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台中捷运站命名引讨论 市府:以耳熟能

楼主: dw5615 (dw5615)   2018-06-29 00:13:12
伦敦地铁站的怪名字都有什么来历?
http://www.bbc.com/ukchina/trad/vert-aut-39141080
2017年 3月 2日,BBC英伦网
就连一本正经的伦敦人都看得出这个名字所蕴含的幽默感
如果是第一次看到伦敦地铁地图,你肯定会发现,它的想像力不仅体现在突破性的设计上
。地铁站的名字同样引人好奇,甚至有些古怪。有的似乎更适合用在中世纪的奇幻小说(
骑士桥、女王道)或者儿童书籍(皮卡迪利广场、大象城堡)——还有的至今都会让伦敦
人哑然失笑(谢珀德-布什、考克大众特)
但之所以使用这些名字,并不仅仅是为了给穿梭于伦敦地下的人们营造想像的空间,其中
一些名字的来历甚至要追溯到1000年前。
我们从中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10个名字,探寻它们的真正来历。
科芬园(Covent Garden):如果不是因为在中世纪诞生之后不知何时少了个"n",这个地
铁站(以及周围的商场、歌剧院和社区)的名字似乎无需解释。到13世纪,这里还是一片
用围墙隔开的果园和花园,归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修道士所有。他们称之为"大教堂和女修
道院的花园"(the garden of the Abbey and Convent),后来自然而然演变成了"女修
道院花园"(Convent Garden)。在修道院解散运动中,这里被亨利八世查封和分发出去
,随后成为了一片居民区——到了17世纪,人们对这里的印象与它最初的宗教渊源已经大
不相同。它成了著名的红灯区,威廉灭N加斯(William Hogarth)还针对这里的玫瑰酒馆
(Rosen Tavern)妓院创作了雕塑。这里后来经过清理,如今已经成为伦敦最著名的旅游
胜地,科芬园也成为了皮卡迪利线同名地铁站的所在地。
大象城堡(Elephant & Castle):这是一个较为异想天开(也较为令人困惑)的地铁站
名。它位于伦敦南部,这个怪异的名字很有可能来自Worshipful Company of Cutlers—
—这是中世纪的一个由专门制作刀剑的工匠组成的协会。他们1622年获授勋章,上面有一
头大象,还拖着一座城堡。通常认为,大象指的是用于制作刀剑把手的象牙。城堡又是何
意?可能是为了表明大象的庞大身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很少有人见过大象。不过,由于
这些刀匠可能在1415年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为亨利五世提供过武器,因此
有人认为,驮著城堡的大象表示对国家的支持。
但西里尔哈里斯(Cyril M Harris)在他的《名字背后大有深意:伦敦地铁站名称探究
》(What's in a Name?: Origins of Station Names on the London Underground)一
书中写道,无论如何,当一座名叫大象城堡的酒馆18世纪出现在这里时,似乎就是为了对
此地的刀匠们表达敬意。刀匠可能早已离开此地,那个酒馆可能也在1959年遭到拆除,但
它们的影响至今仍在周围的购物中心——那个酒馆的前门现在就坐落在那里——和站名上
得以体现,贝克卢线和北线在这个站点交汇。
考克大众特(Cockfosters):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不雅(译注:cock指"公鸡"或"男性生
殖器",foster的意思是"养育"),但令人意外的是,它的来源却很有皇家范儿。作为皮
卡迪利线由南向北的终点站(以及周围郊区的名字),考克大众特曾经是Enfield Chase
的所在地,这是一个占地近8,000英亩且栖息了3,000只鹿的皇家公园——这里还居住着一
些护林员(forester),负责保护公园免遭盗伐。首席护林员的头衔就是Cock Forester
。"cockfoster"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1524年。而在1613年,一栋房子也以同样的名
字记录下来,那里可能正是首席护林员的住处。
图庭贝克(Tooting Bec):伦敦南部的图庭社区(Tooting,伦敦市长萨迪克椰翩]Sadiq
Khan)就住在那里)可能有很多汽车和巴士,但作为伦敦北线地铁沿线的一片区域,图
