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E~
常听人说股骨跟躯干比会影响到你选择硬举的姿势,你可能更适合相扑或传统的站姿
。
那在深蹲的世界里有没有这种事情呢? 不同的站距到底会对关节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跟不
一样的肌肉刺激呢? 站距对肌肥大效果又有没有差异呢?
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站距到底影响了什么跟“实际应用”上到底能怎么操作!
由 Eric Demers 所发表的The Effect of Stance Width and Anthropometrics 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during a Back Squat 很好的解释
了在不同站姿下各关节活动度如何相互影响、各部位长度如何影响关节角度!
参与实验者跟实验方法:
确定能在无负重情况下蹲至大腿后侧平行地面的健康成人32位,分别表现三种深蹲站
距 100%、150%、200%骨盆宽度。
其中脚尖方向由他们自己决定,并在实验时地上标示着他们所需踩的三个不同站距。
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在背上握著一根很轻的木棍,并且每种站距需要蹲三次。其中只
要观察者或实验体认为蹲的动作不确实,就必须重新执行一次动作。
实验体关节角度的测量方式是由在身上服贴感应器来计算角度。其中离心动作时股骨
每改变10度会记录各关节角度改变。
小提醒 :
首先这边先提一下实验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脚尖角度由实验体自选这件事,基本上这是一件有好有坏的决定。好的是这更接近真
实世界深蹲的情况;坏的是脚尖若与膝盖角度在运动中偏差很大的话,很容易造成
旋前(Pronation)的问题,同时我也不知道所谓“只要观察者或实验体认为蹲的动
作不确实”的标准到底在哪。所以到底会不会发现以旋前来代偿背屈活动度这件事也是一
个“?”。 并且实验体并非有经过训练的个体,这也是大家必须注意的喔!
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整体而言窄站对髋屈跟背屈有较高的活动度要求,然而髋屈及膝屈的角度
只在动作开始时受到站距影响(10~20度)且effect size并不大。然而背屈角度受到站距
的影响却在全程都相当显著。
各关节在离心阶段的角度改变。*符号代表站距对其有显著影响
须注意最后70~80度(灰色区域)样本数只有18 & 8位而已(其他人没有达到该深度)。
针对髋屈活动度:
大腿/小腿、躯干/大腿的比例对于髋屈在任何站姿下都没有影响。
针对膝屈活动度:
大腿/小腿的比例对膝屈的影响在100%、150%时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且在你蹲得越低
,相关性会更高!但在宽站距200%时却没有这种显著相关性。
躯干/大腿的比例对膝屈则是在所有站距下都有负相关。
针对背屈活动度:
大腿/小腿的比例对背屈在窄100%、中等站距150%下则都有显著正相关。
躯干/大腿的比例对背屈只有在中等站距150%时有显著负相关。
中等站距150%,大腿从垂直地面开始移动至移动50度。 这意味着当你股骨相对较
长时,你需要拥有更多膝跟背屈的活动度。
虚线表示模型A的位置;黑点标示身体姿势位置。
(A)为实验中个体模型
(B)提高躯干/大腿比例(简单说就是把躯干变长),导致足背屈跟膝屈角度减少
(C)提高大腿/小腿比例(简单说就是把大腿变长),导致足背屈跟膝屈角度增加
实际面上的总结(懒人包):
常常会听到有人说,三项里某个动作是我的弱项。这很常都是因为你的结构所造成的
,却也可能是你还没找到你适合的姿势!
研究结果放在实际训练层面来看,他其实透了出一个很简单却重要的讯息:如果你股
骨相对较长或是背屈/膝屈活动度不是那么好,你也一直总觉得平常深蹲动作对你来说就
是很不自然,那你可以考虑试试看站宽一点。(由Si-Hyun Kim所发表的Lower Extremity
Strength and the Range of Motion in Relation to Squat Depth显示男女性深蹲深度
受到背屈活动度所影响的因素最大,其次为男性受髋屈活动度影响;女性受背屈力量影响。)
这跟平常我在训练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相符,有的学生在与肩同宽的站距下总是会感觉
很憋扭或是易于往后倒,当评估后发现问题是在于先天性活动度或因伤术后无法表现良好
活动范围,这种情况让他们站宽一点通常会有良性的反应。
肌肉刺激从McCaw ST. 发表的Stance width and bar load effects on leg muscle
activity during the parallel squat. 看来站距对于股四头(VMO/VL/RF)都没有影响,
但内收长肌与臀大肌则会对于站距不同会产生反应。内收长肌在宽站距下向心阶段比离心时
期多了50%IEMG反应,同时也比与肩同宽或窄站有约多20%的反应,这意味着有显著的额外肌
肉激活!这在臀大肌也有类似反应,宽站距下向心阶段比离心足足多了2.25倍的反应!
然而,研究显示Load effect才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能在训练动作时蹲多重还是
占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训练时如果你宽站也能有近似你一般站距的深蹲力量,尝试做Box
squat等能让你更专注在向心阶段的动作,或许对肌肥大也有一定的帮助,不妨试试看!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蠢蠢欲动,准备两脚开开了?
BUT!我不是在叫大家马上开始给我站宽蹲;而是要让大家意识到适合多数人的姿势并
不一定适合你,同时不同动作它也可能有其他的帮助!
如果你真的有受过上方提及的困扰想试试看宽站距,基本上建议执行的方式是每次“
一小半步”的向外站开调整,而不是一次就站得很开。
疴,大概是像上面这样慢慢改变站距
经过3~4次训练后觉得舒适强壮,再增加站距。同时给整体至少6~8个训练日(Sessio
n),再来判定到底是不适合自己!如果因为宽站下要求的稳定性与控制内外张力的需求
会比较高,你可能不能立即达到理想深度。建议的做法是选取比较轻的重量(~65%)以
Tempo squat的方式专注在让髋沉进去理想的位置(更像是坐下而非一般的
后坐)。
最后,大部分人适合的站距还是会是与肩同宽或稍微比肩再宽点的站距;可是增加不
同角度的训练也是一种让你身体保持均衡的好方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