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疗师也是肌力与体能训练师,看到版上有人询问到肩夹挤的问题,因
此写篇文章给大家做参考。
1. 什么是肩夹挤?
‘肩夹挤’是叙述一个现象,广义来说,只要是任何肌肉、肌腱、软组织等在一个空间因
为狭窄而产生挤压,应该都被称为夹挤。
大多数肩夹挤的位置是在肩峰下与肱骨上之间的空间,我们称之为肩峰下夹挤症候群(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因此,‘任何构造在这个位置受到夹挤时’,例
如二头肌肌腱、滑囊、脊上肌肌腱等,都可以被称为肩夹挤症候群,有时受伤的是单一个
构造,也有可能同时多个,例如:脊上肌肌腱病变合并滑囊炎等。
https://imgur.com/4DrmkjY
2. 有什么特征?
大多是会在肩膀前、外侧会有不适,不适感可能从初期的紧绷、卡卡的,变成刺痛、酸、
无力等。不适通常发生在‘手举高到一个角度,大概是手快要与肩膀一样高的附近’,类
似的动作例如:肩推、卧推、挥拍、从上面柜子拿东西等。
https://imgur.com/H0yeCiy
https://imgur.com/sVRkdoX
3. 造成的原因?
简单来说,‘任何会造成肩峰下空间变小的原因’,例如:
*软组织过于紧绷
*不理想动作控制(该用的肌肉装死、不该出力的很嗨)
*代偿其他关节的活动度
*先天结构异常
前三者较为常见,依序举例:
(a) 软组织过于紧绷(以胸大肌过于紧绷为例)
现代人大多久坐、驼背,皆会导致胸肌过于紧绷,而胸大肌直接连接在肱骨上。当手臂上
举过程中,胸肌张力过高,会让关节移动的轨迹偏向那条紧绷的肌肉,而改变后的轨迹可
能容易造成夹挤,单一次没关系,但日积月累下软组织可能就被压坏了
https://imgur.com/dXrvOoB
(b) 不理想动作控制(上斜方肌提早及过度出力为例)
动作控制跟发力的顺序,可以想像成一个‘合唱团’,每个成员在不同的时间点唱出不同音量
,而手往上举这个过程,‘同样也是各个肌肉在不同时间点出不同程度的力’,才能让动
作看起来流畅且不费力。
上斜方肌多在手臂超过肩膀的高度时才会出较多力,但若在刚抬起时就出很多力(耸肩)
,同样会让关节移动轨迹改变,造成夹挤。当超过肩膀高度,也需要适度的稳定肌群例如
下斜方肌、前锯肌的活化,才能让上斜方肌在较多的出力下,仍然维持肩峰下有足够的空
间。
可以想像成,-20 ~ +20 这个区间,才不会造成夹挤
如果只有上斜方肌活化 (+40) 但其他肌肉没有足够拮抗或稳定(-10):
+40 + (-10) = +30
但如果动作控制是理想的,可能是:
+40 + (-30) = +10
https://imgur.com/Eb4KkNp
(c) 代偿其他关节的活动度
手要能举到贴齐耳朵、180度这样的角度,其实是由许多关节一起参与的,包括:胸椎、
锁骨、肩胛骨、肩关节本身。当其中一个部位能贡献的角度比较少,其他部位就需要‘过
度伸展、活动’来弥补,来同样达成180度。但是每个部位能负担的最大角度有限,若超
过就会导致过劳或受伤,长久下来也会出事。(过头蹲即常用来评估各关节的活动度)
简单来说就是:
A+B+C+D+E = 180;如果 B、C、D角度过小,A、B就要硬凹出大的角度
4. 能自己检查吗?
详细的动作测试、评估还是需交由医疗专业人员,这边提供一个简易的测试是,先将手心
朝下及内转(左手的话,大拇指顺时针转到底;右手的话,大拇指逆时针转到底),接着
把往前举到最高,看在这段过程中是否有疼痛。
5. 怎么治疗跟处理?
根据上述的不同成因,会有相对应的处理方式,需针对症状去处理,同时找到主要原因来
根治,以下图为例,处理及治疗方式会由不同专业人员(物理治疗师、医师、运动防护师
等)共同参与。
https://imgur.com/qDaTuCz
最后提醒‘专业分工的重要性’:
教练如果在学生已经有‘疼痛、不适’等反应,务必转介给医疗人员,现今有很多课程有
标明‘动作控制、矫正’训练等等,但如果没有医疗背景,直接尝试解决学生的问题,是
非常危险的。
https://imgur.com/4vHqEg5
‘希望透过所学,将运动医学、运动科学、运动训练等知识,用最简单的语言分享给需要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