庭宽街和图庭贝克的得名都不是来自于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发出的噪音(译注:toot
有"按喇叭"、"嘟嘟声"之意)。它的真正来历要追溯到1,300多年前。
当盎格鲁-撒克逊人在5世纪征服英国时,他们不仅改变了这里的社会,还改变了语言——
我们现在把当时的语言称作古英语。至今都能在地图上看到当时的烙印,不仅限于伦敦,
还包括整个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的后缀"-ham"(例如伯明翰,Birmingham)的意思是家
园,而"-ton"(例如布莱顿,Bringhton)则是指农田。此外,"-ing"的意思是属于某人
及其下属,或者与某人及其下属有关系。所以,帕丁顿(Paddington)的意思就是属于帕
达(Padda)及其部落的农田,肯宁顿则是属于Cēna人的农田——而最早记录于7世纪的
图庭(Tooting)则属于托塔(Tota)或其朋友。
图庭贝克(Tooting Bec)名字的后半部分源自法国诺曼底的这个大修道院
但在诺曼底人1066年征服英国时,他们没收了撒克逊的土地,将其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
…同时为其赐予新的名字。其中一个获得封地的是诺曼底的Bec-Hellouin大修道院,它获
得了一片曾经属于撒克逊首领托塔的土地。这种种因素融合在一起,就凑成了今天这个看
似毫无意义的名字:图庭贝克(Tooting Bec)。
骑士桥(Knightsbridge):如今,这片位于伦敦西部的地区有一个与之同名的地铁站,
这里以高房价和高档商场著称(哈罗兹和哈维极壮J斯百货都在这里开设了旗舰店)。但
虽然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骑士桥——最早于1046年记载为Cnihtebricge,1364年演化成
Knyghtsebrugg——却让人想起艰辛的过往。
bridge(桥)这个词来自古英语里的"bryc,意思与现在相同。而在这里,它指的是横跨
维斯本河(West Bourne River)的一座桥——这是伦敦众多"失落的河流"中的一条,因
为19世纪修建的下水道系统而改道。而"Knight"指的是男孩或年轻男性,尤指被他人雇佣
之人。这里的年轻男性或许曾经受雇维护或防御这座桥。也有可能他们只是在这里闲逛:
"关于骑士桥这个地名,有一种解释认为当地年轻人经常在这里闲逛。"《伦敦地名手册》
(The Book of London Place Names)的作者卡洛琳塔加特(Caroline Taggart)写道。
随后的几个世纪,骑士桥的状况也 没有好转。由于地处偏远,所以痲疯病患者和屠
夫纷纷聚居于此。到18世纪,这里甚至成了劫匪的乐园。
梅达谷(Maida Vale):如果这个名字让你联想到英国的挤奶女工(milkmaid)和郁郁葱
葱的山谷(Valley),那你只猜对了一半。这片地势低洼的地带的确被当地人称作"谷",
但这个位于伦敦西部的地铁站及周围的社区却与"少女"(maiden)毫无关系。(由于英国
人喜欢讽刺,所以这已经算不错了。例如,萨瑟克区的仕女巷(Maiden Lane)竟然是因
为那里曾经有很多妓院而得名。)事实上,Maida是意大利卡拉布里亚的一个小镇,因为
英国人1806年在当地的一场大战中碾压拿破仑联军而闻名于世。(滑铁卢站和特拉法加广
场的名字也来自于类似的胜利。)一个名叫"梅达英雄"(Hero of Maida)的酒馆也是为
了纪念那场胜利。虽然酒馆后来消失了,但却在1915年将名字"传给了"这条街道和帕丁顿
线的这个车站。
阿尔德盖特(Aldgate):如今,位于伦敦市区东部的阿尔德盖特随处可见玻璃幕墙覆蓋
的高层建筑和熙熙攘攘的街道。但无论是这一坊之地(ward)还是附近的两个地铁站——
大都会线和环线交汇的阿尔德盖特站,以及哈默石密与城市线和区域线交汇的阿尔德盖特
东站——当年得名时的情形都跟现在大不相同。大约在公园190年左右,伦敦当时还叫朗
蒂尼亚姆(Londinium),是一座被罗马人统治的城市。当初的城市有6个大门,其中一个
就位于此处。这些大门(和城墙)几经修缮,一直保存到18世纪。这里的大门就被称作阿
尔德大门(Aldgate)。
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这个名字来自"all-gate"(所有人的大门),因为与其他大门
不同,这个大门不收费(所以是从"向所有人开放"引申而来的)。另外一种则是这里有一
个酒馆,专门为刚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提供麦芽酒(ale)——因此这个大门被称作"ale-ga
