者: Khadgar (Khadgar)   2021-05-03 10:12:00
跨领域专业化? 这两个词本身是矛盾的...
作者: juor2 ((-^-))   2021-05-03 13:11:00
复健科医师觉得难过
作者: ytthanaz (thanaz)   2021-05-03 18:12:00
广告
作者: terryisbest (Terry)   2021-05-04 06:54:00
跨领域专业这个词已经存在并在各业界发展趋势很久了
作者: a18815020 (Evan jian)   2021-05-04 11:56:00
推 身为慢性病患者训练真的会有很多问题跟别人不一样
作者: Moirae ( ...... )   2021-05-04 17:36:00
一些教练随便上上研习就自认为懂该领域的专业才可怕..
作者: LanceK (lk￾ )   2021-05-05 22:53:00
Pus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