te"(麦芽酒大门)。大门本身在18世纪60年代拆毁,以缓解拥堵。但随着沼泽门
(Moorgate)和阿尔德盖特两个地铁站(更不用说主教门坊、新门街和路德门山了)的建
成,它们已经成了伦敦人日常通勤中的常用词汇。
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别光想着杂技演员和跳舞的小狗,这个地铁站(
和伦敦地标)的名字并非来自早已被人遗忘的马戏团,而是源自"circus"的另外一个意思
——多条街道的交叉路口。(这也可以解释半英里以外的牛津广场(Oxford Circus)地
铁站的名称由来)。但它名字的另外一半则来自几百年前的一个笑话。
"皮卡迪尔"(piccadill)是一种大号的荷叶边领,曾经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流行一时
——看看伊利莎白一世女王的画像就明白了。伦敦有一个名叫罗伯特杨岱J(Robert Bake
r)的裁缝就靠着制作皮卡迪尔发了财……他还在1611年花钱在此修建了豪华宅邸。
对于一个"身份卑微的"裁缝而言,这个房子显然有点过于豪华了,因此人们都把它称作皮
卡迪利礼堂(Pickadilly Hall)。这种诙谐幽默的说法一直流传下来:直到1819年,这
里出现了交叉路口,也被自然而然地命名为皮卡迪利广场。而1906年建成的地铁站也沿用
了这个名字。
女王道(Queensway):这个位于中央线的地铁车站及其所在的街道之所以被命名为女王
道,并非泛指,而是特指维多利亚女王。你或许能够想到,这位当时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直到2015年,这个记录才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打破),也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
。光是在交通方面就有很多,包括维多利亚车站、维多利亚线以及许许多多的道路名称。
但女王道却有一个十分甜蜜的故事:维多利亚女王小时候在肯辛顿宫度过,她那时候经常
在这里骑马,继位后便把这里改名,以纪念自己。
谢珀德-布什(Shepherd's Bush):这个位于伦敦西部的地方有两个地铁站,一个是中央
线的谢珀德-布什站(Shepherd's Bush),还有一个是环线与区域线交汇的谢珀德-布什
市场站(Shepherd Bush Market)。尽管这里如今人多繁忙,四通八达,但却曾经是一个
远离伦敦市中心的乡村地区。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一种关于这个怪异名字的解释:
"sheperd's bush"指的是牧羊人通过修剪山楂林搭建起来的庇护所。但有人表示,这个地
名来自一个人名(在1635年记录为Sheppards Bush Green)——当然,这似乎回避了问题
的关键:究竟谁是谢珀德(Sheppard)?又是什么让他的那片灌木林(bush)如此著名?
____________
其实捷运站名称的命名也反映了空间发展的脉络、纹理等等,未来若能在书局看到一本
<What's in a Name?: Origins of Station Names on the "Taichung MRT">
我应该会去买来看看。
作者: souken107ttc (ソウケン)   2018-06-29 00:26:00
长知识
作者: Howard61313 (好饿)   2018-06-29 01:37:00
这篇该M
作者: kenliu100 (漢堡是我是漢堡包)   2018-06-29 06:12:00
觉得可以跟杨子葆的书放一起了
作者: gigihh   2018-06-29 11:01:00
巴黎也有用历史典故命名的车站。所以那些坚持要路口站名的应该想想国外怎么做,为何他们要在车站命名上这么讲究。很庆幸台北保留了不少过去以历史景观命名的老地名,例如竹围、板桥、土城、后山埤等等。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8-06-29 11:23:00
但新的站名普遍惨看那安坑淡水轻轨还有环状线万大信义松山线也一样惨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8-06-29 13:18:00
推这篇必须m
作者: kenliu100 (漢堡是我是漢堡包)   2018-07-01 08:22:00
看看东区的热闹度…真的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